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神贵族的破落史

2007-09-20 10:36森林的火焰
商界·时尚 2007年9期
关键词:康拉德布莱克贵族

森林的火焰

如果时间倒退3年,康拉德•布莱克在世人的眼中一定还是个十足的贵族,绅士的派头,华贵的服饰,奢华的派对……一切和上流社会有关的东西,都足以让他兴奋和急切关注。但现实似乎不愿意让康拉德•布莱克风光占尽,极尽奢华让他财务状况一塌糊涂,2007年对他的终极审判,或许将是压倒康拉德•布莱克的最后一更稻草。

他的一生都是传奇。康纳德•布莱克,这位有“小默多克”之称的传媒大亨,穷尽一生都在构筑一个“贵族梦”:吃穿无度、结交名流、夜夜笙歌,享受一切顶级奢华,目标是要比有钱人更有钱,比贵族更贵族。

只不过,他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官司缠身的康拉德•布莱克日前被法官判定四项控罪成立,不准返回加拿大,必须留在芝加哥等待11月的判决。各大报章,无论曾经属于康拉德•布莱克还是属于他的竞争对手,都不肯错过这个大新闻。他走出法庭一刻:满面红光变成了满面灰红,曾经梳得一丝不苟的“蛋挞头“也出了皱褶。这位曾经的聚光灯人物,当年为跻身英国上议院而抛弃加拿大国籍的“越港男爵”,如今求返回加拿大而不可得。

在芝加哥法庭,康拉德•布莱克被指控九项邮件与电子交易欺诈罪,两项税务欺诈罪,一项妨碍司法公正罪,和一项勒索罪名。如果这些罪名全都成立,他将面临91年的监禁和近一亿美元的罚款。 自2004年开始打官司,在2007似乎让康拉德山穷水尽了。无论如何,他奢华豪富的生活走到了尽头。

崎岖帝国青云路

康拉德•布莱克1944年8月25日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个富有之家。父亲乔治•蒙特古•布莱克(George Montegu Black)拥有加拿大酿酒公司;母亲尚•伊莉莎白•瑞丽(Jean Elizabeth Riley),是英国每日电讯报创始人之一的后裔。布莱克一家虽然不是加拿大的顶级富豪,在蒙特利尔也绝对是富裕阶层。在商言商,布莱克家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氛。小康拉德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从小就对励志、历史、人文、经营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些与儿童世界格格不入的兴趣爱好,使少年康拉德在学校同学眼中是个古怪冷漠的人,反叛、孤独、倔犟。

康拉德就读的上加拿大学院是富有子弟中学, 因为他在学校的劣迹斑斑,总是挨罚,曾经得过上加拿大学的“零成就奖”。 康拉德从家庭中耳濡目染学到的领袖掌故并没能让他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学生;相反,他的商业头脑却带来了大麻烦:14岁那年,康拉德潜入校长室偷到了考试卷,在同学中出售——他赚得了1400元,代价是被立即开除。其后他转入圣三一高中,不到一年又因为不端行为被开除。他最终在多伦多一所很小的私立学校索顿堂高中拿到了中学文凭。之后,他于1965年在卡尔顿大学获得了历史科的本科文凭,在拉瓦尔大学获得了法律文凭,1971年又在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得到了艺术硕士的学位。

青年康拉德•布莱克开始涉足于媒体业赚他的第一桶金。早在1966年,他18岁之际,康拉德就买下了他的商业生涯中第一个报纸媒体——魁北克的《东部城市信息》。1971年,获得硕士学位文凭的同时,他又与朋友大卫•雷德勒(David Radler)一起收购了几家魁北克省的小报纸,合并在一起,创立了“先令报业有限公司“,打下了他的商业王国的第一块基石。

1976年,康拉德的父亲去世,留给两个儿子康拉德和蒙塔古一间小公司霍灵格,和另一间大公司阿格斯(Argus Corporation)相当可观的股份。在康拉德早期的商业生涯中,有两位著名的加拿大商人J.A.麦克唐纳和E.P.泰勒对他照顾有加,是康拉德平步青云以前的贵人。麦克唐纳去世后,康拉德设法收购了他在阿格斯所持的股份,将自己变成阿格斯的大股东之一。阿格斯当时拥有加拿大几个最绩优的蓝筹公司,包括“领域“超级市场(Dominion),麦西•弗格森农用机械公司(Massey Ferguson)。

