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超
蚕从小到大,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后最大的变化,据我观察,是嘴变得特别大。足有原来的三四倍大。真的,刚蜕皮的蚕,它的“穿”着新皮肤的身子,有时候反比蜕皮前要小一些,但它的新嘴,每一次,都必定比它原来的嘴要大好几倍。所以在我看来,蚕蜕皮的过程,也是换嘴的过程。
蚕蜕皮,是因为身子长大了,过去的皮已经成了一种束缚;蚕换嘴呢?是随着自己长大,再用过去的那个小嘴吃桑叶,就难以满足一个新的自我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蚕的不断长大,季节也在变化,蚕面对的桑叶,已不如当初那么鲜嫩了。蚕长大之后,季节提供给它的桑叶,变得又大又厚又硬——这样的桑叶,营养肯定更丰富,能让蚕结茧时吐出更多的蚕丝。但是这样的桑叶,当初的那个小嘴,是肯定没法啃得动了。
蚕必须抛弃一次次变小的嘴,蚕必须在一次次的蜕变中长出更大的嘴。用不断长大的嘴去创造新的成长,用不断长大的嘴去迎接新的未来,用不断长大的嘴去实现生命的愿望,从来不说话的蚕,用嘴的一次次变化,让喜欢养蚕的我,领悟到关于嘴的奥秘与深意。
人当然是不用去吃桑叶的,人当然不用为了去吃不断变得又大又厚又硬的桑叶,去换掉自己的“小嘴”,但随着人的一天天成长,却要去“吃”比桑叶更大更厚更硬的思想文化知识信息方面的食物,从这些食物中吸取有益于自己心智成熟心灵健康的种种精华,去让自己告别一个又一个的“小我”,去迎接人生的种种挑战。
也就是说,人用来吃饭的嘴,长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不用再长了,但人用来“吃”思想文化知识信息的“嘴”,却是应该不断地长大、更新的。——人的这种嘴,实际上是一种摄取、吸纳、咀嚼、消化思想文化知识信息的能力。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更应该是这种能力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增强的过程。人的一生,到底过得如何,到底会写出怎样的锦绣文章,创造出怎样的锦绣前程,往往更取决他(她)是否拥有这样一张不断长大的“嘴”。
【原载2007年10月(上)《思维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