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电子商务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作一探讨。
面对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2004年4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电子签名法(草案)》,它像春天里的一声惊雷,给我国的电子商务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本质
“电子商务”一词,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它是指交易者之间依托计算机网络,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标准进行各种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是“网络”技术与“商务”活动有机融合的整体,“网络”与“商务”是电子商务中两个不可偏废、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缺乏网络技术的商务活动和脱离商务活动的网络应用,都不可以称为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下有所不同。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美国乔伊(Choietal.1997)等人根据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销售过程和代理人所具有的数字化程度的不同,将电子商务分为完全电子商务和不完全电子商务。当商品、销售过程和代理人等三个维度均为数字化时,属于完全电子商务。否则,为不完全电子商务。
区分完全电子商务和不完全电子商务对研究电子商务的会计确认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商品,还是销售过程或代理人,只要其中有一个维度表现为数字化,其会计确认就不能等同于传统商务下的会计确认。
二、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
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具有如下特点:
(一)高效率
由于电子商务使商务信息能在世界各地瞬间完成传递并由计算机自动处理,使得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可以无须人员干预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在传统商务活动中,使用信件、电话和传真等传递信息,必须有人参与,每个环节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有时由于人员合作和工作时间的问题,会延误传输时间,失去最佳商机。电子商务克服了传统商务费用高、易出错、处理速度慢等缺点,极大地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快捷、便利。
(二)低成本
电子商务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具体表现在:
1.距离越远,网络上进行信息传递的成本相对于信件、电话、传真的成本而言就越低。此外,缩短时间及减少重复的数据录入也降低了信息成本。
2.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无需中介者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
3.卖方可通过因特网进行产品介绍、宣传,避免了传统方式下做广告、散发印刷品等大量费用。
4.因特网使买卖双方即时沟通信息,使无库存生产和无库存销售成为可能,从而使库存成本趋于零。
5.电子商务实行“无纸贸易”可减少90%的文件处理费用。
6.企业利用内部网(Intranet)可实现办公自动化(OA),以提高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节省时间,并降低管理成本。
7.传统的商务平台是地面店铺,新的电子商务平台也许只是网吧或办公室。
(三)规则化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者遍及世界各地,交易商品种类繁多,交易速度迅速,如果不遵循统一的电子商务活动规则,这一切将很难实现。在这方面的规则有国际通用的“安全套阶层协议”(简称SSL协议)、“安全电子协议”(简称SET协议)和我国制定的参与交易的企业资信认证标准、产品认证标准、标准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标准等。
(四)虚拟化
通过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进行贸易,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支付款项等,无需当面进行,整个交易完全虚拟化。对卖方来说,可以到网络管理机构申请域名,制作自己的主页,组织产品信息上网;而虚拟现实、网上聊天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买方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广告,并将信息反馈给卖方。通过信息的互动,签订电子合同,完成交易并进行电子支付,整个交易都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实现。
(五)透明化
买卖双方从交易的洽谈、签约到货款的支付、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网络上进行,通畅、快捷的信息传输可以保证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核对,防止伪造信息。比如在典型的许可证EDI系统中,由于加强了发证单位和验证单位的通信核对,所以假的许可证就不易漏网,对抑制伪造许可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电子商务基本交易过程
就一般电子商务交易而言,其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交流阶段:对于商家来说,此阶段为发布信息阶段。主要是选择自己的优秀商品,精心组织自己的商品信息,建立自己的网页,然后加入名气较大、影响力较强、点击率较高的著名网站中,让尽可能多的人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对于买方来说,此阶段是去网上寻找商品以及商品信息的阶段。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和商品,并选择信誉好、服务好、价格低廉的商家。
第二阶段是签订商品合同阶段:作为B to B(商家对商家)来说,这一阶段是签订合同、完成必需的商贸票据的交换过程。要注意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可更改性等复杂的问题。作为B to C(商家对个人客户)来说,这一阶段是完成购物过程的定单签订过程,顾客要将你选好的商品、自己的联系信息、送货的方式、付款的方法等在网上签好后提交给商家,商家在收到订单后应发来邮件或电话核实上述内容。
第三阶段是按照合同进行商品交接、资金结算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商品交易非常关键的阶段,不仅会涉及到资金在网上正确、安全到位,同时也涉及到商品配送的准确、按时到位。这个阶段有银行业、配送系统的介入,在技术上、法律上、标准上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这个阶段。
四、电子商务的会计确认
(一)数字化商品的会计确认
数字化商品,一般是指由数字比特构成的数据库、新闻和信息、书本、杂志、电视和广播节目、电影、电子游戏、音乐唱片,以及计算机软件等。
不同类型的数字化商品的销售方式如下:(1)软件通过FTP、直接下载、电子邮件发送;(2)报纸、杂志等通过网站发布和“电子杂志”分送;图像,如图片、剪贴画等通过网站展示和下载;(3)电影通过MP3G3格式、视频流等复制;(4)音乐通过MP3、波形文件、RealAudio下载。
虽然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但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讲,目前,企业在电子商务的会计核算时,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在收到款项时,进行会计确认。随着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环境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诚信风气的逐渐形成,权责发生制才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
(二)数字化销售过程的会计确认
数字化销售过程与传统销售过程既有不同,又有相似之处。如在传统的销售中的赊销商品的销售模式,与软件的销售就有着相似之处,一般是先让客户使用该商品,后付款。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常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付款,而后者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客户才付款或决定不购买。因此,应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方法。
以销售软件为例,目前许多会计软件是采取先让客户试用3个月或更长时间,再由客户决定是否对其付款以获得永久使用权的销售模式。在此模式下,销售商何时确认收入?
