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学校是师生成长的土壤。
成都七中,一所百年名校,就是这样一片丰沃的土壤———
它所有的养分都可以为了一棵树的生长,就看你的根扎得有多深。
激发教师的灵性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创设最适宜教育的前提
校长王志坚说,我和成都七中有“缘”。
原是成都十二中校长的王志坚,当上学校中层,外出学习的第一所学校是成都七中;听到的第一个关于学校管理的报告,讲演者是成都七中的老师。1985年,当了副校长的王志坚,参加成都市校长培训班,成都七中老校长解子光主讲的《学校管理》,至今还让他印象深刻……
“我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不少是受益于成都七中。”对此,王志坚并不讳言。
1998年,王志坚被任命为成都七中校长时,已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
七中是一个实现教育理想的新舞台。
这个舞台上,有一支在成都口碑极好的教师队伍。
在王志坚看来,“这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又前进了一步”。毕竟,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给学生创设最适宜教育的重要前提。
但是,越优秀的教师,就越可能有个性。
2003年评职称,一位老师就因为自己的“个性”引起了争议。她爱打扮,会穿着吊带衫在学校里走来走去;她飞扬,曾经因为说话“太具杀伤力”,被工作的团队抛弃;她工作方式独特,每晚都会和一个学生谈话;她常劝诫学生要遵守一些生活的法则,告诉女生为什么选择“迟到的‘性福”……
面对非议,王志坚坚持:“她是一个有争议的教师,但她也是一个好老师。最关键的是,学生喜欢她。”最终,在工作的第10个年头,这位教师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对这些有个性的教师,王志坚说,保护他们的个性,就是保护七中的活力。让教师千人一面地工作,无疑是在抹杀教师内心的灵性。
对教师个性的包容,既有王志坚性格的原因,更由于他的管理理念———要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出色地发展、体面地生活。如果教师的个性被抹杀,他又怎么会愉快地工作呢?
这种包容,意味着要给不同层次的教师留下实现理想的自主空间。
王志坚上任不久,一位骨干教师气呼呼地找到他,提出辞职。
“我做了11年的班主任,还指导学生在国际生物奥赛上获得了铜牌,为什么不能评上高级职称?”尽管这是上一任校领导的决定,可老师还是把气撒到了王志坚的头上。
王志坚理解教师的心,他没有生气,而是帮老师进行分析:
“虽然你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了成绩,但教师的优秀和高尚,并不完全表现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他能腾出多少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创造。”
“一位教师有了眼界,才会有境界;有了好的思路,才会有出路;有了实力,才会有魅力;有了作为,才会有地位。”
不久,学校有到美国、台湾地区考察学习的机会,王志坚都派出了这位骨干教师。
视野的开阔,逐步让这位教师发现了差距,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两年后,他所教的学生获得了国际生物奥赛的金牌,实现了自己国际奥赛金牌“零”的突破。得到大家认可的他,随后也评上了高级职称。
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能有所追求、有所理想———在王志坚管理理念的背后,是他对“教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的深刻理解。学校要有特色,就要允许教师有个性,学生有特长。没有了个性教师,给学生创设最适宜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唤醒学生的独特
选修课和活动课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
成都七中是当地的名校,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课程改革。
王志坚到七中,面临着一个新的抉择: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选修课和活动课是否需要“真抓实干”?面对新的形势,选修课和活动课是否需要改革?
当时,七中按教师的能力来开设选修课和活动课,学生的需要考虑得少一些。
可王志坚认为,“学校的工作应该是一切以育人为中心,课程改革也必须为这一中心服务”。他建议,能不能从“教师能开的课”改成“学生需要的课”?
有些老师不同意:学生需要的课,教师不一定能教啊!
