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受到阻碍和干扰,因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损害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归纳、表达、交流合作、表演等能力。
3.通过活动,体会感受挫折,掌握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1.课件《两只青蛙》,情境两则。
2.主题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3.心形纸片、汽球。
【适应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活动过程】
一、感受挫折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投掷比赛,各小组推选一位选手参赛,看谁把手中的汽球掷到预定目标(2米)。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本队选手鼓鼓劲。
3.投掷比赛。
4.赛后谈话:比赛结束了,你心中有什么感受?
5.小结:伤心、难过、遗憾、失落是我们遭遇困难、遭受挫折后的正常的情绪表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挫折”这个话题。(课件出示“挫折”)
二、认识挫折
1.看到“挫折”这两个字,给你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受到阻碍和干扰,因获取成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了一种消极情绪,处理不当,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然而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经历风雨,遭受困难、挫折是常有的事。你在学习中、生活中、人际交往中遭遇过挫折吗?有几次,就在心形纸片上画几片阴云。
你愿意把遭遇的挫折、历经的伤痛说给大家听吗?
2.小组交流:
(1)你遭受过哪些挫折?
(2)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挫折?
(3)遭遇这些挫折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三、面对挫折
1.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常有的,那么我们怎样面对挫折呢?请听故事《两只青蛙》(课件出示)
故事第一部分:两只青蛙在觅食中,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一只牛奶罐里,罐里还有少量的牛奶,但是足以让青蛙们体验到什么是灭顶之灾。
提问:如果你是那只掉进罐子的青蛙,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故事第二部分: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我是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却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地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够跳出去。”它每时每刻都在鼓足勇气、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奋起、跳跃——生命的力量与美展现在它每一次的搏击与奋斗中。
提问:让我们来预测一下,这两只青蛙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故事第三部分:不知过了多久,它突然发现粘稠的牛奶变得坚硬起来。原来,它的反复跳动已经把液体状的牛奶变成了一块奶酪。不懈的奋斗和挣扎终于换来了自由的那一刻,它从牛奶罐里轻盈地跳了出来,重新回到了绿色的池塘里,而那只沉没在罐底的青蛙,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机会逃离险境。
提问: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结
挫折对于弱者来说是万丈深渊,对强者来说却是成功的阶梯。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对于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我们要像那只逃生的青蛙那样,勇敢面对挫折,不抱怨、不气馁,在挫折中振作起来。
3.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勇敢面对挫折,在挫折中奋起,创造不凡的业绩,像这样的事例,你知道哪些?
4.你有过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事例吗?
若你跨过一个挫折,就在一片阴云上画一个光芒四射的红太阳,驱散阴云,灿烂心空。
5.小组交流:自己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事例,采用的方法。(要求学生都在小组里说一说)
四、战胜挫折,解开心结(情境表演)
假如你面对了这样的挫折,你会怎么想?
假如你的朋友遭受了这样的挫折,你会怎样帮助他?
(课件出示两则情境)
▲由于工厂改制,爸爸妈妈双双下岗,每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小明一家陷入了困境。
▲新学期班队干部竞选,多年的老班长落选了!
找你喜欢的同学合作表演,全班交流。
五、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想对自己、对朋友、亲人、同学说些什么?请写在心形纸片上。
你想把这句话送给谁就走到他的面前大声读给他听,连同这颗诚挚的心一起送给他;想送给自己就大声读给自己听;也可以带出课堂,把这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亲人。
2.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人能永远成功。我们只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可以做到“不在失败中倒下,而在挫折中振作”。送给大家这首《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一起勇敢迎接人生风雨。
【点评】
一、活动主题贴近学生实际
心理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辅导活动,它的主题必须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现代社会不完整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学校过重的学业负担,造成了许多学生的挫折心理。以耐挫折辅导为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必定能激活学生的心理历程,引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使心理辅导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活动形式注重内心体验
心理活动课因“体验”而有效,因“活动”而精彩。本活动的设计,教师由比赛引入,体验挫折;通过回顾经历、小组讨论、问题辨析等形式认识挫折;最后,创设情景,直面挫折。整个设计以学生的个体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丰富内心体验为手段,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活动过程实现助人自助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助人自助,即帮助学生独立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活动过程可看出,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接纳的课堂氛围,充分解放学生的各种感官,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偏差,萌发自我改变的欲望,最终成为一个有充分自主自助能力的人。
点评者:许桂香,浙江省5522名师工程培养人选,余姚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