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辽宁省丹东市的傅国庆、俞洁夫妇因生活所迫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给了别人。为了一个口头承诺,23年来,他们与女儿“对面相逢不相识”。可当得知女儿的养父病重时,他们却挺身而出,在保守着“秘密”的同时,与女儿一道回报女儿养父母的养育恩情……
良心不能讲价,近在咫尺也要兑现诺言
1968年8月,高中刚毕业的俞洁和7名同学乘坐一辆贴满了“上山下乡光荣”标语的卡车来到了辽宁省凤城县红旗乡炮子营村,开始了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农村生活。
一个城市女孩,远离了亲人和她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这穷乡僻壤,寂寞和孤单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时候,青年点的男知青傅国庆闯进了她的生活。傅国庆也是从丹东下乡的知青,他长得高大英俊,常常帮俞洁干活,逗她开心。渐渐地,俞洁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个大男孩。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爱情”二字讳莫如深。两个人只是天天相互惦记着,干活时相互帮助着。
1975年6月的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与俞洁住在一起的女知青何小云患病住院了。空荡荡的屋子里只剩下俞洁。窗外,伴着一道道闪电,一声声脆雷似乎就在房前屋后炸响。俞洁害怕极了,她多么想让傅国庆来陪陪她呀!正当她吓得蜷缩在床上瑟瑟发抖时,傅国庆突然来了,俞洁感动得泪水直流,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那一夜后,过了一些日子,俞洁就感到浑身没劲儿,还有要呕吐的感觉,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怀孕了。
未婚先孕在当时无疑是一件极丑的事,足以使当事人陷于灭顶之灾。为了补救,上工之前,俞洁偷偷地用宽宽的纱布带子勒紧自己的肚子,然后疯狂地干活。但是,这个孩子的生命力实在是太顽强了。没有办法,她只好躲在一个好心的邻居家偷偷地哭,傅国庆知道后也吓傻了。
恰逢这时,组织上安排傅国庆去当兵。傅国庆离开农村去部队时,俞洁谎称母亲有病,悄悄住进了傅国庆家等待分娩。1976年3月6日早上4点,俞洁经过几个小时的疼痛后,女儿扬着一张粉红色的小脸来到了人间。
在那个年代,知青成婚就意味着永远要“扎根”农村了,更何况是“未婚先孕”。只有将孩子送人,他们才能有回城的机会,才能从世俗的重压下获得解脱;也只有不要这个孩子,才能保有清白的历史。婆家商议后,决定将生下的孩子送人。
收养人叫刘德福,是一家百货公司的科长,当时40多岁,因夫妻二人不能生育,才决定抱养这个孩子。他当时紧紧地将孩子抱在怀里对俞洁说:“我们夫妻俩一定会善待你的女儿,但请你也为这件事保守秘密,我们把孩子一带走,今后我们就是她的亲生父母,行吗?”
俞洁痛苦而无奈地点了点头说:“行,我答应你!”她泪流满面地看着女儿被抱走了。
1978年12月,俞洁返城后被分配到丹东某仪表公司卫生所作了一名护士。第二年,当了3年兵的傅国庆从部队复员,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礼的当晚,俞洁对傅国庆说:“我们俩成家了,我多么想把我们的女儿接回来啊!”傅国庆也眼睛红红地说:“我们的女儿也不知长成什么样了。”
当年插队的炮子营村距离丹东只有100多里。有人劝说俞洁找到刘家人后,多给刘家一些经济补偿,把女儿领回来。可傅国庆坚决不同意,他悲怆地说:“良心是不能讲价钱的啊!自己骨肉团聚,就是对孩子养父母的伤害。做人要守信,咱不能抢了人家的心头肉啊!”
是啊,“良心不能讲价”,这句话就像浇铸在了傅国庆和俞洁的心中。
女儿近在咫尺,亲生父母却不能相认。为了许下的诺言,俞洁和傅国庆在亲情和信义的矛盾中挣扎着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诚信不能动摇,守口如瓶忍受亲情煎熬
思念与日俱增,直到1980年2月14日,他们的儿子呱呱坠地,也并未冲淡夫妻二人对自己女儿的思念。每年春节吃团圆饭时,他们从来都不会忘记在饭桌上多添一副碗筷给女儿。在街上只要看到和女儿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时,俞洁眼晴都会直勾勾地盯着人家孩子,恨不能一眼从人海中认出哪一个是自己的女儿。
实在难以忍受想念女儿的痛苦,1980年10月的一天,俞洁和傅国庆悄悄来到了当年插队的炮子营村。他们没有直接进入女儿的养父母家,而是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先向邻居打听女儿的情况。邻居介绍说,孩子被取名叫刘巧珍,小巧珍到了刘家后,便成为刘氏夫妇的掌上明珠,备受疼爱。刘家两口子都很善良,小巧珍在刘家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
听到这些,俞洁和傅国庆放心了,只要孩子幸福就行。他们放弃了见一见女儿的想法,天黑之前,两个人匆匆离开了炮子营村。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81年春节前的一天,俞洁在菜市场购置年货时,从一个炮子营村来的卖菜人嘴里听说,小巧珍的养母不幸去世了。
