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用细节抢占万尺高空

2006-12-29 00:00:00邢紫月
中国新时代 2006年3期


  “我们只要每个部分都比别人好一点就可以了,不需要好很多,只要好一点”
  
  “为什么选择国泰航空?因为我很喜欢在上飞机之前吃一碗他们的担担面。”公务繁忙,常常过着“空中飞人”生活的Richard如此告诉《中国新时代》记者。对此,国泰航空的理解是——“最贴心的服务,又怎能局限于万尺高空之上?“
  自美国人Roy C Farrell和澳大利亚人Sydney H de Kantzow于1946年在香港创立国泰航空公司,六十年来,这家航空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2006年1月,国泰航空被美国首屈一指的环球航空业刊物《Air Transport World》月刊推选为“2006年全球最佳航空公司”。该月刊指国泰航空“对安全标准、卓越技术及顾客服务的坚持,赢得同业的尊重及赞赏”。而在Skytrax2005的评选中,国泰航空也荣获了“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的称号。在最新公布的“世界旅游大奖”年度选举中,荣获“亚洲最佳航空公司”、“亚洲最佳商务客舱”及“全球最佳机上科技运用”三项大奖。
  不想错过蓬勃发展的内地航空市场,国泰航空于2003年底重返内地市场,先后开通了香港至北京、厦门、上海的航班。虽然与其他较早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航空公司相比,国泰航空的航点、班次数量并不占优势,但是凭借遍布全球的飞行网络,国泰协助香港成为环球航运与物流枢纽,并试图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发展中国内地市场。
  
  重回内地市场
  以香港为始发站,背靠中国大陆市场,国泰航空多年来不断进行巨额投资,以发展香港的航空业及提高香港作为航空枢纽的地位,致力于令国泰成为全球最受赞赏的航空公司。近年来,国泰重回内地市场,希望借此维护并加强香港作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航空枢纽地位。
  2003年底,国泰航空重开阔别13年的“北京—香港”航线。2005年重新调整夏季航班时间表后,国泰航空每周香港至北京的航班已经达到14班。同时,国泰航空一周有12班往返于香港与上海之间的货机,每周3班前往厦门的客运航班。
  对于未来在内地市场的发展策略,国泰航空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郭秋贤表示,根据中国内地市场自身的发展情况,国泰航空将稳扎稳打的一步一步推进。
  2004年,国泰航空入股国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乃是其重返内地市场后最受市场瞩目的动作。2004年12月15日,股份配售协议落实时,国泰航空为近10%的国航股份支付超过22亿港元现金,相当于其年中流动资金的20%,超出此前市场预计近一倍。虽然“门票”价格昂贵,但对于国泰的未来意义深远。目前,国泰航空与国航已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合作,双方已经可以代码共享,并且还有常旅客的合作计划。郭秋贤说:“代码共享对双方来说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有评论认为,国泰没有在重返蓬勃发展的大陆市场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此,郭秋贤不愿做评论。但是他表示,目前国泰重返内地市场时间还不长,能做到目前的状况还是不错的。“我们重回内地市场才两年,一开始的时候,香港至北京一周只有三班飞机,现在已经每天有两班了。市场是一步步培育增加的,我们要争取的不仅仅是去香港的客人,还要争取把香港作为中转站去世界各地的客人。”
  
  每个细节都好一点
  作为香港经营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先后获得多项国际及本地荣誉,并且业绩良好。国泰航空2004年营业额达到390.65亿港币,增幅为32.1%,公司纯利达到了44.17亿港币,大增239%,尽管受到国际油价连续上涨的冲击,2005年上半年,国泰航空的营业额仍达到230.88亿港币,盈利10.67亿港币。
  国泰航空的目标是让国泰成为全球最受赞赏的航空公司,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国泰要求自己在每个细节都比别人做得好一点。郭秋贤说:“我们只要每个部分都比别人做的好一点就可以了,不需要好很多,只要好一点。从每一个细节树立起国泰这个航空品牌。”
  在今年庆祝成立六十周年时,国泰航空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00架。此外,该机队更是被誉为现今全球最新、最年轻的机队之一,飞机的平均年龄只有7年。2005年12月,国泰又增添了16架先进的波音777—300ER广体长途客机,3架空中客车A330—300客机。郭秋贤表示:“国泰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家每个座位都有独立电视屏幕的航空公司,无论是一个小时的短途飞行,还是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在国泰航空北京代表处市场主管徐淼看来,正是在诸多硬件设施方面注重细节,才为国泰航空今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郭秋贤表示,乘坐国泰航空的飞机,乘客不用考虑安全这个问题,因为安全很有保障。“我们的飞机都是新的,飞行员、空服人员都受过很严格的培训。国泰会从每一个方面保证乘客的安全。”
  国泰航空还致力于提供发自内心的服务。“我们在飞机上的餐食是最好的,拿了很多奖。有客人曾经告诉我,国泰航空飞加拿大的航班是所有航空公司最好的,因为他可以在飞机上吃一碗煲仔饭。我们头等舱的米饭也是在飞机上现蒸出来的,而不是预先蒸好的。香港机场的担担面也非常有名,很多客人都非常喜欢吃。我们每天都在改进细节。”郭秋贤介绍说。
  为了达到“每个细节都比别人做得好一点”的目标,国泰航空注重发挥普通员工的智慧,每个员工都可以向公司提出自己的建议。徐淼介绍,有个空乘人员还因此而获得了奖励。那个空乘人员发现,当客人在飞机上购物后签单时,常常没有桌子签单,只好把单子放在腿上签。于是,她建议用一个塑料板垫着票据,以方便客人签单。这个建议虽小,却体现了国泰“服务发自内心”的企业文化。
  “作为一个国际级的航空公司,不能仅仅在单一的方面保持优势。我们需要在每个细节都比别人做得好一点。”郭秋贤说。
  
