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晖
当欧洲人说某某物为“crystal”制品的时候,根据语境,大抵都能意会其材料为优质的透明玻璃。
和朋友逛到京城一处新开的时髦购物场所,看到某著名欧洲玻璃制品商家在此设了很气派的门店,不禁感叹:“如今咱们这里的消费风气也真怪,这个品牌的产品居然好像被当作什么高档奢侈品似的!”朋友回答:“据说佩带水晶饰品对身体有益。”我奇怪地反驳:“可这个牌子的制品不是水晶,只是玻璃呀!”
当然,我知道这个品牌制造的是玻璃产品,并不是真凭自己的眼力,而是早在报纸上看到过该品牌的宣传广告,广告中说得清楚:这个品牌生产高档“水晶玻璃”器物。因为一向对玻璃怀着点兴趣,所以对于该品牌留下了印象。从我的经验来看,显然原商家在推广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打诳语,那么,中国的消费者怎么竟误会其所售是真水晶制品呢?我想,可能是“水晶玻璃”一词引起的误会。
翻开任何一本《英汉词典》都可看到,英文中的crystal(法文、西班牙文等则作cristal)一词同时有两解:一是“无色透明的矿物;水晶”;一为“晶质玻璃,水晶玻璃”。也就是说,在诸多欧洲语言中,“天然水晶”与“水晶玻璃”是同一个词汇。据记载,早在15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穆拉诺岛上的玻璃工匠发明了一种澄澈晶莹的无色透明玻璃,效果类似天然水晶,因此,这种透明玻璃得名为“cristallo”——正是移用了意大利语中的“水晶”一词。此后,欧洲多种语言中都沿用了这个叫法,于是“高档无色透明玻璃”就与“水晶”分享着同一个词称。crystal(cristallo、cristal)既指天然水晶又指人造玻璃,翻译到中文以后,就不免容易引起混淆和误会。比如欧美小说中常提到“水晶灯”(crystallamp),其实都是指水晶玻璃制的高级灯具。不过,在欧洲几种主要语言的日常使用里,约定俗成的,crystal(cristallo、cristal)一词主要就是指“水晶玻璃”,为了防止混淆,英文还特别衍生出rockcrystal——“矿物水晶”这一词称,用以指天然水晶。因此,当欧洲人说某某物为“crystal”制品的时候,根据语境,大抵都能意会其材料为优质的透明玻璃。
我之所以对于水晶与玻璃的区分如此在意,与个人的经历有一点关系——当年在博物馆工作的日子,曾经和同事们一起,为真假水晶之辨而迷惑。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在北京设立了由欧洲传教士负责的“玻璃厂”,直接引进欧洲玻璃生产技術为宫廷服务,由于这一缘故,“水晶玻璃”的烧制技术在那个时期也部分地传入了中国。因此,清朝中后期以无色透明玻璃仿制水晶而做成的工艺品,绝对到了乱真的程度,需要请故宫专家来鉴定真伪。凡此场合,我们一干年轻的“学习行走”(清代,大臣入军机处担当重任,称为“军机处行走”,初入而阅事未熟者则称“军机处学习行走”。我等毫无经验的博物馆菜鸟,于鉴定上一步也行不得,故也自嘲为“学习行走”)总是恭立一旁,偷师学艺,却见专家也每每对着一件澄莹的鼻烟壶挠头——精质的玻璃与水晶之间真的很难分辨。文物专家们总是一边鉴定一边指点晚辈,因此我也算记住了两个最容易掌握的诀窍:一是,如果用小刀去刻划,真水晶硬度高,表面不会留划痕,玻璃硬度低,会呈现划痕(当然没人敢用刀去试博物馆文物);二是,如果器物有破损的话,断面的样式不同:水晶的受损处会呈现为石头被砸裂后的那种峭硬的劈裂面;玻璃的损口则如贝壳,显现出一道道同心弧纹。就凭后一招,我曾经为朋友“鉴定”了一串从西藏带回的大珊瑚珠——只是红色料珠(玻璃珠)做的仿制品而已。
也许,用玻璃仿水晶、珊瑚、蓝宝石等等,以假乱真,是我们这里的一个长久传统吧!因此,把欧洲玻璃制品与真水晶相混淆,似乎也怨不得人家,有点儿咱们这里的人自己哄自己玩儿的意思。不过,掏钱的可是国人哪!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上讲,殖民时代,欧洲人用廉价的玻璃珠到非洲换取象牙、黄金和奴隶。其实,那是因为当时的非洲人把玻璃珠看得很贵重,也算一种等值交换。今天,我们并不把玻璃当财宝吧,如果非把欧洲的玻璃品当作水晶来哄自己,就未免太昏聩了。曾听不止一位准备去欧洲旅游的朋友谈道,捷克产的“水晶”很有名,对此我不觉得意外。要知道,欧洲近代历史上,波希米亚一地曾经以盛产高档玻璃器皿闻名,而该地后来并入了今天的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