黄奇德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物理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物理现象、物理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与物理学的发展信息相关,人们本身就生活在物理世界之中,因此,贴近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成为中学物理教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初中物理新课程渗透了STS(科学·技术·社会)课程设计思想,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内容,尤其是联系社会、生活、现代技术和生产实际的学习内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走出“纯科学”的误区,将物理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融合,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贴近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帮助学生解惑除疑,理解知识;着眼于教学过程的设计,从联系实际的侧面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着眼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从联系实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学生自觉观察,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着眼于第二课堂,开展科技活动,从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解惑除疑,理解知识
人体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平衡器官接受光、声、冷、热、液、气、运动等刺激,从而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每个学生,在他们还没有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形成了一定的概念。这些认识,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仅仅反映了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是片面的,甚至有的是错误的。例如:“物体越重下落就越快”,“有力才有运动,停止施力,物体便停止运动”等想法都是错误的。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解惑除疑,消除负迁移干扰,有利于新知识的正确形成和深化。帮助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去开拓未知的认识,从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表面上的认识提高到本质上的理解。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二、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看到五彩缤纷的物理现象,每天都接触到不少新鲜有趣的事物。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用一定的事例及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常常是教师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催化剂。(1)在课题引入上应用。例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可提出:“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某个旋扭,荧光屏上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在“比热容”教学前,可提出“在炎热的盛夏中午,当你赤脚从溪边走入水中,在沙滩和水中有何不同感觉,为什么?”象这样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由于学生迫切想知道这些现象的原因或问题的答案,就可很自然地引人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愿望,引导学生认真听课、思考、看书,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2)在物理知识的分析、讲解上应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各个物理知识点若只是被动地分析讲解,效果不理想。应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结合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进行分析。诸如:风筝为什么会升空?夏天冰块为什么冒“白汽”?暴风雨季节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雨后初晴天为什么出现彩虹?为什么翻滚过山车可以“倒挂”着通过大回环轨道的顶端?为什么雷达可以追踪飞机?为什么飞机可以在天空翱翔?……等等,就可使他们懂得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劲头,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对所学的知识易接受。易消化,记得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在知识的巩固复习上应用。教师可用日常生活事和物作为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的研究对象。如:学习了惯性知识以后,可以尽量地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惯性实例,诸如:跳远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抖落雨伞上的雨水等。让学生解释、分析、说明原因,加深对惯性知识的理解。在学了安全用电的常识后,可布置学生回家检查一下家庭照明电路中的保险丝或自动空气开关是否符合要求,并分析说明如果不符合要求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又如:自行车在我省很普及,在它“身上”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在讲解有关的力学、热学知识后,就可以用自行车为例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学生们在巩固知识时倍感亲切,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三、自觉观察。主动求知
人类的物理知识的获得总是离不开对自然的观察,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与人类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物理教学应重视将日常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引导学生长期地对周围大量的事和物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的习惯,为学生主动探求物理知识奠定基础。如:学习了“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后,部分学生就能自觉地细心观察喷雾器、垃圾桶、钢丝钳、指甲剪刀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器件,体会到细心观察事物带来的乐趣,从而促使勤观察、细观察、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形成。
四、开展活动。培养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近几年来,我除了抓好第一课堂教学以外,还结合科技活动开展STS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开办物理科技讲座,介绍物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介绍物理学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介绍物理与社会的关系。(2)开展趣味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科技小发明和撰写小论文活动,并定期进行展评,比如,有的学生运用钢笔制作“密度计”、运用注射器及小药瓶制作“潜水艇”、运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制作磁悬浮列车模型;有的学生运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的原理,把家里的窗帘改装成两块窗帘布可以同时拉开和同时闭合,使用起来很方便;还有的学生运用大气压强产生虹吸现象制成自动加酱油器,不必每次加酱油都要举起沉重的器具,受到家长的好评。(3)编写物理学STS手抄报,定期举办评比活动。(4)举办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和实验设计操作竞赛活动。总之,通过科技活动,使不少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了兴趣和爱好,他们觉得物理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十分有用的科学;通过科技活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活学活用物理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开展科技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
为了使物理教学更好地贴近社会、生活和生产,我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1)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教师应选取那些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与现实生活、生产、技术等密切相关的素材,从学校数据库或因特网上等收集有关的信息。尽可能采用图片、投影、录像、光盘等视听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各种资料,尽可能收集一些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例如航天发射、大型船闸、蒙古包外的风力发电机、小山村的水磨、激光技术等。尽可能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物理相关的事件、动态,如: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成。西部经济开发,“SARS”病毒的防治,城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等国家重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使学生深刻体会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经济技术、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从而进一步领悟到其中的价值。(2)指导学生课后自己收集信息、观察记录和实践。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电视、电脑、报刊、书籍、音像、事实、观察、调查、访问等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要求学生学会进行课外阅读,自己收集资料。如阅读有关的科普资料,了解超导现象以及超导体的应用,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收集常见用电器的功率和工作电流、各种声音的频率范围、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飞机飞行的速度等相关资料,这也是物理教学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方式。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去做调查研究,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达到理解并不是最终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总之,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可以促进物理教学。学生在学习中不是感到苦,而是感到乐,所学的知识学得牢,学得活,在运用物理知识时轻车熟路,从而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