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摆不平的雅虎中国是只“兔子”

2006-12-29 00:00:00陆振华
中国新时代 2006年1期


  “往上十几层啊,你这不就是基层吗?没办法跟他平等对话。我就跟以前的微软中国总经理一样的结局。”失望至极的周鸿祎似乎只能选择辞职
  
  “我只是想说,周总在雅虎为什么过得很不愉快,那个阶段雅虎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12月16日晚,一位非常接近雅虎中国前任总裁周鸿祎的知情人士J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周本人现在并不在国内,不方便亲自接受采访;而选择此时安排J接受采访,也是认为“有必要说些话”了。
  
  “兔子”患了“大象的病”
  
  雅虎公司于2004年3月22日宣布,任命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
  周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文化和战略上对雅虎中国和3721进行整合。“雅虎是‘大象’,但雅虎中国还是‘兔子’。在这一点上,雅虎中国和以前的3721一样,都是创业型企业。”
  按照周鸿祎的说法,自己进入时的情形就是,“我们是伞兵,我们的使命是被包围”。据说,周接手雅虎中国时,团队只有40个人,且每项业务都排在第五名之后;而且当时员工的士气不是很高,大家工作也没有激情;“迟到早退”,过早地笼罩了这个外资小公司。
  “如果小公司还速度慢又官僚,根本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因此周总雷厉风行地推行创业文化,强调大家要激情、速度、专注。”J说。周鸿祎曾形象地对员工说,“我们现在坐在一架不太大的飞机上,飞机马上要起飞去赶上前面的飞机,大家务必系好安全带,因为路上可能会很颠簸。咱们谁也没有降落伞,掉下去就没救了!”
  既然没有降落伞,那就要站在一起,为了融合新团队,周付出了两颗门牙的代价。
  在2003年,周将原雅虎和3721的数百名员工,一起拉到海南三亚做了一周的团队活动。活动中,周鸿一和原雅虎的员工一起喝酒,据说不是一般地喝,而是“一醉方休”地喝。结果最后自己喝醉了,不知怎么掉进游泳池磕掉了两颗门牙。
  而早被风险投资商视为“个性鲜明的‘bad boy’”的周,在公司行政上也不顾繁文缛节,其雷厉风行的风格颇受争议。对于总部技术人员的官僚,周鸿祎竟让雅虎中国员工写邮件直接用“美国国骂”表示抗议。“周总是那种能指着别人鼻子批评人的人。”J说。
  早在谈判时,周是争取到了“绝对的中国公司人事权”的,但恰恰对于被认为具有根深蒂固的“大企业病”的财务、人事、法律等部门的高层,他没有直接的任免权利。
  崇尚有话直说的“野蛮人”周鸿祎,直接向总部要求“换班子”。而雅虎总部意外地对此表示完全支持,很快,一批与周的激情相配套的人员替代了原来“只承担监控角色而缺乏支持业务部门意识的人”。
  
  “愚蠢的特别条款”
  
  事情并不总是尽如人意。
  知情人士J说,实际上,2004年一些问题已经渐渐凸现出来了。做一搜,1G电邮扩容完全都是靠3721网络实名的收入支撑起来的。而周是创业型的人,如果要达到雅虎总部的业务衡量指标的话,只做3721的业务倒是完全可以达到。
  2005年9月,周鸿祎曾称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在中国一直是“赌徒的心态”:2003年以前放几十个人,凭着雅虎的品牌,就能够在中国“平趟”,结果是被边缘化;2003年以后虽然收购了3721,但还是赌徒心理,希望收购了3721之后,在中国又能挣钱、又能样样做第一。“这两年来没有给我们一分钱额外投入,就靠3721挣的钱维持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包括新业务。”他抱怨说。
  而在2004年3月,雅虎十周年庆典的时候,杨致远曾对媒体说,“我相信,现在是把重点放在中国,研究合伙和追加投资的潜力的最佳时机”,“对于雅虎中国,我们的投资远远不会止于金钱,……我们会进一步在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上,人员完善和市场经验方面予以投资和扶植”。
  但在周看来,雅虎全球似乎只对“利润考核指标”感兴趣。“2004年雅虎中国历史上盈利最好,但2005年的利润指标、收入指标全都DOUBLE(翻倍)了,还是没有给我钱。”
  于是,周鸿祎陷入了“非常非常矛盾的局面”,在技术上也不例外。
  J说,以前雅虎中国的很多业务服务器都在美国,不管产品出现任何问题,都要提交给美国工程师去解决;而美国的工程师支持的是全球,就算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可能都要拖上十几天。
  “2005年,这种矛盾就更大了。”J说。眼看着百度上市、Google进入中国,雅虎中国不想错过发展的机会,搜索部门希望能够得到1000万美元的市场费用投入,但却迟迟得不到批准。愤怒的周表示,如果今天不投这1000万美元,明年可能就要花10倍的代价,也无法赢得市场!
  “这也是因为最初那个愚蠢的特别条款导致的,如果雅虎美国投了钱进来,那么中国的收入利润提高了,就会有利于3721购买款的兑现。”J表示。
  所谓“愚蠢的特别条款”,其实由来已久。
  据雅虎中文网站资料,2003年11月21日,属于雅虎全球的雅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与3721网络软件有限公司签订购买协议,由雅虎香港购买3721。依据该协议,雅虎香港同意在未来两年内视具体条款向3721网络软件有限公司支付不超过大约1.2亿美元。
  J表示,在协议签订时,有一个非常愚蠢的条款,这个条款是:雅虎购买3721的1.2亿美元只是先付一部分,剩余部分则要和雅虎中国的收入利润挂钩。
  “这个条款的愚蠢在于,把雅虎中国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对立起来了。当时大家也没有特别意识到这个问题。”J说。这就不难理解,周入主后为什么那么看重业绩了。
  “周总和总部之间的矛盾,其实和所有跨国公司总部和分部之间的关系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周总的风格是创业者的风格,不是职业经理人,因此这种矛盾更加凸现。”J很理解周的苦衷。
  
  “仗已经打不下去了”
  
  2005年,周鸿祎明显感觉到,自己在雅虎是做不下去了。
  “我带了一支能干的团队,被困住了,要弹药没弹药、要人力没人力,2005年仗已经打不下去了。”他无奈地说:“门户还在效仿,白白地浪费战机、陷于内耗,到了年中我去意已决。”
  于是,周在“五一”期间去了美国,向杨致远提出辞职。值得玩味的是,雅虎中国寻找下一个合作伙伴的过程异常顺利。
  同是在5月初,马云把自己打算收购雅虎中国的想法告诉了杨致远。最终,雅虎董事长特里·塞缪尔对收购一锤定音,宣告了雅虎中国“周鸿一时代”的结束。
  周后来说,离开雅虎的根本原因是,“进入了官僚体系”,“往上十几层啊,你这不就是基层吗?没办法跟他平等对话。我就跟以前的微软中国总经理一样的结局。”
  7月8日,在雅虎中国西部夏令营的开营式上,周鸿一宣布将于8月31日辞职。几乎没有给自己留出点休整时间,9月1日,周就来到国际数据集团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担任投资合伙人。
  周鸿祎最近一次在媒体上说话,是在11月份,他说自己最理想的幸福状态是,“做自己爱做的事,不受外在约束,尤其是不为五斗米而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