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的评价理论,提出心理健康的二维评价标准,即内容标准和发展水平标准。内容标准从前提和功能两大角度出发,共确立十二项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发展水平标准采用程度上连续变化的三类标准,即病理标准、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整合内容标准和发展水平标准,为心理健康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二元指标。
【关键词】心理健康 评价标准
一、前言
心理健康的评价理论一直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科学评价,首先要从理论上确立心理健康的评价结构,即确立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以及相应内容的发展水平标准。关于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和发展水平标准,理论繁多,观点也不尽一致。如何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把各种评价理论归纳成有结构的体系,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一项迫切任务。
心理健康的概念,有两种经典定义。一种是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确定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1]另外一种是来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2]这两个定义虽然有点出入,但都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不妨碍别人;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的功能:把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因此,确立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应当从前提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标准,有学者认为存在两种原则,一种是众数原则,另一种是精英原则。[3]众数原则基于两个假设:1.在任何时候,组成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是少数;2.社会是健康的,不健康的只能是个体。精英原则来自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倡导,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为代表,提倡个体的内在本性得到充分发展。由众数原则发展出心理健康的适应性标准,强调个体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适应,按照这个标准,适应不良的人就不是心理健康的人;由精英原则发展出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标准,强调心理健康的人对自身潜能和本性的充分发挥。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如何将它们整合并加以补充,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心理健康评价理论
1.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
如何根据心理健康概念,确定心理健康的评价范围和内容,存在大量的理论观点。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心理是对外在环境的客观反应,所以,评价心理健康只需要评价环境的健康水平即可;而持认知主义观点的理论认为,心理健康主要受到个体内在的信念影响,评价心理健康水平就要评价个体内在的信念是否健康。[4]这两派的理论观点并没有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多数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理论,还是从心理健康的功能角度出发的。
国外学者的代表观点有如下几种[1]。Rogers(1951)提出“机能充分发挥”理论,认为应当从四个方面评价心理健康:(1)接受自身体验的意愿;(2)对自我的信任;(3)自我依赖;(4)作为人而继续成长的意愿。可以看出,这些评价内容侧重个体与自我的关系。Havingurst(1952)则主张从九个方面评价心理健康,它们分别是幸福感、内在与外在的和谐、自尊感、个人的成长、个人的成熟、人格的统整、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这些评价内容则强调了个体对环境的适应。Maslow(1951)提出自我实现的理论,给心理健康提出一个终极设想。自我实现的人具有以下特点: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随后,Maslow(1956)又把评价范围继续扩大:接受自己、别人和自然的能力;深厚的人际关系;对现实的充分知觉及与现实的合宜关系;常见常新的鉴赏力;独立于文化和环境之外的自主性;创造性;民主的性格结构;高峰体验;帮助人类的使命;深厚的友谊;伴有同情心的幽默感;强烈的伦理意识;独处的需要。马斯洛非常强调权威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危害,提出民主的性格结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心理健康中的意义[5],这就在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中引入了个体与他人关系这个层面。国内研究者也对心理健康评价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概括与归纳。阎嘉陵(1998)认为,应当从十二个方面来评价心理健康,它们是智力正常、有安全感、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意志健全、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适应能力强、乐于学习工作社交、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和谐、睡眠正常、生活习惯良好、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合。[1]石国兴(2003)概括出六类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它们分别是:认知发展正常、情感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及人格健全。[6]张长力(2004)认为心理健康的评价应当考虑到十二个方面[7]:正确的自我意识、正视现实,适应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智力正常、情绪自控、积极的人生态度、人格完整统一、个人能力能得到发挥、适当满足个人需要、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特征。
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提出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评价内容的提出更多来自经验,缺乏足够的上层理论支持。2.评价内容之间缺乏聚焦和整合,各个方面存在大量的重叠。3.评价内容缺乏结构层次,各内容之间的关系不清楚。4.有些评价内容非常复杂,比心理健康本身更难以评价,比如“人格”,这显然是不符合评价的可操作原则。
2.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标准
S.Freud以病态人为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变态的原因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者的冲突。从其病态观点出发,引申出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病理学标准,即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病态。按照这个标准,绝大多数人都是心理健康的人,它是非常宽松的标准。马斯洛(1956)提出“自我实现”概念后,心理健康研究便加以吸收,把它发展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这就是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只有极少数人是心理健康的人,由于不好操作等特点,在实际的心理健康评价中很少用到。随着统计学的发展,心理健康研究形成一种“众数原则”,即假定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而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则视为异常,由此发展出心理健康的“适应性标准”。由于心理测验的编制都是遵循常态分布原则的,因此“适应性标准”得到普遍的应用。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标准的理论层出不穷,得到一致认可的观点,是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标准划分为两大类,即“适应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8]适应性标准立足于个人生命的存在,强调适应环境、顺从主流文化;发展性标准则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更加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多数研究者强调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之间的对立,认为适应标准是一种庸俗的心理健康标准,而发展标准是一种理想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它们之间难以调和。根据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二维标准,评价内容要么满足适应性标准,要么满足发展性标准。比如在Maslow的“自我实现”理论中,有些评价内容满足适应性标准,比如“充分的安全感”、“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又有些评价内容属于发展性标准,比如“高峰体验”、“帮助人类的使命”等。
