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辆老“永久”

2006-12-29 00:00:00李绣邺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06年6期


  我家楼下有辆28寸老“永久”。
  老“永久”是80年代初,我刚进检察院那年购买的,至今已经20多年,与我也有些情感了。上个星期天,我把积满尘灰的它拉出来擦了擦,试了一圈,嘿,还行。
  我刚进检察院那时候,我们院还没有自己的办公楼。办公的地方是向外单位借来的一座木楼板的三层小楼,地下和二楼用纸板隔开就算是各部门办公室了。我和几个新到的干警没有住房,就挤住在三楼。那时,院里只有两辆旧“吉普”,一辆“边三轮”,几辆旧“凤凰”。我们这些新进来的年轻小伙,在近途办案中能够用上一趟“边三轮”就很威风了,多半是骑着旧“凤凰”周围跑。有时,人多出去,旧“凤凰”也轮不到,就去坐客车或走路。为了方便自己,我咬咬牙干脆自己买了辆28寸大“永久”。我人高腿长,蹬上这辆自行车还真是舒坦。在那乡间小路上,这28寸“永久”伴随我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趣味故事。
  
  与领导下乡,半途领导不见了
  
  当年,我开始时是在经济检察科工作。那时候,科里人手不够,分管经济检察的副检察长常常与我们一起下乡办案。那次,黄副检察长带我出去办案,他老人家蹬了院里一辆旧“凤凰”,我蹬的就是自己新买的这辆28寸“永久”。
  “黄副检,给你换个车子骑好吗?”我怕老人家蹬旧“凤凰”吃力。
  “不用,新车子,我蹬不习惯。”老人家狡诘一笑。
  出了县城不久,我发现前面的路弯了,窄了,越来越不好走了。这时,老人家才回过头来笑笑,口吐真言道:“我不是不想蹬新车,只是这破路,这烂车子你蹬不了。”哦,我恍然大悟,心里一阵温热。
  “小心!”老人家突然在前面警告我。只见,一个大转弯后,一条苍茫的西江横在了我们的眼前。啊!这崎岖的沿江山路象条细细的绳子高高地挂在半山腰上,下面是滔滔的苍茫西江,江水浩浩荡荡,汹涌而下。一边是蜿蜒的高山,一边是2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蹬着“永久”在高高的小路上往下一看,我的心里就发毛,生怕一不留神;车头一摆,就掉下那滔滔的江水中,这辈子就完了。路又弯又窄,路面只有人们用脚板踩出的那几巴掌宽的地方是平整的,其余便是磷峋的石丛。我从来没有在这种路上蹬过自行车,在这路上蹬车,就似踩钢丝绳般紧张。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极力用手把紧车头,宁可让车子往大石头堆里闪,也不许它往悬崖外偏半点。我小心翼翼地蹬着车。慢慢地,我就远远的落在了老人家的后面。一个转弯,又是一个转弯,我就再也看不见老人家了。我心里便想,幸好不与他换车子,要是换了,他蹬上我这新车一定跑得更快了,我蹬了他的破“凤凰”就更加吃力了。又走了一个弯,前面是一段比较宽直的小路了,视野也远了。可是,老人家一下不见了。他居然跑得那么快?我正在纳闷,忽然听到后面不远处发出什么声音来。
  “黄副检,你在哪?”我不禁喊叫。
  “快,快来!”
  我跑过去。啊!老人家连车带人掉下了路边外一个大荆棘丛中。“凤凰”压着他,他的一只脚却插进“凤凰”的三角架里,动弹不得。好险,是这个大荆棘丛救了老人家,要不,掉下那悬崖里去,不粉身碎骨才怪!
  以后,我再没有与黄副检长他老人家蹬车下过乡了,也不知道他还敢不敢在那条沿江小路上蹬自行车。
  
