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006-12-29 00:00:00王玲娇
会计之友 2006年35期


  【摘要】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本文从会计人才,理财观念,预算与控制,制定筹资和投资决策五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已经逐步形成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涉及面广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无不和资金有关。因此,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中,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财务部门通过资金与企业的各个环节建立联系,以资金为纽带牵动各个部门的活动。
  (二)综合程度强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手段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经营成果转化成价值形态,因此需要用高度综合的手段来进行管理。
  (三)灵敏度高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通过财务指标来反映,财务部门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计算、整理、综合,进而掌握企业各部门的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
  
  二、企业财务管理不善产生的弊端
  财务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企业通常不重视财务管理。经营者经常想着的是市场营销,怎样多来钱,很少从财务管理上做文章;而被忽视的财务管理,则是这些企业处于弱势的主要原因之一。财务管理不善的弊病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企业资源的效率降低
  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资源的多寡,还取决于资源的效率。同样具有100万元资产的企业,有的每年能带来20万元的利润,有的只能带来三五万元的利润,这正是财务管理作用的结果。比如存货:良好的财务管理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企业库存的数量,减少库存占用的资金,以提高企业库存的效率。
  (二)导致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是财务管理不善,没有确保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一旦市场出现滑坡,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困境。企业陷入危机,有的是市场竞争激烈的结果,有的是产品过时的结果,但不少企业是在市场前景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陷入危机,这便是企业财务上出了问题。比如,过度的快速扩张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大量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造成企业资金短缺等。
  (三)导致企业资产流失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防止舞弊的发生。不少企业出现资产流失的状况,大部分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有合格的会计人才
  现代企业管理下的会计人员不应仅会记账、算账、报账,还应具备四种素质:
  1.良好的道德素质,即“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
  2.综合的经济知识,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之一,除会计专业知识外,还应精通法律、计算机、外语,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
  3.内外协调能力,会计人员既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还要与工商、税务、银行、物价、供应商、经销商等多部门多单位协调关系。
  4.不断创新的精神。面对“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需求多样化、管理手段电子化”的财务信息新形势,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补充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新的理财环境。
  (二)经营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财观念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的理财观念:
  1.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
  2.现金流量观念。人们一般用资产负债率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但企业的资产当中很大一部分是房产、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这些资产只有在企业破产的情况下才能够用来偿还债务。显然仅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不够。企业的债务基本上是需要用现金来偿还的,企业真正的偿债能力取决于其现金流。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应特别重视现金流量的控制,加强对企业现金收支的管理。
  3.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通常应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如,同样能带来100万元利润的投资项目,企业应选择尽早取得利润的项目。货币的时间价值还体现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具备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的经营者自然会重视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
  4.风险——报酬观念。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在报酬和风险之间权衡,为追求较高的报酬而承担较大的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收较低的报酬。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只看重报酬,而很少去关注风险,因而犯错机率就大。
  (三)做好预算与控制
  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四个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将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形成的一套反映企业预期经营活动的实施方案。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核心内容。它是以企业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为前提,是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也是财务控制的重要依据。企业财务人员在设计安排预算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合适的预算指标。不少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忽视对市场的调查与预测,不仅使很多预算指标与市场环境不相容,还使整个预算指标体系难以被市场接受。
  2.预算管理要有整体观念。预算管理应从全局出发,系统分析公司内部与市场的关系,分析公司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系统关系,通过预算管理来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3.预算管理要有责任观念。逐级授权,逐级分配责任。不少企业经营者认为预算就是一整套财务计划表格,只要按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分别填列就行了;或者将所有会计科目的计划数确定下来,进行汇总,按照报表的编制方法,最终得出企业明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具体预测结果。由于财务预算流于形式,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企业对继续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失去信心,一小部分企业甚至停止了预算编制。因此,重点不在于企业有无预算管理制度,而在于预算管理是否有效实施和落实。企业应设置专门的预算机构或组织专门人员参与预算编制,并对预算执行进行跟踪管理和预算调整,将全面预算层层分解落实下去,避免出现将编好的预算报表“锁”在抽屉里的现象。
  (四)设计最佳的筹资决策
  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企业,生产和经销的商品品种和数量都会不断增加;对内、对外投资额会不断扩大。为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筹集资金。所有者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以及不同筹资方式所筹资金的比重反映企业的资金结构。资金结构及其变化会直接关系到所有者、债权人、国家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利益。资金结构问题是筹资决策的关键,对企业加强管理降低资金成本、降低财务风险、增加财务杠杆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在财务活动中,由于某种原因会出现资金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以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决定资金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资金成本不同。一般来讲,负债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所有者权益资金的资金成本较高。
  2.财务风险。负债资金的财务风险较高,所有者权益的财务风险较低。
  3.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所属行业不同,其资产结构会有很大差别。重工业企业长期资产所占比重比轻工业企业大,长期资产需要长期占用资金,多采用所有者权益资金。
  4.企业的筹资策略。筹资策略分为积极型、保守型和中庸型。积极型,负债比重会高一些;保守型,所有者权益比重会高一些;中庸型则介于二者之间。最重要的是综合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要充分考虑二者的影响。
  (五)制定最佳的投资决策
  从财务部门的工作来看,投资决策与筹资决策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过程,而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投资决策是筹资决策的前提。只有存在可行的投资项目,才有必要筹资,可行投资项目的投资额就是筹资额。投资决策与筹资决策联系的桥梁是资本成本。财务部门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资本成本是一个取舍率。如果拟定的投资项目可以接受,接下来的工作便是以可行的资本结构为指南,考虑如何筹集可以接受的资金即筹资决策。这时无论采用哪个筹资方案,都必须保证其边际资本成本不高于投资决策所使用的资本成本(体现在折现率或最低必要报酬率上)。边际资本成本是选择资本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决策制约着筹资决策,而筹资决策又反过来影响投资决策的经济效益。如果筹资决策失误(即实际筹资的资本成本高于投资决策所用的边际资本成本),其投资决策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益。因为投资项目可能提供的报酬率低于筹资的边际资本成本。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在制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时,不能割裂两者的内在关系,否则两者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最佳效益。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