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一种攻击行为,如不加以干预,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欺负人的儿童(欺负者)会形成“欺负有理”的错误观念,形成攻击性人格,以致出现犯罪行为;受欺负儿童则容易因此出现逃学、学习成绩下降、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一、气质与欺负行为
心理学家把因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生理特征不同而组合成的心理类型称为气质,实际上可以视为个性的生理基础。儿童的气质可分为5种类型:即容易型、困难型、发动迟缓型、中间偏困难型和中间偏容易型。在婴儿期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长大后常表现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