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费莱德·埃克特
1977年,米歇尔·戴尔刚满12岁。一个午后,他和朋友们到墨西哥湾钓鱼,所有人都把渔竿甩进了水中,而他却坐在沙滩上,费劲地摆弄着钓具。他在将几个钓钩拴到一根线上——大家都认为他是在浪费时间,说道:“拿根竿子跟我们一块儿钓吧,凑个趣儿,别白费劲了。”
然而米歇尔继续干着,直到晚饭时刻,大家都准备结束一天的活动时,他才安好了那副奇特的钓竿,并把鱼线远远抛出去。
饭罢,大家都戏弄米歇尔,说他一定会空手而归。但是,当米歇尔把钓线拉起时,上钩的鱼比大家钓的所有鱼都要多。
米歇尔总喜欢说:“如果你认为你的办法不错,就不妨试一试。”29岁的米歇尔深知一个好主意的真正价值,正是这些好主意,使他从一文不名一跃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巨头,成为全美第四大私人电脑制造商。
上高中时,米歇尔通过为休斯敦《邮报》做预付款征订工作挣了2000美元,用這笔钱买了他的第一台私人电脑。买回来之后,他就把它拆开,揣测它是如何工作的。
这以后,他又找了一份卖报纸的工作。他认为新婚夫妇是买报纸的最佳对象,于是就雇了几个朋友将最近登记结婚的新人姓名和住址记下,然后全部存入电脑,再亲自写信给每对夫妇,同时免费赠送两周的报纸。这个办法果然奏效,不久,他赚了18000美元,买了一辆BMW。看到这个17岁的孩子支付现金,车商大吃一惊。
第二年,他报名到休斯敦的得克萨斯大学就读,像其他新生一样,他得自己去挣学费。此刻,校园里的人们都在谈论私人电脑,人人都想弄一台,但经销商将价格抬得很高。人们需要的是价格低廉、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配置的电脑,米歇尔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这些经销商将价提得这么高,又能赚多大利润呢?”他沉思着,“为什么不能将产品从制造商手中直接送给用户呢?”
由于电脑经销商手里那些价格昂贵的机器无法一下子售完,同时还要付出一笔可观的机器存放费,米歇尔终于以成本价买下经销商们的库存电脑,并且给它们增设了附件来提高其性能。很快,这种性能更优越、价格却便宜得多的电脑一上市便供不应求,市场十分看好。
感恩节放假时,米歇尔的父母表示,很担心他的学习受到影响。父亲恳切地说:“如果你想经商,可以在你拿到学位以后再干。”
米歇尔同意了,但他却感到,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能就要擦肩而过。一个月后,他又开始推销机器——这一次干得更起劲儿。
春季休假时,米歇尔向父母坦率地承认他仍在做计算机生意,而父母更想知道他的学业怎样了。“我不得不放弃学业,”他答道,“我想开办自己的公司。”
“你到底想干什么?”父亲问。
“跟IBM竞争。”他耸耸肩,轻松地回答。
“跟IBM竞争?”现在他的父母真的开始为儿子担心了。但米歇尔不管父母怎么说,坚持不改变主意。他还是那句话,这主意不错,为什么不去试一试。于是他们达成协议:暑假时他可以开办自己的计算机公司,若是不成功,那么9月份新学期就必须回到学校里去。
回到休斯敦,米歇尔用所有的存款,开办了“戴尔计算机公司”。此时是1984年5月3日,他刚满19岁。
随着新学期的日益临近,他的节奏快得近乎于疯狂。他租了一间房子作为办公室,并雇佣了第一名雇员——一位28岁的有经验人士来负责财务和经营管理。
戴尔的推销工作进展顺利。他将IBM的PC机都加上自制的附件供应市场。一接到订单,就拼命组装机器,并以最快速度送到客户手中。第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到18万美元,第2个月升到26.5万美元。连新学年的到来,他都没有注意到。
一年中,他平均每月售PC机1000台,为了保持这种节奏,他搬到了更大的房间,雇用了更多的人员。当客户的订单达到800份时,雇员们便开始组装电脑。为减少库存和通常开支,零部件仅在急需时才订购。送货卡车每天都送货上门,这使米歇尔的公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
米歇尔坚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他给他的客户提供绝对的质量保证。用户若不满意,保证退回款项。他还开设了一条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可以使用户直接跟技术人员联系,大约有90%的用户技术问题可通过电话来解决。
跟客户频繁的电话接触使公司更能贴近市场。用户直接就可以让公司知道他们的需求。“我的竞争对手是先发展产品,然后告诉客户他们应该需要什么。而我则相反,我们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米歇尔自豪地说。
到米歇尔的同学们大学毕业时,他的公司年营业额已达到7亿美元。戴尔停止了原来那种在PC机上添设部件的方式,而是开始自行设计、装配,寻找自己的市场。
今天,戴尔公司在全球16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公司收入达20多亿美元,雇有职员5500多名。戴尔的私人财产估计在2.5亿至3亿美元之间。为鼓励生产,戴尔公司给提出好建议的雇员以丰厚的奖励,即使有些做法没有取得成功。戴尔说:“我们的成功迫使这些大公司间竞争更加激烈,而这更能让客户得到收益。”
戴尔与妻子及两岁的女儿过着简朴的生活。然而对社会,他却慷慨大方,乐善好施。最近,他捐赠了一块土地作为休斯敦犹太社区的居住中心。戴尔还定期到得克萨斯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给那里的MBA学生们做报告。
米歇尔·戴尔不止一次地回忆起这个情景:他曾告诉他的朋友们,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电脑制造商,而朋友们当时则认为他是个十足的幻想家。
“为什么大家都甘做第二、第三或第十呢?”米歇尔常常这样说。
(摘自《民族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