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间能做多少事

2006-12-29 00:00:00钱家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年7期


  [活动目的]
  1.消除学生对时间的恐惧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2.为学生打气,为学生鼓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3.提高学生学习、做事、成长的目标意识。
  4.帮助学生掌握和驾驭时间的策略与方法。
  [活动形式]活动体验、讨论与分析、故事感悟
  [活动准备]1.秒表一块。2.上网查找《花开不败——一个复旦女生的高三生活》一文,并做好超链接。3.访问生活中惜时的典型和成功者的经验。
  [活动对象]高三学生
  [活动时间]1课时
  I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金狗报春,这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知道,同学们年里拿到的压岁钱就不少,对于2006年,同学们也一定满怀希望。今天这节课,我先给大家出一个跟钱有关的题目。
  
  二、讨论:一元钱能做多少事情
  
  我的题目是:一元钱能做多少事。一元钱与大家拿到的压岁钱相比,真是太少了。可同学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元钱,好好地用起来,它也可以派上大用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也许一元钱仅仅能寄一封信,打几次电话,买一张报纸或者是一瓶矿泉水,但是信件、电话所承载的情感信息或是其他重要内容,报纸里面很多有用的商业信息,以及一瓶矿泉水如果拿到干旱的地方,它们所体现的价值就远远不止一元钱了。同样,如果我们将很多一元钱汇集起来,并且很好地使用,那我们会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神奇。(本讨论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活动的气氛)
  
  体验与分享
  1.请两位学生出来,让他们估算不同的时间段。具体做法为:让学生估算某一时间段,为了对照估算结果,可以用秒表。
  10秒20秒45秒
  2.请四位学生出来同时表演: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时间。期间不定时采访表演的学生:现在过去多少时间了。
  
  三、讨论: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由表演学生谈体会)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是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下面请大家说说—分钟你能做多少事?
  一分钟,够回忆今天的事情了。
  一分钟可以做30个仰卧起坐,消除不少脂肪。
  一分钟可以记忆13个单词。
  一分钟跑400米没问题。
  一位美国管理学专家曾在一分钟之内推销出去一件产品:在路上向行人销售化妆品,他用大概40秒介绍了自己和产品,然后顾客用20秒考虑买下了。这项纪录他还一直想超越。
  一分钟足以组织一次很好的进攻,很多球赛的胜负是在最后一分钟决定的。不到裁判吹哨,不要放弃最后一分钟,这就是我们喜欢的足球精神。
  
  教师寄语
  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很感谢你们配合我,给了这么多答案,很多是亲身体会,你们十分优秀。尽管如此,一分钟做的事情还是极其有限,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分钟过得太快,但是我们珍惜每一个一分钟,学会将其化零为整,那一分钟就能干出很多伟大的事情。我给大家讲一个一分钟的故事。
  
  心灵鸡汤
  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年轻人的求助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年轻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等那个年轻人如约而至时,班杰明的房门大敞着,眼前的景象令年轻人颇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没等年轻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班杰明就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年轻人让进客厅。这时,年轻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郁气息里还漾着微波。
  可是,还没等年轻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提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年轻人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的深刻道理。”
  班杰明笑了。年轻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道谢后,开心地走了。
  一个人只要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钟,就一定会有美好的一生。
  
  算一算
  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那么半年能做多少事?先让我们来算一算半年有多长。
  1.半年有多长?(这里的半年时间,指的是考试到来之前的时间)
  110天 2736小时 164160分钟
  2.假设每天有10个小时学习,半年的学习时间有多少?
  1100小时66000分钟
  
  四、讨论:半年时间能做多少事情
  
  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能做多少事?
  1.如果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车,每天骑10小时,就是150公里,半年16500公里,足可以走遍全中国。
  2.如果十分钟消除1个学习障碍,每天可以消除60个障碍,半年就可以消除6600个障碍,基本上可以消除学习上的疑虑了。
  3.如果三分钟熟记英语单词1个,1小时就是20个,一天就是200个,半年就是22000个。
  