康拉德的商业王国最大的领地仍然是他青年时代便进军的新闻界。1985年,在《经济学人》(Economist)的编辑的游说下,他买入了英国电讯报业集团的股份。五年后,他又买入了《耶路撒冷邮报》并解雇了大部分雇员,以确保报纸完全按照他的意思运作。康拉德的媒体财富迅速增长到在北美拥有四百多家报纸。虽然这些报纸大部分是社区小报,它们却撑起了康拉德•布莱克的业界的地位。1993年购入《芝加哥太阳时报》和他的自传发行,使康拉德•布莱克的名声如日中天。2004年,他被英国的《星期日时报》评为富豪榜第235位,财产估值一亿七千五百万英镑。

自我修炼的贵族

康拉德•布莱克横跨大西洋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建立了媒体王国。他并不拥有象《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或《多伦多星报》那种影响力深刻的大报,相反,他的媒体帝国以多见长,大部分是地区或局域报纸。他旗下的报业如实地反映着他本人的政治倾向和个性喜好:强硬保守,反对加拿大的高福利政策,反对工会,强烈批评自由派政治家和人物。加拿大卡尔加里主教曾经支持布莱克拥有的《卡尔加里信使报》的罢工,因而被布莱克痛斥为“跳梁小丑”,“国家头号该被放逐的人”。他的保守派立场和豪阔排场为他赢得了不少名流朋友,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夫妇是布莱克的密友,同时也是布莱克的霍灵格公司的股东。

在康拉德•布莱克的事业如日中天的1999年,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致意康拉德•布莱克,英国女王可以授予他贵族头衔。这对爱虚荣好排场的康拉德来说无异是人生的又一大美事。康拉德立即着手准备称爵,可是他的爵位美梦却被当时的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Jean Cretien)无情粉碎。克雷蒂安援引1919年的“尼科方案”(Nickle Resolution),宣称根据该法律,现代民主社会不支持贵族制度,加拿大公民不得拥有来自于国外的贵族头衔。布莱克对此十分恼火,出尽百宝探求通往贵族之路。他起初试图拥有加拿大与英国的双重国籍,绕开加拿大政府,以英国公民的身份晋升贵族。然而没有用: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照会英国首相布莱尔,申明布莱克仍然具有加拿大公民的身份。英国如要授予其贵族头衔,必须得到加拿大政府的许可。康拉德一怒之下把总理克雷蒂安告上法庭,指控其滥用职权,歪曲释法,是对布莱克及其旗下报纸批评政府的报复行为。虽然态度强硬,咄咄逼人,布莱克还是输掉了一审和安大略省上诉法庭的判决。

为获得贵族头衔,康拉德使出了最后一招:离开加拿大。2001年,康拉德高调放弃加拿大公民身份,正式完全投入大英帝国的羽翼荫庇。康拉德临去时通过自己控制的媒体送足秋波,发布声明:待克雷蒂安政府任满,将立即寻求重获加拿大国籍。康拉德的律师艾迪•格林斯潘更宣布康拉德的加拿大国籍是被“刁难的总理夺走的”。一个华丽转身,在大西洋的东侧,康拉德•布莱克如愿以偿,获得了“越港男爵”的终身头衔,并加入了英国保守党,直到2007年7月13日。在这一天,上议院保守党决定不延续康拉德的合法席位,等于实际上开除了他的议席。

康拉德•布莱克之所以能得到英国的青睐并授予他贵族头衔,与他本人引人注目的生活作风密不可分。在朋友的眼里,康拉德•布莱克比英国的贵族还要贵族:衣着一丝不苟、谈吐精到,一切贵族的派头他都摆得很足。他曾花费整整4年时间来撰写一本《罗斯福传》,还花了800万英镑来购买与之相关的史料。谈起拿破仑、戴高乐等历史名人来,康纳德也是滔滔不绝,其风趣而精辟的谈吐连见惯世面的撒切尔夫人也听得如痴如醉。苦心营造的精神贵族使康纳德在世人面前的形象深奥而微妙了起来。有人认为他虽然生活在21世纪,思想和气质却都属于19世纪的古典欧洲,因为此人对生意的兴趣远远比不上他对思想精神的热衷,譬如,即使一张小报再赚钱,康纳德也绝不会考虑收购它,因为他如此坚定地认为,“报纸是最后的严肃媒体,文字是给高档次的人准备的。”

