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春节团圆不该是奢望

2007-03-16 08:35童大焕
新民周刊 2007年3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票价团圆

童大焕

连日来,有关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的消息让一些农民工奔走相告。铁道部人士说,票价不上浮将使铁路部门春运期间少收票款2亿多元。而对不少农民工而言,每张春运票大约可以省一百多元,于个人,一个来回,可省二三百元。对有钱人来说,这点钱也许只是一包烟、半瓶酒,但对于不少农民工来说,也许就是半个月工钱、一家老小全部的过年费用,甚至有可能决定其春节阖家团圆的愿望能否实现。

春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一年之内,盼团圆之心唯此时最甚。可以说,四海之内,天下华人人同此心。春运票价不上浮,无疑使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离回家团聚的梦想更近一步。然而,还是会有不少农民工,或者因为收入微薄,或者因为没有及时拿到工钱等原因而无法及时踏上回家团聚的路,甚至有一些人,背井离乡,三年五载都没有回过家了。日前,一篇题为“广州,十万摩的司机的去与留”报道中的主人公李海军就是这样一个长年流落异乡的游子。38岁的他已经三年没有见过老婆和儿子了,“恐怖”的春运和上涨的火车票价让他很难下定决心回河南老家看一看。即便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春节,他也和两个老乡留守在城中村的出租屋中,经年累月没有性生活,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内,三个成年男人唯一的娱乐是看电视。三块钱一包的“羊城”是他唯一的“奢侈”享受。打工赚的钱让他在老家娶了老婆,盖了三间房。他说这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他这话说得何其平静,让我觉得“男人”这个词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2007年元旦的太阳升起时,摩托车已经和广州城说再见了。李海军也离开了这座城市,他去了深圳,和一起光屁股长大的朋友合伙开始开集装箱运输卡车。从两个轮子到很多个轮子,李海军显得信心十足:“等我赚够了钱,就回老家做生意去。到时候我发达了,你再来采访我啊!”他让我不由想起鲁迅先生的话:“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我觉得,那是一尊足以代表普通劳动者的雕像,它透着耐苦、坚韧的精神。

然而,坚硬只是他们的外表,他们的内心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平实而柔软,“也有老母亲,也有心上人,也有离别恨,也有生死情”。但是,时空的阻隔,经济的窘迫,工作的繁忙,使其中许多人享受不到平常人享受得到的天伦之乐。你看他们经年累月,除了劳作就是劳作,除了奉献还是奉献。连春节的阖家团圆,这样一个最低限度的人道、人性、人情之需,他们中不少人依旧无法享受。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和他们类似遭遇的,还有贫寒学子,等等。然而,贫寒学子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比如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贫寒学子中有三成人为省钱过年不回家。有不少媒体和娱乐界知名人士,年年都在为贫寒学子呼吁、捐款,也有相关的学校和机构,共同帮助他们圆一个春节回家的梦。今年,北大校方已拨出30万元专款,为贫困新生发放“春节红包”。即将回家的150名贫困新生将每人得到200元钱的车票补贴,此外不回家的贫困新生也享有同样待遇。等等。

但是,没有人统计过,每年回不了家的农民工兄弟姐妹有多少,更少有人为他们的团圆奔走呼吁四处募捐。但我相信他们的人数比回不了家的贫困学子更多,他们也比贫困学子有更多的羁绊:家庭的负担,工作的责任。而他们中的不少人,作为家庭的支柱和主心骨,比一般人更需要这样的团聚机会。不仅是个人的情感需要,而且是家庭的需要,教育子女的需要。

我希望媒体和城市中产阶层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行动起来。一方面呼吁制度的完善,但不能什么都寄望于制度完善,而要积极行动。媒体的关注,本身就是力量,由此而深入,农民工的欠薪问题,休息权问题,收入过低问题,亲情沟通与子女教育等等问题,都可能随着这个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同时,社会各界也可以对他们及时伸出援手,从一点一滴的个案开始,汇成百川归海的力量。而铁路部门,作为“只此一家”的垄断性的行业,春运不涨价虽是一种良性回归,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对于票价优惠措施,能否不仅只对于大学生,是否还能对困难的农民工实施票价优惠政策?这些看似超现实,实际上都应当认真地加以研究。

这里还要说一说中产阶层。要求为你居住小区的保安和保洁工捐款让他们春节家人团聚,也许不那么现实。但现在不少中产阶层,家里常年雇个保姆,却不妨学一学我的一位朋友,他家的保姆过年不能回家,于是他主动出钱让对方的孩子到城里他们家一起过年。所谓中产,不仅仅代表一种经济能力,更代表一种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是人中之君子。人之常情的东西,往往比道德、法律都有更为永恒、持久的力量,水滴石穿,维系着人间的和谐与真、善、美。

(作者系北京资深评论员,杂文家)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票价团圆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巧算票价
团圆中秋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 乾羽:房产依赖背后是中产阶层的“被中产”
用替换法求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