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路
美国对越战争期间,十七岁的瑞奇·路特瑞尔被伊力诺州征为美国陆军航空兵送往战场,开始了一场“年轻人对年轻人的残酷厮杀”。
在一次与敌人的正面交战中,瑞奇先发制人,开枪打死了敌人。然而,当他搜查死者尸体时,他意外地发现了死者和他女儿的照片。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有着和他父亲一样的眼神,清澈、明亮。那是一种固执地追问一切不解、委屈、不幸和丑恶的眼神。
瑞奇怔住了。他一下感觉到这双眼睛盯住了自己。向他发出疑问,同时充满幽怨和仇恨。瑞奇想忘记那双眼睛,可是这几乎没有可能。
战后的瑞奇,回国立功受奖,娶妻生子,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可是,那双眼睛一直在找他说话,追问他:“你为什么要杀我的父亲?”瑞奇在心里一遍一遍向她解释:“我不杀死他,他就要杀死我。”可是,得到的只是片刻的安慰。不安,却如影相随,且日甚一日。
为了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瑞奇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信中表达了自己数十年来的不安和深深的忏悔,对自己打碎了那双明亮眼睛里的期盼和一家团圆的梦想表示歉疚。他把信和照片放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试图就此放下三十年来的精神重负。
一位同样参加了越战的黑人老兵,发现了这封信和这张照片,同样被小女孩的眼神震慑,他把这封信和这张照片发表在越战老兵回忆录中。由此,在全美引起轰动。
终于,瑞奇费尽周折,在美国驻越南使馆的帮助下,找到了那个叫“兰”的女孩。
美国的民众观看着电视现场直播。当荧屏上出现自发苍苍的瑞奇与已到中年的“小女孩”抱头痛哭的场面时,许多人的泪水夺眶而出……见多识广的美国公众,观看大片可以无动于衷,却无法抵御面前这个朴素镜头掀起的情感风暴,他们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龙卷风”。
当苏醒的良知面对曾经的过错,内心的辩解和言词表达的歉疚,怎能让灵魂安妥?惟当互爱,惟当人与人达成宽容和谅解,才能让这个世界慢慢好起来。
[原载2007年6月22日《现代女报·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