  刮掉货机油漆可省油
  航油价格对于航空业的盈利情况具有重大影响。在过去的2005年中,中国的航油价格连续四次上涨,从3月中旬的4190元/吨增至10月中旬的5710元/吨。
  对此,郭秋贤不愿谈及具体情况,但他表示,油价的上涨对于国泰的盈利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即使不考虑油价上涨这一因素,在航空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泰也需要开源节流,才能应对目前的发展形势。
  郭秋贤还介绍,国泰内部设有一个专门研究如何节省成本的委员会在做这件事情,而很多好的建议均由普通员工提出。徐淼介绍说:“我们的一个员工曾经建议刮掉货机上的油漆,这样飞机的重量就可以轻一些,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或者可以多装一些货。”
  郭秋贤指出,节省燃油还有一个办法——缩短航道。“这件事应该由政府协助航空公司来做。”2005年11月,国泰航空表示,支持亚太航空公司协会的决议,呼吁政府采取省油行动。第49届亚太航协总裁年会主席兼国泰航空行政总裁陈南禄曾经表示:“国泰航空及区内航空公司在减省燃料消耗量方面一直努力不懈。航机若能以较直接的航道飞行,就能节省大量燃油;把航道仅仅稍微拉直,便足以节省庞大金钱及燃油消耗量,有助于环保。”
  事实上,国泰航空的运营思路始终克制而稳健。在开拓市场方面,就内地航空市场而言,国泰航空似乎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郭秋贤表示,国泰不会做赔钱的买卖,要随着内地航空市场的发展速度,一步一步的拓展内地市场。而在成本控制方面,一位分析师指出:“相比其它本土和国际的航空公司,国泰最大的特点是成功的成本控制,从开销最大的飞机折旧、燃油到人工等费用。”据国泰航空披露,其每可用吨千米成本,2002年是2.2港元,2003年是2.15港元;2004年中报则显示为2.07港元,相比10年前下降了近30%。而港龙航空在油价飚升的2004年,相应的单位成本高达3.2港元。
  
  人才选拔注重态度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国泰航空作为“香港大学生毕业后最想工作的公司”,有其独特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国泰在选拔人才时特别注重一个人的态度和个性。比如,一个大学生可能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本科学历,他的英语也非常好,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能做一个好的空服员。我们会选择那种具备服务客人的态度的人才。”郭秋贤表示。
  飞行员在航空公司属于稀有资源,为了保证公司的飞行质量,国泰航空建立了自己的飞行员培养体系。“我们的飞行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全球招聘成熟的飞行员;二是我们培养自己的飞行员,每年我们都会从香港招聘一部分年轻人,把他们送到国泰在澳洲的飞行基地去培训。”事实上,去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冲上云霄》即是以国泰航空为背景拍摄的。
  据郭秋贤介绍,国泰航空员工的离职率非常低,“公司对员工很重视,也很好,而员工感觉到这种重视后自然不会离开”。郭秋贤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从1987年加盟国泰以后,他一直在国泰工作,至今已有近19年,从最初的IT部门的技术人员做到如今的管理层。“因为航空业这个行业十分有趣,常常可以看见新的东西,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体验,认识全球各地的朋友,这种感觉非常好。同时,国泰内部亦有十分透明公正的机制,只要有空缺的职位,公司都会首先在内部网站上贴出消息,每个员工都可以去申请,同时公司还会尽量提供信息帮助员工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郭秋贤认为自己在国泰度过的近19年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