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与2007的展望

2006-12-29 00:00:00周景彤
中国经贸导刊 2006年23期


  一、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
  
  2006年以来,在多种有利因素的促进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增幅较高的基础上,呈现加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942亿元,增长27.3%,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06年投资增长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字型走势。
  在投资增速加快的同时,投资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主要是第一、三产业投资加速增长,第二产业增速回落。由于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展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加大,2006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前三季度投资增长3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8.3个百分点。由于交通运输以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增加的拉动,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达到26.7%,比上年同期加快4个百分点。与此相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比上年同期放慢5.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来看,投资结构变动正在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变化。
  从重点行业来看,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分地区来看,与上年情况类似,2006年以来我国中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于东西部地区。前9个月,中部地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也由上年的21.6%提高到22.9%,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1%,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投资占比分别下降1.8、0.4个百分点。
  从资金来源方面看,前9个月,国内贷款增长28.7%,比上年同期提高近15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也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与此相反,利用外资增长17%,比上年同期回落近10个百分点,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增长回落近10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情况可以看出:(1)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对投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2)受外商直接投资减缓的影响,利用外资有减弱的趋势;(3)由于流动性加大等因素,商业银行贷款速度明显加快;(4)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增强,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在提高贷款利率、紧缩“地根”、调整房地产交易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限制外资等政策影响下,2006年投机炒作的购房需求有所抑制,房地产投资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3%,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低3.9个百分点。同时受外资大量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增幅达到62.8%,比上年同期提高近44个百分点,占比由上年同期的0.7%提高到0.9%。
  2006年投资增长反弹确实出人预料,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投资反弹的原因。笔者以为,推动2006年投资“超预期”增长的因素既有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景气上升等中长期因素,又有政府换届效应、资金供给宽裕、国际环境趋好和企业效益提高等短期波动性因素。总的来看,与往年相比,支撑投资增长的中长期因素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促进2006年投资高增长的主要是短期因素。当政治周期、货币供应和国际环境等短期因素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经济和投资造成“正冲击”时,投资超出预期实现高增长是必然的事情。
  当前投资领域值得重视的突出问题,一是投资规模偏大,投资增速过快;二是粗放型增长模式有所强化,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投资效率下降;三是部分“短腿”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压力显现;四是部分行业违规建设问题相当严重。
  
  二、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判断及预测
  
  (一)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大
  1. 世界经济放缓的迹象比较明显。世界经济走势通过两个方面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一是预期因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二是增加出口,世界经济走强通过国际贸易的增加来促进一国出口,从而带动其投资增长。从目前趋势来看,2007年世界各大经济体经济放缓的迹象比较明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秋季预测,世界经济2006年和2007年将分别增长5.1%和4.9%,世界贸易增长率2006年为8.9%,2007年为7.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减缓迹象(2006年二季度比一季度放缓2.5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降温,受利率影响较大的行业生产下降,新增就业人数减少,先行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滑。一些国际机构、美国政府部门及私人研究机构也对美国经济增长发表了预测和分析,结论是美国经济在2007年的增长动力显得相对不足。综合预测,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2.8%,比2006年低0.6个百分点。尽管目前欧洲和日本发展势头较好,但在2007年里也将逐步放缓。
  2.银根收紧政策制约投资资金来源扩张。企业投资所需资金,既可以是企业自有资金,也可能是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从理论上说,企业使用自有资金也有机会成本,这个成本与使用银行贷款资金的成本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企业使用银行贷款的除了支付固定利息之外,还要支付其他一些费用(如谈判、签约、履约、律师等费用),因此,企业更加倾向于使用自有资金来扩大投资。
  促进2006年投资高增长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近年来企业利润增加较快、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增强。前9个月,在投资资金来源中,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达到56.2%,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2007年,由于:(1)受国际资本流入减缓,企业利润增速放慢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自筹资金的能力受到影响,(2)货币信贷政策可能收紧,这对企业自主投资将产生抑制作用。
  3.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放缓。利用外资从两方面促进一国投资增长,一方面是资金来源方面,扩大国内资金供给,不仅直接使投资规模扩大,而且通过降低国内利率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来扩大投资;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横向和纵向联系扩大对国内其他产业及企业产品需求而拉动投资。“七五”以来,从资金来源方面,利用外资在我国投资资金来源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扩大投资资金来源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近两年以来,由于高耗能、高污染的投资项目都受到政策的限制,再加上与我国竞争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外资流入增多,使流入中国大陆的外商直接投资明显下降。前9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6亿美元,同比下降1.5%。从投资资金来源来看,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预计2007年,利用外资不会明显增加,利用外资减少或增长下滑对投资较快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4.在建规模过大,新开工项目较多。由于2006年新开工项目较多,在建投资规模偏大,投资增长的惯性依然较强。今年1—9月份,新开工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20516个,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7.5%,新开工项目占全部施工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在建规模中需要结转到2007年继续施工的投资规模巨大,投资增长惯性将使2007年投资减速有限。
  
  (二)趋势预测: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平稳回落
  根据分析国内外多种因素,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断:与2006相比,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呈回落态势,但回落幅度不会很大。初步测算,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501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729亿元,同比增长22%,回落6.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21719亿元,增长21%,增幅回落1.9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回落1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28%,回落12.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增长19.5%,回落4个百分点。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本栏目策划、编辑: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