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机关生活不可或缺的有趣的存在。不论在正经会议上,还是在午餐饭桌上,有没有小明白在场,气氛绝对不同。有小明白在,大家也跟着明白;没有小明白在,大家倒也不是不明白,但在沉闷的会议中总像缺了点什么,在乏味的餐桌上,好像少了一道开胃小菜。
小明白是这样一种人:别人明白的事,他当然明白;别人不明白的事,他也明白,起码显得很明白。所以在大家的印象里,没有小明白不明白的事。该明白的,人家自然明白;不该明白的,人家照样明白;可明白可不明白的,人家也明白。别人心里明白嘴上不敢说的,人家敢说;即使小明白自己心里不明白的事,凭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也敢说。所以又有人对小明白产生“其实并不太明白”的结论。
如果只对个别事显出明白,小明白当然难以获得“小明白”这个光荣称号。要命的是人家什么都明白,从政治局人事变动,到三流女明星跟谁睡觉;从还未出台的房改政策,到即将公布的城市规划,人家是样样都知道,这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因为总比别人知道的多,所以小明白的脸上总是抑制不住地挂着志得意满、顾盼自雄的神色,间或又露出讳莫如深、神秘莫测的表情。初来机关的年轻人,往往对小明白敬畏有加,觉得人家真是各种事情的活字典。举凡单位的历史沿革、领导的荣辱升沉、某男某女的恩恩怨怨,无不在小明白的掌握之中。便是随意中的几句闲话,也有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少走弯路的奇效。所以在年轻人初来单位的几年,小明白总能成功扮演“青年导师”的角色。当然,随着时光的推移,年轻人渐渐明白,小明白所知不过如此,敬畏的感情也就慢慢淡化了,但这丝毫不会损害小明白的良好感觉。反正机关就像一潭活水,年轻人总是一拨接一拨地来,小明白的舞台虽然难以扩大,但也不会缩小到哪里去。
通常的情形是:在别人神采飞扬、唾沫四溅的时候,小明白悄然坐在旁边,微笑着静听人家把话说完。那种既宽容又揶揄,既厚道又诡诈的神色,正像一个老谋深算的知情人,面对一个不知深浅的笨蛋,总能让人适时地感到自己像个十足的傻瓜。当别人说得差不多了,听众张口结舌欲知下回分解,却不知从何找辙的时候,小明白不无雍容地走到前边,却不忙着说什么,而是端起那只永远握在手中的大号茶杯,慢条斯理地一面喝看,一面怂恿那位刚才说话的主儿:“说呀,接着说呀,哥哥我等着呐。”那位原本满口跑舌头的主儿自知不是小明白的对手,往往嘿嘿几声,退避三舍,口中喃喃道:“哪里哪里,还是您老人家说。”话到这个份儿上,小明白自然也就当仁不让,照例要大度地先肯定前边说话人几句,称:“小王所言对是对,只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过这也难怪,小王才来单位几天嘛!能把情况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刚才说的那件事其实是这样——”说到此,小明白往往要稍作停顿,做左顾右盼状。众听客往往也适时做出抓耳挠腮、急不可待的样子,或催促、或请求、或威逼、或要挟,总之使出十八般武艺,令小明白张开金口玉牙。每当此时,是小明白最感快活的当口,他的全部尊严和自信,仿佛就在此刻定格。你看他那副满脸笑容、无比陶醉的样子,谁也不怀疑他是世界上最有成就、最幸福的人。在众傻瓜的数次请求之中,小明白终于将“重磅炸弹”投将出去。于是,那或红或粉或灰或黄的新闻在众人的“嗷——”声中爆炸、辐射、升腾,形成冲击波,迅速向四周扩散。众人在新闻爆炸的声浪中,又完成一次丰盛的精神会餐。
[选自朱铁志著《你笑的是你自己》上海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