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幸生
军人世界的表面粗犷,凡人世俗的内在幽暗,在《历史的天空》中都有着比较细微的贴切表现。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刚刚颁发,在得奖的日子里,回顾和比较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和《亮剑》的“优缺点”,对于今后影视作品的创作,有着借鉴和提高的意义。
改编的取舍
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和《亮剑》,都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来的。影视导演向前的视线里,都有着一个作家的背影在晃动。描摹尘世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小说从来走在电影的前边。电影摄制团体的庞大组合,决定了它纷繁、漫长,甚至纠缠不清的过程。小说的完成要简单多了,过去的“一支笔、一摞纸”,现在有台正常工作的电脑,就够了。作家有观察和倾诉的嗜好,作家又是“个体户”,从来单兵作战,当他要把自己感受、感悟和联想到的一切,摁在纸上,经过若干时间的“疯狂码字”,事情就做完了。
《历史的天空》和《亮剑》,是两本叙述内容相似、人物类型相同的长篇小说。简言之,主角是一个或数个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热血男儿,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为鲁莽汉子(暂且这般简单概括),历经战争岁月,在浸染了鲜血的废墟和垒积着希望的城墙上,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作为参与建造者的自己,也成为肩上将星闪烁的高级军官。只是,且慢,这只是两部小说故事的前半部。后半部中最重要的段落,都是记录和描绘这些将军级别的人物和家庭,在十年浩劫中遭受的血腥苦难。这苦难,指的是肉体的殴打和心灵的折磨。委屈,对于这些人物主角的强健体魄和铁石心肠,简直不值一提。《历史的天空》中,姜大牙和他性情并非一致、心智并非等同,甚至心地也并非类似的“残存”的伙伴们,劫后亮相,啼笑交并,众神归位,安度晚年。而《亮剑》的结局,极为惨痛。两对将军夫妇,作为军事主官的那位,拔抢自尽,妻子随后自戕;作为政治委员的那位,夫妇两人“生同衾死同穴”,共赴死难。
这篇短文不涉及如何评论《亮剑》中人物结局的“开创性”写作,因为将军级别主人翁的自戕,在中国小说中,古代有之,这五六十年来,似无。从原著改编完整性的角度而言,《历史的天空》完成了勾勒人物性格塑造的任务,真正(借用一下这个含金量从来没有十足过的词组)凸显出背景天幕的阴晴转换,现实人物的悲欢离合。电视剧《亮剑》只是拍摄了小说的前半部。这就使得对于两部电视剧思想价值的认知体系,起点并不在一个平面上。
这样的说法,有点简单和武断。对于无数被改编成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小说而言,取其中一段内容,而非自始至终的铺排,有的是。只是,一是,因为《历史的天空》和《亮剑》这两部小说的内容结构太相似,不得不让人拿来作一番比较;二是,小说《亮剑》中人物结局,实在触目惊心地沉重,尚无先例,从而让改编者和导演停下了将其形象化的脚步。这,不是由于不真实而割舍,而是因为太真实而割爱。
描绘军人生涯,概括起来似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战胜死亡,二是如何向往生活。战胜死亡,就是作战一定要取胜,一定要你死我活;向往生活,就是战胜死亡的血性动力和必然延伸,就是渴念日常友谊的坚强支撑和获得男女爱情的天伦快乐。甚至可以这样说,私人生活的完美和谐,是军人向往生活最重要的内涵支撑,因为友谊支撑部分,被归纳到如何战胜死亡的范畴里边,也是天然合情合理的。姜大牙说过一句粗糙的话,可为佐证:一个人只有高级趣味,那多没劲哪。
两部电视剧中的战争场面,其实都是“硝烟”。硝烟有时浓烈呛人,硝烟有时淡如薄雾,敌对双方的武装格杀,从整个电视剧的格局和需要来读,都是必需;军人,乃至将军,谁个身上不浸透了血浆和污垢。在别些个电视剧中,见到出没战地的干干净净的军人,观众总是要忍不住议论和讥笑。军旅生涯中的战场格杀场景,是军人生存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题中应有之义的形象化表现,再炙烈再浓重,也许能够归纳到常规的系列。而对于自家队伍中间,非关正义、非关真理、非关机会主义等等“高级”原则的人性冲突、矛盾碰撞、职务排名、情感纠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人事升迁,恶意报复和忍辱负重,要展示高级将官和“革委会一把手”之间的旧怨新仇,赤膊兄弟之间的诬陷和谅解,总之,军人世界的表面粗犷,凡人世俗的内在幽暗,在《历史的天空》中都有着比较细微的贴切表现。
人物塑造的层次感
在《亮剑》里,从类型化故事和角色的角度说,有着与《历史的天空》很多的相似地方。李云龙出场身份,比姜大牙要高。李云龙是长征红军出身,身为团长,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大胜仗;姜大牙则是个小镇上的店铺伙计,流里流气地正在讨老婆。李云龙一直是正规军指挥员,姜大牙开始只是个在游击队里挥舞冷兵器大刀片子的普通战士。李云龙的上级,从形象上“翻译”,不是彭德怀就是刘伯承,姜大牙的上级是某山区一支军事力量的党委书记。这位党委书记,后官至军长,后被贬至三线,最终自杀。要以级别论,姜大牙上级的最终官衔,也就是与李云龙相当而已。
也许,李云龙比姜大牙更有资历,说话口气就更大、更粗、更糙,不知是由于剧本还是演技的原因,电视剧中的李云龙形象,似有着一粗到底的简单化倾向。从常识说,一位身先士卒的团长与一位运筹帷幄的军长,即使是同一个人,其在不同时段的讲话口吻,会有相当层面的区别。电视剧表现了几十年的岁月跨度,而不断变化着人物身份的语言,却缺乏相应变化,连不同军职上的形体和讲话特征,也颇为缺乏,给人一种越粗越夺人眼球的初级感觉。《亮剑》在塑造人物方面的缺欠,到解放后的几方面“故事”,扫地、站队等等情节,都有杯水风波小题大做的痕迹,明显生硬。将级军官军事论文的“亮剑”主题,已有当年军事大家的后裔提出异议,“并不准确”。仗打到了将军的份上,敢不敢进行某个战役,只是个初级课题。
对于姜大牙的塑造,人物性格发展的层次感,跟随时间长度的递进,能够体现逐渐演进的过程。姜大牙有“老子不尿你”的阴阳怪气,也曾以命令方式阻止他人,掩饰自己早期在“男女关系”方面莫须有的“污点”。姜大牙对小妹妹、东方闻樱政委的一往深情,让人潸然泪下。相比作战阶段的剧情,《历史的天空》中解放后的戏剧冲突,也没有前期“漂亮”。这几乎是现实太近了,就难以落笔的现代写作通病。《历史的天空》后面故事的成功,可以说是得益于人物群体的塑造,正面的、反派的,正反模棱两可的,正反互相转换的,都比较生动可感。需要点明的是,后面现代故事的发展动因,说到底还是以前打仗时候埋下的人性伏笔。
《历史的天空》的写作者,是专业军旅作家,《亮剑》的作者,属社会人士,曾经“经商”,客串写作是玩票。前者专业,擅长进行人物和情节的结构和提炼,也可能因此而剧作显得出众、出彩;后者则常常惯于直笔铺陈,多真实,少掩饰,也可能为此而显得单色调、少起伏。若以电视剧论,前者正视复杂历史和更为复杂现实的完整性,表现了人的极其复杂性(李安语)的饱满度,从而使它胜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