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人”运动

2007-05-14 13:37廖保平
杂文选刊 2007年23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时评圈子

廖保平

社会在剧变,我们的生活也在剧变。很多人都感慨现代社会的冷漠,最为深切的莫过于旧有的熟人社会已经渐行渐远,旧时的邻里关系打成一片的热闹景象难以再现。笔者读过一篇文章《对门有多远》,作者说自己住在城市的小区里,对门离自家两米开外,却仿如远在天边,全然不知道对门姓啥名谁,更不要说你来我往,亲如一家。现实不就常常是这样的吗?在陌生的城市里,举头望去,人潮拥挤,都只是与你擦肩而过的人。

可是也别气馁,对门可能很远,远方却可能很近。据说现在城市已进入了“群时代”,说是现在都市人的圈子越来越打破了旧的邻里关系,按照个人兴趣等来归属圈子,像QQ群、博客圈等等。在我看来,像这样一种圈子划分,与其说是“群时代”,不如说是“群聚时代”更准确。一群可能既没有工作关系,也没有生意往来的人,通过现代的交流手段走到了一起,聚集在一起,一个住在城东的人跟一个住在城西的人的亲热劲要胜过邻里。看来,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轻轻松松地解决了“远水不能解近渴”的难题。

其实,QQ群也罢,博客圈也罢,俱乐部也罢,只是一种交流手段、一种联系方式而已,彼此能不能“群”在一起,“圈”在一起,“聚”在一起,骨子里还要看彼此是不是一路人,即有没有共同的信仰观念,有没有共同的爱好兴趣等等,比如是不是都喜欢泡脚、泡吧、泡茶……一言以蔽之,是否臭味相投,是否一路“货色”。

故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是一句至理名言。鲁迅不就说过了么,贾府的焦大无论如何是不会跟林妹妹裹在一起的。那么刘姥姥凭着能说两句粗俗的顺口溜,肯定进不了贾宝玉他们那个吟诗作对的文学圈子。即便同在一个娱乐圈里混吃混喝,张钰不也跟刘晓庆互掐互骂吗?可见,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圈子就是一个“道”,把一些人圈在里面自得其乐,而生活就是由一个个圈子组成的。拿我自己来说,因为喜欢写点时评杂文,被人拉进一个“时评草堂”的QQ群,进去一看,都是时评撰稿人,谈的都是“今天你写了没有”、“今天你发了没有”的话题,要是有一个诗人进去,天天在群里大谈诗歌如何如何,估计会被踢出去的。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群体动物,人是害怕孤独的,特别害怕精神上的孤独,害怕自己被排除在特定群体之外。缺乏人格之独立的国人尤其如此。他总是把自己纳于圈子之中,攀附于集体之上,在别人的认可中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无论这种价值是大是小)。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你要想在某一行当有所作为,就要“进入那个圈子”的缘故;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里“找靠山”、“拜码头”、“上错船”、“站错队”等词语俯拾皆是的原因之一。

各种各样的“群聚”,本质上是一种为自己贴标签的行为,一种自我界定与寻求群体认同的行为,也是一种“圈人”运动,把人“圈”进一个个的圈子里。当一个喜欢搓麻将的人找到了麻友成群的圈子,估计是拨开乌云见太阳,“终于找到了组织”,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属。而一个没有圈子,不被“圈”掉的人,常常是不可理喻的。因此,我们这里很少有例外的、特立独行的、一人成圈的人。真不知道是喜乎?悲乎?

【原载2007年第9期《当代人》】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时评圈子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招好棋
温州卷
朋友无圈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你的圈子在哪里
朋友无圈
09年的black Ascot valention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