“教师可以去学习,也可以是学校从外面聘请教师。”在王志坚看来,这不是问题,关键是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最适宜的土壤。
这一想法得到了七中领导班子的赞同。如今,七中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加起来近80门,涵盖了语文、物理、心理、音乐、法律、国学等多个方面———它们如同潺潺小溪,在七中汇成了一条思想的大河。沉浸于这条河流的学生,在选择选修课和活动课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童一,在进入成都七中的时候,被大家看作是一个有点“另类”的女孩:老師在台上讲,她在下面忙自己的;有时迟到,有时还不来上课。这样的学生,成绩自然不是最拔尖。
不过,童一也有自己的特色:她喜欢自然的东西,喜欢养田螺、蚯蚓、小鸡、小鸭;对山水草木、花鸟鱼虫,她可以一个人默默地看上几个钟头。
因为这,童一在高一时就加入了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高二,她向生物兴趣小组的组长文宗老师提出,自己想去参加生物奥赛。可文宗认为,童一的成绩不是特别拔尖,参加奥赛难度挺大,就委婉地拒绝了她。
这可让教语文的文仲瑾老师着了急。他多次找到文宗老师,力荐童一。理由简单,但字字千钧:童一的作文《对待科学技术的两种不同态度》,讲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很能显示她辩证思维的能力;在《一瓶揭开了盖子的矿泉水》作文中,童一想象出一些灰尘落入瓶中,繁衍出一个微生物世界,有国王、大臣和市民,这又显现出了她的创新思维……而且,童一喜爱生物,在生物兴趣小组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动手能力。
在文仲瑾看来,教师应该是站在学生未来专业摇篮边的人。而各种活动课和选修课,正是让教师看出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一位教师,应该有能力去看清楚学生当中未来的“设计师”、“飞行家”和“工程师”。
最终,文宗答应辅导童一参加奥赛。
那次比赛,童一“过五关斩六将”,夺得了国际生物奥赛的金牌,这也是四川省国际生物奥赛的第一块金牌。
更重要的是,童一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高中毕业,她进入了北京大学,继续学习生物。
“我们的课外活动,一定要唤醒学生的独特。”王志坚不止一次强调,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是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研究者,只有在有趣、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学生才会真正地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这种丰富的教育世界,才是完整而不残缺的世界;这种多彩的教育生活,才是为学生奠定心灵基石的生活。
渐渐地,七中人达成了共识:多一种活动课,或多一门选修课,学生就多了一个成长的渠道。而且,七中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大多带有研究的性质。毕竟,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学校一定要提供最充分的条件,让学生在多种尝试中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学生的高度源于教师思考的深度
在成都七中,一直有教师做科研的传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成都七中形成的“三体”教育思想“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成了教师做科研的指导思想。
在这个基础上,王志坚提炼出了“三体”教育思想的精髓———“以人为本”和“重在发展”: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学校的教育,对于不同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应该为他们创设发展的自主空间。
为这,成都七中一直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
“我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王志坚说,这不仅是七中对学科改革的要求,更是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
1999年,到七中不久,语文教师石峰就接到了科研任务:“语文拓展阅读”。
这个课题计划,把一周五节语文课中的三节,用于处理教材;另外两节课,用来进行拓展阅读。
刚接到任务,石峰不愿意:“我刚到七中,一届学生还没有教满。现在就让我做科研,搞砸了怎么办?”
其实,他心里还有别的担心:用于教材的课时少了,高考考砸了怎么办?这可担待不起。
语文教研组组长看出了石峰的心思,安慰他:“我是组长,我支持你,你怕什么?如果有问题,我到校长那里说。”
接下课题,石峰面临两个方面的难题:如何把五节课的教材压缩到三节课的时间里?如何上好既沒有教材、也没有现成教法的拓展阅读课?