  谈经验,学榜样
  半年时间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足够做好几件大事了,也足够我们做好考试的复习工作了。
  但是我们要做好复习工作,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最重要的就是(在交流各自心得和采访所得的基础上,总结以下三条):
  (1)平静的心态
  浮躁做不了事。心浮气躁、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过分担忧、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害怕恐惧等都是不良的学习情绪,会影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只有沉得下心来,心无旁骛,学习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2)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尤其在复习阶段,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要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3)坚定的意志
  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做不了事,没有毅力也做不了事。因而,我们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怎么安排时间,我们可以运用逆推法,即回过头来考虑。
  
  五、故事链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段小故事,或许你听了以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网直接点击该网页)。
  想像五年后的你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当时我十九岁,在休斯敦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里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敦大学主修电脑。虽然忙于学校、睡眠与工作之间,但只要有多余的一分钟,我总是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这段日子里,我处处寻找一位善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合作创作。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内芮,仅十九岁的她在德州的诗词比赛中,不知得过多少奖。她的作品总是让我爱不释手。
  一个星期六的周末,凡内芮热情地邀请我至她家的牧场吃烤肉。当她知道我对音乐的执着时,突然冒出了一句话:“想像你五年后在做什么?”我愣了。她转过身来,手指着我说:“嘿!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第一,五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而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第二,我住在一个有很多很多音乐的地方,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说:“你确定了吗?”我慢慢稳稳地回答,而且拉了一个很长的Yes!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如果第五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
  “那么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那么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那么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准备好。”
  “那么你的第六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那么你的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
  “那么你的第一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好了,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凡内芮笑笑说。
  次年(一九七七年),我辞掉了令许多人羡慕的太空总署的工作,离开了休斯敦,搬到洛杉矶。说也奇怪:不敢说是恰好五年,但大约可说是第六年,即一九八三年,我的唱片在亚洲开始销售,我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全都忙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
  
  教师寄语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想已经不用我多说了,接下来怎么做,也无须我多言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经常询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则不妨再试着问自己“我是否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怎么去做”。另外,我还想为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就是——《花开不败——一个复旦女生的高三生活》 (网络地址:http://www.jxsdfz.com/bbs/printpage.asp?BoardlD=16&I D=1489)。
  
  六、小结
  
  1.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一分钟能做很多事,半年时间更能做很多事。关键是有志向、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毅力、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
  2.“一分钟能做多少事”蕴含的道理有很多。它不仅教我们如何管理、经营自己,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生活的真谛。在活动延伸中,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和参悟,把你们的心得通过邮箱发给我。我的邮箱是:qianjr@muduhs.com。
  
  [点评]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随着高考的临近,他们对时间的焦虑和恐惧也日益增强,信心受到质疑。因此,安排这样一个心理活动就很必要。该活动设计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学安排合理,活动形式生动。学生参与面广,启发性大。具体说,该活动有以下特点。
  1.活动主题针对性强,为学生所急需。心理教育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辅导活动,它的主题必须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高考是高三学生都要经历的心理事件,高考也是带给学生最大刺激的心理生活事件。从学生的生活人手,设计心理教育活动,必定能引起学生共情,激活其参与的积极性,达到转换认知、触动心弦、改变心理的目的。
  2.活动形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教育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到应有的效果。对高三学生而言,思维已经比较成熟,是非分辨能力很强,启思性话题,智慧型活动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本活动设计从日常生活人手,以话题讨论、智慧操练为主要活动形式,以体验为辅助手段,着力提高学生认识,显得自然,更易为学生接受。
  3.活动过程强化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设计突出了心理辅导课的活动性、参与性要求,话题简单而深刻,易于操作,适用面广,学生可以参与、乐于参与,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也避免了组织困难的弊端,减轻了对活动课的准备压力,更适合那些场地、设备不足的学校开展。
  4.活动结果重视学生反思、实践和师生互动。该活动设计的教育虽不留痕迹,但对学生的启发是实实在在的,教给学生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同时设计了活动延伸环节,便于师生课后的互动。
  点评人:刘电芝,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编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