  本跟班办案,一下却变带班办案
  
  80年代中期,上级强调要“两手抓”,即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两手都要硬”,即经济建设要加强,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也要坚决。当时,地方上打击经济领域里的经济犯罪,抓得很紧。县里,设了个“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简称“打击办”。“打击办”负责协调检察机关查办经济犯罪案件。我们不少经济犯罪案件的线索是从“打击办”那里转来的,对这些案件的查办,“打击办”都尤其重视。当时,我们经济察科才几个人,两人为一个办案小组。那时,案件线索很多。三几个办案小组查办不了那么多案件,“打击办”就协调我们,在各单位中借调一些年轻有为的人过来,协助我们一起办案。
  我刚刚到检察院不久,办案才是个开端。本想跟班向老同志学习些本领,却在打击经济犯罪的新形势下,做起了带班。科里原来安排我跟随一个老同志办案的,外单位的同志进来后,我这个新手就居然当起了师傅来。领导重新安排,由我带领一个税务部门借调来的年轻仔一起办案。带班就带班,我把“永久”往客车顶上一提,就与税务仔下乡了。当时,我负责查办一起林业管理站站长的贪污案。涉及到林业部门的案件,都免不了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向分散于各山区旯旮的村民林农调查取证。这个案子已经立了案,犯罪嫌疑人(当时叫人犯)已经逮捕在押,案件取证时间紧,任务重。这个案件,涉及的是造林种苗经费补贴开支,要查清全案,就得向每一个购苗农户进行核查。一个村子购买种苗的农户往往有几十个、上百个,而我们要查找的都是忙碌得不开交的家庭主力军,白天人到村里,连他们的影子都见不着。案件涉案村子之众,人员之多,范围之广,住户之散,寻觅之难,言之难尽。
  我只好与税务仔住进农产。白天,我们蹬上“永久”一家一户地查找购苗农户的房屋位置,约好谈话时间。到了中午或晚上,购亩农户劳动归来后,就按照约定时间上门询问核查。一天下来,也只能取证五七份。一个村子几十人,要住几天才能查核完。村子里没有电灯,夜幕降临后到处漆黑。出去时,我蹬车子,税务仔坐后面打电筒,由于天黑路生,我们常常摔跤,幸运时跌得满身泥污,不好时跌得鼻青脸黑。开始时,税务仔由于没有做过笔录,教他做也不好,我只好边问边记录。中午时,天气太闷热,农户喜欢在大树下乘凉,我就拉过“永久”当桌子,伏在尾棚上问话做记录。“永久”是我的坐骑,也是我的办公桌子。
  我刚进检察院不久,上面便要求在职干警要逐渐普及大专文化。院里便组织大专以下文化的干警,参加电大法律专业学习。我在进入检察院之前就已经参加了大专自学考试,就不再参加电大学习了。但是,对于检察业务的学习我始终不放松。这次下乡,我在“永久”的大三角架下缝了个帆布书包,把法律书籍、学习资料都装上,有空就拿出来学习。我感到,自己是半路出家的人,检察业务底子本来就单薄,这次领导又安排带班办案,就更加感觉到担子沉重。不能出差错啊!我告诫自己。为了把自己主办的案子办得漂漂亮亮,我把整个案件的侦查方案都认真拟写在笔记本里。找哪个农户,谈话前我都要据他的特点思考一番取证的技巧。为此,我在税务仔睡下后,还一个人就着荧火虫般的煤油灯在“永久”尾棚上,写写划划做笔记。夜深人静,“永久”与我的笔记小本就成了我的晚间的好伙伴。现在,这个20多年前的小笔记本子还好好地保存在我的抽屉里。翻开本子,这些检察生涯便似流水般,在我的脑海里潺潺流过。
  跟班变带班,带班则出成果。这次下乡半个多月,我由这起案件的侦查牵出了另外一起案件。一炮双响,这是我在检察院工作前期最感到荣幸的一件事情!
  
  失而复得,老“永久”迈进新时代
  
  老“永久”陪伴我走过那段陈旧的岁月,也与我迎来了崭新的今天。
  那是我们检察院告别“鸽子笼”办公楼的第二年春,即90年代初的一天晚上,我的老“永久”突然不辞而别,跟着小偷跑了!
  “失了也罢。老‘永久’和这新楼也太不相称了。”同事们却笑话我的破车子。这不单单是一辆破车子呀,这是我检察生涯的伙伴,我心里隐隐作痛。
  这座新办公楼是新任检察长上任后建设起来的。他上任时最感慨的话就是:“这‘鸽子笼’太不适应时代了。”最及时的一件事就是规划建设新办公楼。当时,我们县城河东新区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发,我们兄弟家的房子也就乘着这股热潮盖了起来。单位的办公楼搬迁后不久,我也从单位借来的板楼上搬了出去。老“永久”就跟随着我迁举了新居,并变成了东西征战的上下班交通座骑。说起不相称,这老“永久”似乎也太破旧了,原来油亮的漆掉得斑驳难看了,铮铮的车圈也黑白不分。这样的车子放在崭新办公楼下,是有点不相称。这时,我的同事们不少人已经骑上摩托车上下班,没有了老“永久”的我,也只好又一回咬咬牙花4000多元购买了一辆90C“大阳”摩托。
  一天,骑“大阳”下班时,半道上碰见了修理自行车的老黄师傅,他说,有辆自行车很象我的老“永久”,就给我买下了。啊!我的老“永久”失而复得。我把老“永久”拉回家,安置在楼下的楼道里。
  90年代末,上级强调基层院要建设普及“五好”检察院。我们于90年代初建成的办公楼,楼房与院子都过于窄小,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环境对比是再度落后于形势了!我们新“交流”过来的30多岁的年轻检察长,根据上级的部署,向全体干警宣布了一个重大决策:创“五好”硬件,建综合新楼,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我作为办公室主任,便一马当先参予了“五好”的硬件建设。在那满地碎石钉子的基建工地,我重新起用了我的老“永久”,让它继续发挥它的光荣传统,风里来雨里去,泥浆钉子不惧怕。随着老“永久”身上水泥浆的不断增多,我们的“五好”硬件综合技术办公楼也拔地而起了。
  搬进河东新区新综合办公楼后,我的老“永久”与新环境更加不协调了,就把它收藏进家里的杂物室,“大阳”就随着我重新轰鸣起来。
  创立起“五好”,我们接着又创造了“人民满意的检察院”。新的一任检察长到来后,我们又接着创建“自治区先进检察院”,这全区先进的条件对我们的各方面要求更高了。为了完善硬件设施,最新交流来的检察长又争取到了一个“干警住宅综合楼”的项目,在自治区财政厅争取到了一笔建设资金。我的老“永久”于是再度出山,在工地里出人奔忙。用则进,不用则废。老“永久”在新工地中脱掉了旧锈,露出了些许亮光。老“永久”的“露亮”,其实就是我们检察新院子的增光。很快,我们的干警住宅综合楼与整个院子都建成了,使我们单位的硬件建设、庭院绿化,一下就跃居全市第一、全区闻名。硬件的进步,也促进了业务的发展。我们院的业务单项先进不断增多,成了自治区检察系统的免检先进!
  我把老“永久”再度收进杂物间。这一收就是两年多,老“永久”的身上已经满是斑斑的锈迹。现在,我们院正向“四化”检察院建设迈进,我虽然已经“知天命”,但仍然和同事们一起通过了电脑等级考试。近日,院里又组织了汽车驾驶证的统一培训,不日,我们的干警就要全部告别了那些破旧过时的自行车了。我的老“永久”也就永远不能再度出山了!
  我抚着锈迹斑斑的它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