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知识经济的特征谈起,指出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影响,最终得出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理论和实践必须加以相应的变革的结论。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及消费(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工业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经济形态,它给人类带来全方位且深刻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生产要求是知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力量》中认为知识已成为土地、资本、劳动和时间的最终替代物。
(二)知识经济是在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以富有的资源替代稀有的资源,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必然要发生变革
因为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手段。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经济的出现,必然要对现有的会计产生影响。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它对四大会计假设、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及会计实务的影响上。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传统会计概念下,会计主体是指拥有一定经济资源并对这部分资源负责,具有经济业务的独立主体。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会计主体的外延在不断的扩大。企业可在网络上根据自身的要求分配、重组企业的人员,形成“网络公司”这一“虚”的实体。另一方面公司之间存在着许多以联营公司、合资企业等形式的松散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体。这种“虚”“实”实体的共存,为会计主体的界定带来困难
(二)持续经营假设
传统会计概念认为,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存在,并以此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随时都有发生破产清算的可能,因此,将企业生命的预计无限期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会计分期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会计分期假设,同时,“网络公司”的存在也使得原先会计实务中很多会计估计变得困难。因为知识经济下技术的飞速进步使无形资产的变现速度大大加快,而市场的瞬间万变又经常会给公司带来意外的收益,这样要将会计收益和成本进行配比就变得极为困难。
(四)货币计量假设
网络交易的增加使得货币计量成为交易中的累赘。因为在这种交易条件下,人们可以以更为快捷的交换方式——电子货币进行交易。
(五)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知识经济条件下,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不能公正反映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因为知识资源属于无形资产。但在这种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又是企业资本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能力,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必须更新。
三、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中心地位的新会计体系
就资本制度而言,现有的会计理论是以实体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为基础的,不确认智力资本。这一资本制度的基本特点是:1.实体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动力;2.实体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实体资本为中心的结构,即实体资本出资者承担经营风险,并享有剩余(利润)的控制权和索取权。因此,现有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服务的,其基本任务是站在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反映企业实体资本的运动状态,帮助他们进行风险决策和业务监控,从而保证其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知识是生产的核心要素,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拥有者应享有企业权益的分配权。因此,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对智力资本地位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由实体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形成的生产和财务单位,而被认为是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实体资本)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而且智力资本能比非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体现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的新的会计体系。
四、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
对利润的概念而言,现有的会计理论认为利润是实体资本创造的,因而属于实体资本出资者,员工,无论是高智力的员工还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都被看作是被雇佣者,其回报仅仅体现为工资费用,利润表只站在实体资本所有者立场反映其投资回报。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利润是智力资本和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而且主要是由智力资本创造的,在智力产品的价值组成中,物化劳动者转移价值所占比重很小,高智力的员工可以用他们的发明创造转换为对企业的投资,这些员工和他们的智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明确确认和计量智力资本带来的利润。
五、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
就对资产概念的影响而言,在现有的会计理论中,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主要是指有形资产,虽然也不排除无形资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始终只占次要的地位。例如,我国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即使是高科技企业,也不得超过35%。对人才智力资源,无法在理论上将其作为资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被认为是生产的重要要素,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大大超过了有形资产。所创造的价值也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无形资产,特别是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而对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其价值几乎全部体现为它的人才智力资源,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显得毫不重要。不正视这一事实,仍将人才智力资源排除在企业的资产形态之外,不加以反映和核算,显然是与客观经济环境相背离的。
六、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研究
就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影响而言,传统会计理论将货币计量作为一项基本假设,以是否可计量作为能否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项基本标准,在计量属性的选择标准上,首先考虑的是其可靠性,即这种计量必须是建立在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可以验证和检查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基本观点下,包括人才智力资源在内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无法在会计上得到反映。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并转化为生产力,人才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相关的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日益受到重视和研究,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基本内容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受基本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局限和影响,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按实际成本核算,未能反映出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和产出价值的计价等问题。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试图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避免人们低估企业价值,但由于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存在计量的可靠性问题,因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溶为一体,始终游离于财务会计体系之外,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研究,这势必对现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七、固定资产相关会计科目必须重新设立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科目确认方式也变得不合时宜。以固定资产为例,现在固定资产的确认方式是:企业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及不属于生产经营用主要设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两年以上的资产。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这种会计确认方式已不能同时满足固定资产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两大要求,即管理的要求和真实反映企业成本的要求。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从而有能力在购买固定资产之前就判断一项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在一年或者更短,但是并不是说预计有效使用年限很短的资产其使用年限就很短,更何况对于大额价值的资产来说,税务的抵扣范围也是有限的。因此,出于管理的需要,出于税法的要求,不可能将此类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但这又违背了配比原则,同时使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因此固定资产相关会计科目必须重新设立,相应的确认方式也必须改革。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四大假设、历史成本以及实务处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理论和实践必须加以相应的变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