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江三 角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五金产业拥有了巨大优势。姜堰市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既不沿江又不靠海、既无政策优势又无资源优势。如何打造“中国姜堰五金之都”?姜堰市立足本地实际,在对全市五金产业发展现状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走上了一条扬优展长、差别取胜的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姜堰是全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五金产业基地,全市已拥有五金生产企业1600多家,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60%,涌现出罡阳曲轴、飞船齿轮、扬动柴油机等一批行业“小巨人”。个别产品具备一定的品牌和技术优势,特别是2004年引进的华东五金城,一期工程投入6亿元,建成店铺2000多家,成为引领全市五金产业发展的旗舰。
2005年姜堰市委九届十二次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姜堰五金之都”,规划用5到10年时间,实现五金产业产加销及服务业累计总量1000亿元,以五金产业叫响姜堰的工业品牌,并辐射、拉动生产服务业、旅游业等相关行业。
面对国内外竞争十分激烈的五金产业,在打造“中国姜堰五金之都”的过程中,我们着力构建完善的五金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着力推进产业集聚
(一)打造支柱产业,凝聚发展实力
我们举全市之力重点打好“五金产业牌”,竭力打造姜堰五金产业城,在通盘规划五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华东五金城为龙头,加快招商引资和资源整合,规划建设六个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研发培训中心、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热处理中心和制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