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洁
王家沟村的孤儿王劲松考上大学了。
王劲松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一口气跑到乡电信营业厅,他要给他的姐姐杨慧打个电话,把这个最好的消息告诉她。
王劲松没见过杨慧,这个姐姐是城里的姐姐。6年前,王劲松唯一的亲人,他的父亲病逝了。在他万般绝望的时候,村长为他送来了一笔城里来的汇款。那雪中送炭的学费燃起了王劲松生活的信心,他开始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也正是从那时起,王劲松觉得自己不是孤儿了,他在心中把杨慧当作了自己的姐姐。
6年来,姐姐准时从城里给王劲松邮来学费和学习用品,却从不给王劲松回信。王劲松常常在想杨慧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想不出来,但他知道杨慧姐姐一定长得很好看。王劲松听到过她的声音,那是考上高中的那个暑假,王劲松在镇上给姐姐挂了一个电话。
姐姐的声音轻柔而美好,王劲松在听到她说话的那一刻就认定了姐姐是很好看的人。
姐姐说,“不要费钱给我打电话,也不要浪费时间给我写信,我会继续给你寄学费和生活费的,你好好学,我等着你考上大学。”
王劲松屏住呼吸,很多感激的话都说不出口,只是在电话就要挂断的那一刻,很傻的,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姐,我会考上的!”
现在王劲松真地考上大学了,他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在电信营业厅守候了一下午,他每隔一会儿就拨通那个他熟悉的号码,可是姐姐家的电话总是无人接听。
闷闷不乐的王劲松决定去一趟城里,去看看资助了他这么多年的姐姐。他在王家沟的山上挥汗如雨地采野蘑菇,在悬崖峭壁上摘草药,忙活了两个星期,凑足了去城里的路费。
他顺利地找到了杨慧姐姐的家。开门的是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她是杨慧的妈妈。
“我是王家沟村的王劲松,我考上大学了,我来看看这么多年一直帮助我的杨慧姐姐……”王劲松手捧着录取通知书,朝着中年妇女深深地鞠了一躬。
姐姐的家,并不像王劲松想象的那么富裕。简陋的家具,狭小的屋子,墙壁上贴着一张已经发黄的姐姐上小学一年级时的三好学生奖状。
原来姐姐只比王劲松大一岁。阿姨告诉王劲松,姐姐只上过小学一年级,因为她患有先天色素性视网膜炎,视野逐渐缩小,无法看书写字,后来就辍学了。姐姐在收音机上偶然听到了关于希望工程的报道,就央求爸爸妈妈把供她上学的钱用来资助一个孩子,他们一起选定了最贫困的王家沟村最需要帮助的孤儿王劲松。而现在姐姐已经彻底失明了,因为无法承担巨额的角膜移植费用,今天妈妈就要去医院带姐姐回家。
王劲松震惊了,6年来,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这身患重病的姐姐,竟然是在这样的景况下一次次为自己邮去了学费。
王劲松泪如雨下。
他终于看见了姐姐。姐姐坐在医院的病床上,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和他想象的一样。
王劲松没有惊动姐姐,他收藏好了那张录取通知书,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为姐姐捐献一只角膜,让姐姐用王劲松的眼睛看见那张录取通知书。
时光荏苒,王劲松再回王家沟村已是8年之后。
村里的很多人早在电视上看到过他,不再是破衣烂衫瘦猴样的王劲松了。此时的王劲松已成了一个广告公司的经理,穿着白净的衬衣,戴着一副眼镜,开着轿车回来的。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位面容姣美和善也戴着眼镜的年轻女人。
村里人远远地围着看,带着羡慕的神色,你一言我一语。
“瞧瞧人家王劲松,上了大学,成了大老板啦。”
“那漂亮女人原是王劲松的城里姐姐,现在成王劲松的媳妇啦。”
“王劲松不是只有一只眼睛了吗,怎么看上去还是两只呢……?”
村委会主任板着脸制止道,“都别瞎嚷了,这回王总和他媳妇是回来为村里建希望小学的,都要礼貌些,不准乱说话。”
可人群里还是有人笑着冲王劲松叫嚷,“王劲松,你哪只眼睛是假的呀,怎么看着都像真眼睛啊,把眼镜摘下来,让我们看看吧!”
王劲松不恼,依旧笑着。他媳妇红着脸望望大伙儿,又望望王劲松,取下了眼眶上架着的眼镜;王劲松的眼睛望望他媳妇,又望望大家,也取下了眼眶上架着的眼镜。
这回村里人都看清楚了,那两双晶莹剔透的眼睛细看都只有一只是真的,但那两只假眼也盈盈地闪着光,望着王家沟村的人,看上去也是那么和善,那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