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部审计同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二者在企业管理中是不可缺少并相互关联的。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和内部质量控制的区别与联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治理对策。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加强、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制。同时,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客观上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内部审计与质量控制的作用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评价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其作用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措施;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内部监督制衡机制的重要一环;内部审计有利于增加公司价值。
2.内部审计是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内部审计正在扮演着重要的“合作伙伴”角色,它通过评估、计量和报告总体风险,并推动实施公司的风险管理,来帮助管理层建立经营流程并进行监督。
3.内部审计是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工具。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营运资金循环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发现并制止资金的“跑、冒、滴、漏”,从而实现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内部审计,综合分析各种原因,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源,帮助领导者改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
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质量标准,对各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建议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及审计工作效益和效率,并包括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2.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促进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总之,提高内审工作质量是发挥内审作用、提高内审工作地位的现实需要。
(三)二者的关系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为根本出发点,通过规则来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内审服务功能和使用价值的管理办法或制度。内部审计质量又是内部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没有质量保证的内部审计既会失去服务对象,又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使用价值,因此可以说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既是确保内部审计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又是不断拓展审计服务对象和发展空间,发挥自身价值作用的动力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较差,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内部审计要发挥作用,高权威性和高独立性相当重要。现实中,我国内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都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工作,内部审计人员既受经营者领导,又受聘、受雇于经营者,不可避免地为经营者意志所左右,使审计的独立性大大降低。
2.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没有及时转换。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以来,内部审计主要是围绕着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政策法规的遵循及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等方面来开展的,且绝大多数是以事后审计为主。
3.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跟不上。相比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工作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职业,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同时鉴于审计对象和内部审计事项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往往会增加审计难度,使审计人员难以对事实真相做出准确判断。
4.内部审计人员采取的审计方法落后。目前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法的弊端日渐突出,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
5.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低。
(二)内部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1.内审机构设置不合理。独立性是保证内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内审组织形式是独立性的基本保障。
2.内审队伍素质不高。一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二是职业道德欠佳;三是内审人员安排随意性较大。
3.内审方法比较落后。内审人员理念未能及时转变,内审方法模式仍以账目基础审计方法为主,风险观念比较淡薄,较少考虑审计风险控制因素,更谈不上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运用。
三、对策
(一)加强和改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1.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模式。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在企业的机构设置中,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结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层次,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2.顺应企业的发展,及时转变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审的主要职能应从查错纠弊向为内部管理服务的方向转变;内部审计应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内部审计应做到事中审计、事后审计与事前审计相结合,发挥好防护性、建设性作用;在审计手段上,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发展。一方面可以使财务报告实时生成,缩短会计报表编送时限;另一方面可使审计人员及时地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
3.坚持依法审计,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依法审计、适法而为是审计的原则。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条例,都明确了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使内审在机构设置、主要职责、工作程序等方面有法可依。
4.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采取风险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是将审计风险观念全面应用于审计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它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可以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5.加强内部审计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激励内部审计人员自发提高素质;二是监督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二)提高内审质量的对策
提高内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每项基础工作、每个审计项目和每个审计环节抓起,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1.内审质量控制的组织保障。内审组织机构设置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内审机构的设置应坚持独立性和权威性原则。
2.内审质量控制的人员素质。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离不开审计工作制度、准则、规定的落实,而制度、准则、规定的落实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