俞洁心里咯噔一下,她抑制着难过的情绪,禁不住打听巧珍的情况。卖菜人滔滔不绝地说:“刘德福两口子对巧珍真是好啊,他妻子临终前,把自己的姐姐叫到身边说,如果自己死了,要姐姐一定把巧珍拉扯成人,直到姐姐点头,她才放心地闭上眼睛去了。老刘在痛失爱妻之后,带着5岁的巧珍生活,真是又做爹来又做妈,从不让巧珍受到半点委屈……”
俞洁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丈夫。第二天是除夕,这天傍晚,听着外面不时传来的爆竹声,俞洁和傅国庆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想,现在如果刘德福带着女儿生活困难就干脆把孩子接回来吧。主意拿定后,他们连夜打车来到了炮子营村。这个时候,快到晚上家家户户吃饺子的时间,两人来到刘德福家门口,发现外屋的灯光仍然亮着,还不时传来一阵“得得得”的声音。他们推门一看,眼泪不禁流了下来——原来养父为了让女儿在春节能穿上新衣服,一个大老爷们儿竟手抓着花布衣料踩起了缝纫机。
一见他们进来,刘德福一阵慌张,随后尴尬地招呼两个人坐下吃饺子。这时候,小巧珍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进来了,她看见家里来了生人,怯生生地依偎在养父的身旁。看到父女俩相依为命的样子,俞洁和傅国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了……
又是十多年过去了,俞洁和傅国庆打听到刘巧珍在一家百货广场卖鞋,夫妇二人就三天两头往百货广场跑,买这买那,其实就是想多看女儿几眼。女儿已经变成窈窕淑女了,那面部特征和傅国庆一般无二。他们每次去看女儿回来时都会偷偷流下眼泪。
爱心赋予诚信,大义夫妇义举感动八方
1999年初春,傅国庆的三弟又带回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刘巧珍的养父刘德福身患脑血栓躺在家里了,刘巧珍白天在百货广场卖鞋,下班之后既要照顾生病的养父,还要照顾年迈的大姨孙之秀,生活苦着呢!
听着三弟的讲述,傅国庆含着眼泪半天说不出话来。晚上,他们夫妇二人一宿没合眼。第二天,他们召开了有兄弟姊妹参加的家庭会议,傅国庆说:“做人要重信守诺,不能失信于人。可是女儿家现在遇到危难,是该我们站出来的时候了。”兄弟姊妹们纷纷表示赞同。
第二天一大早,傅国庆拉着妻子、三弟和五小姨子来到了百货广场。三弟和五小姨子找到了女儿楼层的王经理,向她诉说了事情的始末。王经理深受感动,她把刘巧珍叫到了办公室,问:“你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刘巧珍问:“什么身世?”王经理说:“你不是你父母亲生的。”刘巧珍一听愣住了,但她怎么也不肯相信。王经理便向她说了事情的经过,并把她带到了楼下。
这时,傅国庆夫妇迎面走了过来,刘巧珍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父亲,因为两人实在太像了。天天想和亲生女儿相认的傅国庆此时却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俞洁却还没等女儿站稳,就一下子冲上去紧紧抱住女儿,用颤抖的声音说了句:“孩子,让你受苦了!”话音刚落,便放声大哭起来。
一家人骨肉相聚的幸福泪水尽情流淌着。
随后,平静下来的刘巧珍对亲生父母说:“我不想让养父和大姨知道我认了你们,我怕伤他老人家的心。”
多么善良的女儿啊,傅国庆早已是泪流满面。
巧珍养父的病很重,一天24小时都离不开人。傅国庆认为这样会把女儿的身体熬坏的。于是,他便请来了三弟及五个妹夫轮流接替刘巧珍伺候刘德福,并向刘德福谎称他们是他女儿同学的“家长”。他们每个人都毫无怨言地为刘德福翻身、擦身、剪指甲、接屎、端尿……
2001年6月,刘德福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养父去世后,刘巧珍的亲生父母领着她回到了家,指着一个房间,说:“这个房间一直是留给你的,你平时还住在大姨家,这边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我们会和你一起照顾你大姨的。”
从那以后,俞洁夫妻总爱往巧珍的大姨孙之秀家跑,今天给老人送几件衣物,明天给老人送点好吃的,有时还把老人接到自己家小住几天,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
2004年春节前,孙之秀突然病倒了,这可急坏了俞洁一家人。他们把医生请到家里给老人看病输液,整整半个多月的时间,俞洁母女日夜守候在老人身边,喂水喂药,观察病情。
老人还不知道傅国庆和俞洁就是巧珍的亲生父母,巧珍怕她多想伤心,傅国庆和俞洁就按巧珍的心愿守口如瓶,笑眯眯地对她称是巧珍好同学的家长,只有孙之秀老人蒙在鼓里。四里八乡的人听说这件事后,都为之感动,纷纷前来看望这位晚年得福的孤寡老人和深明大义、善良诚信的俞洁夫妇。
2006年3月11日,俞洁夫妇在一家酒楼定了3桌酒席,为孙之秀老人庆祝80岁大寿。席间,傅国庆的兄弟姊妹们纷纷向老人祝福,小孩们还为老人表演了节目。孙之秀流着眼泪激动地说:“我一个孤老婆子活到现在,有这么多的人为我祝寿,我这一辈子活得值了,值了……”
这时,巧珍悄悄告诉亲生父母,她要一直保守秘密,让老人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傅国庆和俞洁也为女儿的知恩图报所感动,他们表示将永远支持女儿,并保守这个善意的“秘密”。就这样,这个曾经饱受骨肉分离煎熬的家庭,用感天动地的诚信和善良,让这个“重组”的临时家庭充满着最温馨真挚的感情和爱心,也尽情地享受着他们用人间真情赢来的天伦之乐。
(文中的人名为化名。本文严禁上网、转载。)
责编/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