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文艺生活》是在一个售书亭。那天,天气很热,我匆匆去赶回家的公交车。走过一个售书亭,五颜六色的报刊杂志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眼就看到了《文艺生活》,随便翻了一下,就喜欢上了里面的故事和插图。书不大,却展示了人生大舞台,让人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上夜班时,要在往常,单调无味的工作会让我慢慢熬时间,加上高温作业,会使我疲惫不堪。因我心中还有对《文艺生活》的牵挂,工作起来更多了劲头和期待。
下班后,我脚底生风赶回家,见到似乎久违的《文艺生活》,一气将它读完,又翻来覆去再看几遍,我才发觉我对它的眷恋如此深厚。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青石关村魏丽林
历史长河50年是一朵微泛的浪花,转瞬即逝。50年在人生中也是一段并不漫长的岁月,让人们难以留下痕迹。
年过知天命的我,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安逸而闲适,悠哉游哉,虚度光阴。
2003年8月一天,我在县城书店,在缘相识《文艺生活》,她像磁铁样深深吸住了我。后来我每期必读,成了我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为了方便,2004年我特从邮局订阅了《文艺生活》。跌在文学梦里的我,从此受到了很大启发,对文学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我的生活因有《文艺生活》而变得充实而丰富。
湖南省武冈市文坪镇联盟村周宜冬
早在1969年,我的国庆二十周年征文被评为一等奖,校长拿到大会场朗读,我受到同学们刮目相看,这坚定了我投身文学的信心。
高中毕业,我边打工边学习写作,经常到县文化馆去看报或借书,易高超老师十分热心拿出一些《湖南群众艺术》和《湖南文学》给我看,帮助我提高写作方法和技巧,鼓励我向《湖南群众艺术》投稿。记得参加工作后,我写了一个小剧本,寄到长沙坡子街的《湖南群众艺术》,可惜未刊登,但是,我收到了编辑的亲笔信,如获至宝。
我记得《文艺生活》的前身是《工农兵文艺》,也是32开本型。除了短小说、散文,还有快板、曲艺类的作品,形式多样,大量刊发业余作者的作品,让初练笔锋的作者成为成果丰硕的作家。
5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文艺生活》——我的益师良友,不管过去或现在,还是将来,我会与您风雨同舟,相伴到永远。
湖南永兴县盐务局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