传统的赊销商品,在试用期内销售商的会计处理为: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软件等产品的销售不能简单套用上述的处理方法,原因有二:一是软件复制成本极低,且软件使用权的中止可以借助其中的应用程序自动完成;二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尚未对试用销售方式加以规定。建议:
1.在产品适用期内,销售商不作销售处理。
2.在适用期满时,如果客户同意购买,则作如下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三)电子“代理人”的会计确认
所谓电子“代理人”是指不需要人的审查或操作,而能用于独立地发出、回应电子记录,以及全部或部分地履行合同的计算机程序、电子的或其他自动化手段。
在购销过程中,商品买卖合同并无书面文件存在,也没有价格谈判或讨价还价的发生,而是完全由计算机替代人工自动进行的购销行为。
因此,企业可以直接根据电子“代理人”的订单或收单,确认购销活动,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至于电子“代理人”在购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与银行的自动提款机ATM出现差错一样,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电子“代理人”出现差错,给客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否则,其损失只能由客户承担。
五、电子商务的会计计量
(一)历史成本的重新定位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财产物资时发生的全部支出。按规定,财产物资账面价值不得调整,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财产物资的价值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且时间越为久远,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的背离程度可能越大,使提供的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降低。但在电子商务营运环境下,给历史成本的主张者带来强有力的支持。因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反应,使存货可达到“零状态”,此时,现时成本与历史成本相差很少,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的相关性,减少因存货等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所带来的弱相关。以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海尔为例,海尔公司在商品的销售过程中,实行“三个零”的营销战略,即: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运营成本。其中“零库存”,使得存货的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差距缩小。具体做法是:配送中心根据订单组织存货,实行即时采购、即时配送、即时分拨。因此,对存货等流动资产而言,其历史成本就可能接近现行成本,由此也就使其相关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随着“一流三网”的广泛运用,也会使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生命力。其中,“一流”是指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一流三网”的同步运营,从根本上保证了其相关性。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的“三个零”和“一流三网”绝非曲高和寡,而是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都可以实现的。
(二)现行成本的可操作性增强
传统商务模式下的现行成本难以存在与原持有资产完全吻合的历史成本,使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在计算上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因而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等。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现行成本,因为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和实时性的特点,为现行成本的计算提供了可能。信息中介所提供的商品价格动态信息库使各项资产的现时投入成本的计算变得十分方便。
(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估值方式
如果将资产的本质界定为“未来经济效益”,理想的计量属性应当首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算中,需要运用年预计现金流量、预计年限和适用的年贴现率。这三个变量虽然都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但电子商务环境可能会逐步令上述三个变量变得客观和有据可依,进而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成为一种科学的估值方法。对于有形资产来说,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无疑更能符合投资者了解投资回报率和公司价值等需要。因此,人们会对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一计量属性产生极大兴趣。
总之,传统商务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有其特定的环境,电子商务对此不可能亦步亦趋。除了以上三个计量方法外,尚有现行市价和可变现净值两种。这五种计量属性各有所长,应当根据电子商务特定环境适当地加以选择。
对于流动资产而言,由于“三个零”和“一流三网”的出现,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似乎可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兼顾到了相关性,并且借助于商品价格动态信息库可方便获得计量结果。对于长期性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的计量,似乎可分别采用现行成本与现行市价加以计量。可变现净值因强调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对昙花一现的虚拟企业来说,也许是最适当的选择。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通常适用于计算投资收回和进行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于层出不穷的电子商务公司而言,选择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
电子商务创建信息时代全新的商业模式,会计对这一发展环境也必须有一个适应过程,其相应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也将面临着改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