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师思考、做科研的过程。
石峰对原有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重要的篇目详细讲解,而对一些容易理解的篇目,就着重处理有特色的地方;有些篇目,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
对拓展阅读,石峰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后挑选文章。然后,他再对这些文章进行精选。一次选4到6篇文章,作为拓展阅读的篇目。
刚开始,学生并不支持。
“阅读这些有什么用?对高考帮助不大,还浪费课时。”
“语文课有什么好讲的,照着教参背就可以了。”
学生的怀疑,对石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智力生活的境界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知识渊博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毕竟,学生的高度最终取决于教师思想的深度。
与日常教学的备课相比,准备拓展阅读课让石峰更加辛苦:每篇文章必须弄懂、弄透,这样,才与学生有交流的基础。同时,还要阅读大量的与推荐篇目相关的文章,以扩大知识面。
逐渐,拓展阅读课上精彩的文章开始吸引住学生:“每周我们都盼望着这两节课。”
更让学生喜欢的,是拓展阅读课没有教参,没有标准答案,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理解、自由发言。在阅读和争论中,学生不需要去重复他人的思想,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石峰决定,拓展课上的文章,不预习,直接拿到课堂上进行学习。
“我们教师往往把学生想得过于简单。”在石峰看来,一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被调动起来,产生的力量将是令人吃惊的。
一次,石峰采用了同学推荐的魏尔伦的《月光》。这是一篇非常晦涩的文章。
有同学说:“石老师,这篇文章我读不懂。”
“我也读不懂。但我相信,班上有同学能把它读懂。”
不出石峰所料,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又都从他人的想法中获得启迪。
下课时,石峰诚恳地说:“这篇文章我不懂,但很多同学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他们是我们共同的老师!”
一年下来,石峰带的班比对比班多读了20多万字的文章。高考时,这个班也交出了最好的答卷。
如今,已是学校研修室主任的石峰,仍然感激当初压到自己身上的这个课题,“没有这一宝贵的经历,就没有我今天在语文教学上的成熟”。
像石峰老师一样,成都七中的很多教师,都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他们努力地把知识变成能触动学生思想和情感的东西,努力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索。在他们看来,“内驱力”是一粒种子,有了它,学生才能向着不同的个性特长、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同的发展层次,最大程度地充分发展。
用平常的心做杰出的人
教师应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在成都七中,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如何把这一共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这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在规划班级发展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去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
2004年,班主任黄明勇老师接手了新班。
班上一位叫赵越(化名)的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竞选班长时,激情洋溢、表现出很强优越感的他,顺利当选。
面对这种优生,黄明勇并没有一味地鼓励和放任。因为,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他,“一些学生会因为自己能力强而自我膨胀”。
于是,他和赵越的第一次谈话,多少带着些“泼冷水”的味道:“你这次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要知道,班上很多同学能力都挺强。”
在随后的日子里,黄明勇静静地观察赵越。
与那个年龄段的优秀学生一样,赵越成绩好、能力强,可也避免不了骄傲、浮躁、少顾忌的缺点。
高一时,赵越上课爱接话茬儿。尽管黄明勇是喜欢学生接茬儿的人,但是,赵越接茬儿时,表现出“我很了不起”的神情,却让他心生警惕。
一次,班级参加校园排球赛,赵越任拉拉队长。黄明勇注意到,对方输了球的时候,赵越带头喝起了倒彩。
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在黄明勇那里,却成为必须关注的重点:“很多家长与学生都认为,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就是优秀学生。但我认为,优秀学生的关键是‘德行。”
于是,黄明勇准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校园文化:水》。
他告诉学生,七中校园内的“墨池”,源于西汉学者扬雄的洗墨池。
扬雄与人曾有一段对话:“或问:‘进?曰:‘水。曰:‘为其不舍昼夜与?曰:‘有是哉!满而后渐者,其水乎!”
“满而后渐,正是水的本质。”黄明勇说,这是提醒大家,在有了足够的道德和学识积累之后,才有渐进的可能。
“如何才能有足够的积累呢?这要求我们像水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点,做到‘海纳百川。这就是我们七中的‘低位文化啊!”
黄明勇带着学生来到校门口,那里,七中的老校牌掩映在草丛里,不张扬,不炫目。
“七中是名校,但它决不炫耀自己。我们作为七中人,也应该是这样稳重、踏实和谦逊。”黄明勇强调,七中先要把学生培养成杰出的人,再把他培养成普通的人。七中人应该学会用平常的心去做杰出的人。
自始至终,黄明勇老师沒有一句训教、没有一丝指责。他的教育,脱离了简单繁琐的误区,不再只是围绕学生具体的不当行为做文章,而是用巧妙的方式,去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用自己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教育活动变成了一种道德审美体验,从而产生出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
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赵越逐渐成熟。课堂上,他仍然接茬儿,却沉稳而大气;2007年,他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却拒绝了媒体的所有采访。到学校去办手续,同学们正准备高考,他特地打电话给黄明勇老师:“我到学校去,会不会影响同学复习?”接到这个电话,黄明勇很感动,能替别人着想的孩子是真正有了一颗“平常心”的孩子啊!
