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沟通时代”的心灵畅通

2007-05-14 15:05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27期
关键词:李颖细节心灵

陈 默

世界是平的吗?如果沟通顺畅,是的。

当沟通改变了这个世界,新沟通技术的力量改变了我们与世界的沟通关系,重塑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影响到这个社会的运行,引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心情。

沟通从心开始,它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情感,以建立、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畅通与否也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精彩程度。“让心畅通”的主张,不单说出了每个人的心灵渴望,也应当成为一个和谐社会的正常生态。

在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里,新兴的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信息发布与沟通的主力军,他们已步入社会主流和事业正轨,但一样面临不确定的明天。即便是自信、积极、成熟的都市人群同样需要随时保持积极平衡的心态,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精英们也开始关注精神与心灵,而及时、便捷和更加低成本的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服务对于保持整个社会的心态健康格外重要。

我们不难发现,忙碌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多,而真心的沟通越来越少,人们的心灵也越来越遥不可及,正如一首歌中所唱: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人情味越来越薄,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沟通越来越少。

嘤嘤其鸣,求其友声。心灵上的畅通,如何成为可能?恰如现代社会沟通行动理论所强调的,必须致力构建一个可沟通的社会,才是化解社会冲突,走出现代性悲观的出路。放飞心灵,呼出自己的心声,正是现代人的真诚与渴望。

沟通不但分享欢乐和喜悦,获取支持和认同,放大诉求与主张,也创造财富和机会,成为联结起和谐社会的渠道。沟通是最好的心理慰藉。

这是一个沟通越来越扁平化的时代,“QQ、MSN、短信、彩信、视频播客等沟通方式不断出现,现在,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从这些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看到了社会的快速变化,“原来我们讲的代沟,是说人们的思想、价值不同,到现在会感觉,不同时代的人连通讯沟通手段都不一样了,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探讨的变化。”

随着移动通信日益普及和网络持续繁荣,不善表达,尤其不擅长“与陌生人说话”的国人,在电子世界虚虚实实的私密空间里前所未有地坦诚。有人说,中国人变得爱“说”了。2006年,全国手机日均发送短信接近12亿条。中国人在这些几乎人均一天一句的喃喃细语中,究竟表达了些什么呢?

“大部分信息带有一些撒娇的性质,在这里大家互相包容、互相迁就、互相原谅,使得我们的生命空间、个性空间在不同层面打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细节。”北京电影学院的崔卫平教授说。现在,每当崔教授八十岁的母亲给她打来手机或发来信息提醒天气变化时,崔教授心里依然会泛起些许的感动。“其实,细节非常重要,生活与沟通都是由细节组成的。现代移动通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用形形色色、富有个性的方式及时沟通,使得我们说话的细节、与人相处的细节、打交道的分寸更加丰富。”

在这样一个个性与创造力开始张扬的社会,手机似乎从通讯工具演变为了人们生活的表情,由此,人们对通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需求。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帮助我们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全天候的沟通,这在10年前还是一种憧憬,现在已经是一种现实了。”中国电信产业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颖介绍说,“它的方便性、低成本以及对人类沟通的满足,岂止是满足了人们的心灵需求,不如说创造了很多新的需求,这些新创造出的需求在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都是想象不到的。”

沟通,是心灵的瑜伽;心灵,因为通畅而拉近。16世纪初,马丁·路德通过宗教革命创立了新教:人可以不需要通过教会,直接跟上帝对话;21世纪初,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媒体,人可以直接跟他人对话、跟社会沟通。“移动通信、网络等技术平台赋予了人们信息平等的权利,如果有责任感的企业通过更好的方式来促进与引导这样的社会生活进程,这何尝不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好事情。”李颖说。

猜你喜欢
李颖细节心灵
完形填空专练(三)
李颖、李凤华作品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一雉鸡翎的伤痛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李颖、李凤华作品
唤醒心灵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