走向沉沦的奢侈

为了摆足派头,康拉德的生活极为奢侈:他买下了父母当年的房地产和周围的七英亩大的地块,重新扩建了一大块原来的房子。在扩建的房子里他的私人图书馆,据说有一个极可观的黄铜穹顶。他与前妻所生的儿女们个个开着名车出入学校,招摇过市。一旦撞坏,不要紧,老爸会大笔一挥签支票再买一辆。

不过,这些人的挥霍似乎都比不上他的现任太太:芭芭拉•爱米尔。芭芭拉•爱米尔出生在英国的犹太人家庭,父母离婚后母亲带着她改嫁,一家人移民加拿大,她长大后又回到英国工作。她曾经在多份英国和加拿大的报纸上开有专栏,是右翼新闻界的中坚女性力量。她曾经离婚三次,1992年,她遇到了康拉德•布莱克,两人很快于公于私擦出火花:芭芭拉开始为康拉德的《每日电讯报》工作,并成为康拉德霍灵格集团的总编辑,二人于同年结婚。康拉德赞赏芭芭拉的活力,芭芭拉则倾倒康拉德对权力的着魔和操纵自如。

两人在他们伦敦肯辛顿区的豪宅里举办华丽的酒会,名流济济,冠带满堂;在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和纽约的富人区,都有这对奢侈夫妇的豪宅。芭芭拉的花销惊人,而且总是想办法让公司支付。在起诉康拉德的一份呈堂证据中,列出了康拉德夫妇让公司支付的巨额账单,包括:两次公司的飞机服务;法属玻利尼西亚度假,53万美元;手袋2463美元;锻炼器材2083美元;歌剧门票2785美元;纽约名餐馆芭芭拉的生日晚会42870美元……芭芭拉在社交界中出名的喜欢在手袋上镶钻石——如果是公司付钱买的钻石就更美艳了。据了解她的人说,她连一个冰激淋的钱都要拿回公司报销。康拉德的雇员曾经受命担任这位老板太太的陪伴,吃惊地发现她的购买风格象龙卷风一样,扫清店里的所有东西。一家知名时尚杂志曾经受邀访问布莱克夫妇在伦敦的豪宅,发现芭芭拉有一个毛皮衣柜,一个毛衣衣柜,一个T恤和衬衫衣柜,以及一个堆满别处放不下的东西的衣柜。昂贵的爱马仕的Birkin包数以十计,Manolo Blahnik鞋子以百计。

无休止的挥霍聚焦了公众和公司的怀疑目光,虽然他们是有钱人,但这样的生活方式显然并非这对夫妇负担得起。早在2001年,针对布莱克夫妇的所有诉讼开始以前,加拿大《环球邮报》的专栏作家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全世界只有几百位妇女穿得起布莱克太太的行头,但布莱克太太似乎不是其中之一。”

最后一根稻草

伴随着康拉德•布莱克的财富增长的不止是闪光灯和红地毯,为了追求所谓的贵族身份以及保持富人阶层“应有的尊严和足够的面子”,康拉德•布莱克极尽奢华,不但抽空了很多参股或者控股公司的血液,还惹上了一身的官司。

为了满足自己的奢华,“挪用公款”、占用大股东资金,将个人消费和公司财务混为一谈,让康拉德•布莱克成为所有参股控股公司“讨伐”的对象,时至今日,针对康拉德•布莱克的诉讼已经足以将他破产甚至在监狱中与毒枭和大亨度过余生。

63岁的康拉德•布莱克,他的命运将在3个月内决定。虽然他对外宣称绝对有信心推翻四项定罪,但前途似乎已经很清楚了:他再也不能是挥金如土的富翁,挥洒自如的社交贵族,倒极有可能挥泪离别妻子儿女,一尝芝加哥的铁窗滋味。

猜你喜欢
康拉德布莱克贵族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名人名言
清夜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贵族
失落中的真实:康拉德小说《阴影线》中的有机共同体思考
新生
天真的预言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