事实上,给学生最适宜的教育,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学会去面对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必须学会用人生的大标杆、而不是用成绩的小标杆去衡量学生。他们得时刻提醒自己: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科和思维方面的教育,更包括情感与品质方面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一种闪耀迷人光彩的有灵魂的教育。
直指学生心灵的成长
学生的个性成长,必须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
从普通教师到校长,丰富的教育经验告诉王志坚,学校必须尊重教师的创新,这不仅是管理理念,更是为学生创设最适宜教育的重要内容。
因为,只有校长把每位教师当作“唯一的存在”,教师才会把学生看作“独特的这一个”。
1998年,王志坚刚到成都七中,心理健康教师陈艳萍就找到了他:
“校长,能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抓起来?”
当时,与很多学校一样,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像是一个点缀,陈艳萍只能以心理教师的身份做少先队方面的工作。
专业得不到施展,苦闷的陈艳萍找到王志坚,寻求支持。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陈艳萍先后在学校里举办了“心理健康宣传周”、“百名专家进教室”、“心理健康兴趣班”等活动。
两年过去,王志坚主动找到陈艳萍:“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于零碎,没有系统,也缺乏载体。能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一的必修课呢?”
适度的压力,往往会让教师的创新爆发出激情。
刚开始,陈艳萍模仿其他老师,采用常规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心理学的知识点:什么叫心理学?心理学的特色是什么?
很快,陈艳萍发现这是一个误区。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应是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去调节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逐步地,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始从常规教学方式走向小组协作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活动和小组讨论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2002年12月,成都七中举办一年一度的教育讨论会,它是对学校一年来教育科研成果的检阅。在王志坚的推荐下,陈艳萍有了对外献课的机会。
“这既是鼓励,又是前进的动力。”按教育讨论会的规定,每位教师都要围绕当年的主题写一篇论文,每位教师都要给同事献一节课。其中,学校又会选择一些教师在讨论会上对外献课,让校内外的教师一起听课点评。这样的机会,是七中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机制之一。
准备献课的过程是艰难的。教案先后修改了九次,陈艳萍还偷偷哭了两次鼻子。
献课下来,陈艳萍感觉很好:课堂用三个小品引入主题,接着是学生讨论,体验式的教学凸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色。
但她不知道,课后收集反馈,一些老教师并不赞同她的教法:“这上的什么课啊?一节课下来,好像什么都没讲!”
“心理健康教育与别的课不同,我们应该允许创新。”王志坚常说,保护教师的创新,就是尊重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对于教师的创新,我们不要挑剔,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
在宽松、包容的氛围中,陈艳萍的小组协作教学模式日益成熟。
四年后,陈艳萍在教育讨论会上的又一次献课,博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那是一节主题为“创造更棒的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陈艳萍先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学生当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够相信自己”、“不够爱自己”、“不够尊重自己”的情况。
如何改变这些不良的情绪?陈艳萍巧妙地设计了两个体验式活动。
她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个自己最有感觉的物品,描绘它的特色。然后,请另一位学生对着他,将这些特色大声地念出来。
生2:(对着生1,赞美地,大声地)你是有生命的,可以伴我行走;你是特别阳光的,可以照亮每一天、温暖每一刻;你是万能的,可以满足我的任何愿望……
生1闭着眼睛,静静地倾听。
这里,蕴含着一个心理学原理:对所选物品的评价,往往是学生内心对自己评价的一个折射。通过这个活动,陈艳萍想让学生从内心里发出对自己肯定的声音。
陈问生1:心里感觉怎么样?
生1:(微笑)很快乐。
陈:你愿意把主语换成“我”,再大声地念一次吗?