关于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标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强调适应和发展这两大类标准的对立,为心理健康评价工作带来困难。其实,在正常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下,适应标准是发展标准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标准是适应标准的延伸与补充,它们之间应该得到整合与补充。2.片面地使用适应标准或者发展标准,以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观点来评价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即一个个体要么是心理健康的,要么是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个连续的状态,如果能够把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标准设定为多层次标准,从最低级的病理学标准到中间的适应性标准,再到最高级的发展性标准,每个人都在这个线性标准的某个阶段里面,对于合理评价心理健康是必要的。
无论是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还是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标准,都是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价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大多数心理健康评价理论要么侧重评价内容,要么侧重发展水平标准,缺少对两个尺度的理论整合。因此,寻找评价内容和发展水平标准之间的内在逻辑,把这两个尺度融合起来,建构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评价理论,是尤为必要的。
三、心理健康的二维评价
根据心理健康的传统定义,结合国内外心理健康的评价理论,从两个角度来确立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即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心理健康的功能。从心理健康的前提看,心理健康建立在不妨碍别人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因此,应该引入道德取向这个评价内容,作为前提评价内容,因为只有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之内,个体的心理行为才能够不妨碍到别人。另一方面,智力水平不应当成为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因为不管个体的智力水平多么低,只要他能够把自身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我们同样认为他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从心理健康功能看,首先要从理论上确立心理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人是关系性存在,人的关系性活动构成了人现实的生活世界。心理活动主要具备四个方面的功能[9],它们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处理人与神的关系。根据这种理论观点,心理健康也应当具有四种相应的功能:1.环境功能,帮助个体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自我功能,帮助个体处理好自己与自我的关系;3.他人功能,帮助个体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4.意义功能,帮助个体寻找生命的意义、价值和信仰。确立心理健康功能的评价内容时,先前的理论大多数只强调了心理健康功能的某一方面,比如在Rogers“机能充分发挥”的四个观点中,对应的都是心理健康处理人与自我关系时发挥的功能。另外,有些评价内容体现了心理健康四个功能的综合,比如幸福感。因此,我们把心理健康的功能分成五大类,前四类体现于心理功能处理的四种关系,即环境功能、自我功能、他人功能和意义功能,第五类则是这四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我们称之为综合功能。经过对前人理论的归纳和补充,心理健康功能的评价内容包括:1.环境功能:接触并觉知环境和现实,适应环境和现实,乐于工作;2.自我功能:接纳与信任自我,自我的独立性,民主的性格结构;3.他人功能:适应所属群体的能力,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水平;4.意义功能:生活的意义感,帮助人类的使命;5.综合功能:幸福感,高峰体验。所以,心理健康功能的评价内容一共包括五大项十二小项。
对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标准,我们认为,病理学标准、适应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体现的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不同阶段,病理学标准是最底层的,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人在心理上有病态反应,心理健康水平非常低;适应性标准是中间层次,在此标准之下而在病理学标准之上,意味着适应不良,心理难以平衡和稳定,但还没有达到病态的程度,这样的人心理健康水平也是比较低的;发展性标准是最高层次的标准,大多数人都处于适应性标准和发展标准之间,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能够适应环境和文化,但是还没有充分发展出自身的潜能,只有极少部分人达到了发展性的标准。因此,我们引入心理健康水平的连续发展观,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在一个连续体上线性发展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存在三个标准、四个层次。
根据评价内容和发展水平标准,构建出心理健康的二维评价策略,内容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对应关系,可以细致分析和评价个体在某个评价内容上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比如在人和环境关系上,从被环境打败的不适应,到适应,到驾驭环境的自我实现;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从不接纳的病态,到接纳的适应和潜能实现的超级健康。这丰富了心理健康评价的内涵与层次,增加了心理健康评价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也为心理健康评价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但这种评价策略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病理学标准和适应性标准可以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操作,但发展性标准只是在理论上被提及,还缺乏有效的测评手段,在应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2.由于对心理健康前提和功能之间关系的不清晰,我们只能评价个体在心理健康前提上的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功能上的健康水平,而难以综合评价个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环境功能:1.接触并觉知环境和现实2.适应环境和现实3.乐于工作
自我功能:1.接纳与信任自我2.自我的独立性3.民主的性格结构
他人功能:1.适应所属群体2.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意义功能:1.生活的意义感2.帮助人类的使命
综合功能:1.幸福感2.高峰体验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李雪平.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解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86(3)
[3]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
[4](台)白博文.心理卫生与教育[H].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6.
[5]卜长莉.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石国兴.关于心理健康双维标准的探索.教育科学,2003(3)
[7]张长力,孙剑蓉.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4)
[8]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心理科学,2003(4)
[9]张向葵,丛晓波.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