生1:我是有生命的,可以伴你行走;我是特别阳光的,可以照亮每一天、温暖每一刻;我是万能的,可以满足你的任何愿望……
(生1的声音越来越大)
陈:能说说现在的感觉吗?
生1:(大声地)很满足,充满自信。
在帮助学生肯定自己后,陈艳萍用第二个活动去强化这一感受。她让学生画一幅画,来对自己做一个隐喻。
生3:(展示画的四叶草)我是一片四叶草,要带给自己幸福,带给所有人快乐。
生4:(展示画的太阳)我是太阳,我要用我的阳光温暖我生存的这一片大地。我以前一直忽略自己,我以为别人快乐我也快乐……
(生4开始哽咽)
可是我始终没有想到我自己,今天我做到了,我坚信自己是最棒的!
(生4的眼泪流了下来)
这是一堂直指学生心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这堂课上,学生认识了一个隐藏在心里、平常却没发现的“自己”———这是学生赋予自己自信、自尊、自强的开始。
“学生的个性成长,必须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在王志坚看来,这正是成都七中開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意义所在。说到底,学生的成长是心灵的成长。
六年的时间,陈艳萍从“零”开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得风生水起。她的创新,也开始被其他教师所认可。就在这节献课后,两名班主任找到陈艳萍:“你给我们班的学生也上一次这节课吧!”
“成都七中的老师总是不愿意重复自己。”这是其他学校对成都七中的评价,也是让王志坚最感欣慰的一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七中领导班子为教师创设足够自主空间的努力,也是老师“求新求变”愿望的不断强化。正因如此,百年七中,才能历久弥新。
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
成都七中校园不大,主体建筑除了教学楼,便只有一幢科技楼与艺术楼。
这两幢楼,表明了七中的育人态度:“科技需要创新,艺术培养品位。七中的学生,应该是既有创新能力、又有人生品位的人。”
2000年,斥资千万的艺术楼刚动工,音乐教师舒承智就把一纸规划递给了校长王志坚,要求把艺术楼的一整层交给他上音乐课,以进行教学改革。
“我计划把音乐欣赏课改成音乐活动课。”当时,舒承智心里并没有底。毕竟,为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单独划出一层楼来,实在不多见。
出乎他的意料,规划很快通过:艺术楼的第五层,共九间教室,全部用于音乐艺术教学。
“音乐是生活中的太阳。”王志坚这样解释学校的动机,正如没有音乐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一样,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但是,过去的音乐课,大都是音乐欣赏课,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同时,一些学生对欣赏音乐并不感兴趣。这样的音乐课,无疑和成都七中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大相径庭。
舒承智的教学改革,在对学生的爱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师资情况,开设了五门活动课:键盘音乐、弦乐(小提琴)、管乐、合唱与声乐、音乐欣赏。
上音乐课时,两个教学行政班分成五个小班,同时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为了解决师资的不足,七中还从校外聘请了四位音乐老师。
在音乐活动课上,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而且能学到一定的表演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摆脱了僵化,而音乐艺术之美,却随着学生的参与渗透进他们的心灵。
一位学习小提琴的学生说:“自己没有什么基础,一学期下来,也只有演奏‘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水平。但每次学习,总是让我沉醉其中,暂时忘记周围的嘈杂,让内心的烦躁平静下来。”
选择声乐的学生,认为“音乐给自己带来了美好”,“拥有音乐,就是一种快乐”。
这样的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艺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样的教育,在传递着有形和无形知识的同时,培养着学生发现并感受美的健全的灵魂;这样的教育,是抵达学生内心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人生至美的风景。
在高考的压力下,七中对功利性不强的音乐艺术课的改革,显得难能可贵。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
六月的七中,绿阴匝地。
走在校园里,轻柔的古典音乐,静静地弥漫在空中。
校园里的学生,随着音乐,或读书,或聊天,或活动,多了一种沉静,少了一分浮躁。
王志坚说,步入第二个百年的七中,正努力把促进认识的教育、促进道德的教育以及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融合起来。七中人希望,七中的学生,不仅精神和力量和谐,而且能在获得最适宜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王志坚同志现任成都七中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