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新审视

2006-12-29 00:00:00汪江洪
会计之友 2006年26期


  【摘要】本文指出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重新审视了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国有资产流失和减损是当前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使企业的发展稳定有序,是国家当前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反映。国家要实现对国有企业管理的目标,必须依靠和运用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出资者财务管理的机制。
  
  (二)有利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根本缺陷在于没有实现真正的产权分离。“两权”没有真正分开,企业经营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有效地激励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而且,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钝化,没有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机制,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没有将财务职能在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实行科学地分工,财务管理的责权利没有具体分解、落实和明确。因此,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机制
  近年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经济监督机制很不完善。就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监督、所有者监督、政府行政监督及社会监督等的关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衔接的互控体制,特别是由于所有者缺位导致了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监督弱化。在明确出资人的前提下,加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利于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和必要的监控措施,切实加强出资者对经营者的财务活动和经营行为的约束和监督,改变目前对经营者软约束的局面,并为理顺经济监督体系、完善经济监督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预测与控制手段。以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种粗放式的、笼统的管理模式,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它是封闭的、片面的、被动的。管理者的眼光往往局限于财务本身,仅仅被动处理流入和流出财务部门的经济信息。财务预测没有科学性可言,仅是依据历史数据对未来的一种估计推测,没有明晰财务收支数据与业务数据之间的联系,没有建立二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财务工作缺乏前瞻性。没有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如何规避财务风险知之甚少,经营决策缺乏科学论证,有规不循、有法不依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仅在浅层次上就表现出许多问题,比如:监督滞后(出现许多问题后才开始审计)、监督缺位(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监督缺威(缺少真正法制化、法治型的权威性审计监督)等等。由于对会计监督的审计监督不严不力,使会计秩序紊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特别是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等相关的会议和政策出台后,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部分企业的部分部门还是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不清楚或不太清楚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盲目追求“产值最大化”、“人均收入最大化”等等。其实,即使企业同时取得几个目标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不能说明企业的真正业绩,况且目标的多元化还会造成管理重心的分散与偏离,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败。
  
  (二)财务主体不清
  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简称为财务主体,既是财权的享有者也是理财活动的参与者,其基本特征就是独立性和经济性。如果企业财务主体不明确,将导致企业无法进行科学的财务决策,无法承担相应的财务责任。现在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国有企业财务主体缺乏整体性。建立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就是使企业资产人格化,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出资者所有权是指出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财产拥有终极性的归属权和享有资产收益权。出资者一旦将财产投入企e363fbc92fb65d9b28fca0e2fd143f13440b8f2fa1a16caf33509b146ed21565业便成为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而不能收回,所以只有投入的财产能带来最大效益,出资者的愿望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其所有权才能得到最终实现。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仅对其全部法人财产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而且还具有财产所有权的排他性。因为经营权只表现为决策权、定价权、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出口权等具体管理权,其所有权要受所有权约束,而且这种约束是通过《公司法》等法律和各公司章程来规范的。
  
  (三)财务会计控制力度不足
  1.虽然许多企业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现金管理不够到位,有些企业的现金没有很好地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有些企业潜伏着资金风险、甚至濒临困境而不觉察。2.对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形成长期呆账、死账。3.尽管许多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但由于目标不一致导致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执行与考核的力度不够,效果差强人意。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正确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适应多因素变化的综合目标群,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构成体系。现代企业从事财务活动的目标,除了要实现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应包括管理者利益最大化,这是因为:1.尽管投资人将资本交给企业的管理者,后者必须对前者尽职尽责,但企业管理者毕竟是以法人的身份独立自主地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在整个经营管理工作中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因此,他们可以而且应该在保证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前提下,追求不同于投资人利益最大化的别的某种目标,可以而且应该在实现利润最大化之外(或同时)实现销售量最大化、资产最大化或经济增长比率最大化等等。2.尽管企业管理者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实现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但就长期而言,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在持续对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过程中,企业投资者出于对收益的通盘考虑,可以而且应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明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主体
  企业法人财产权作为企业依法对其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一种经济性权利,必然要求对产权进行明晰化、资本化、人格化管理。财务管理的主体应有整体性。企业要牢牢抓住财权,成为财权的主体,是理财的主体。企业的财务主体要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应具有多元性。现代国有企业的财权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四个不同的主体间分割。其中,前两个主体性质相同,属于出资者主体。而经理以下又可分为多个财务主体,如财务计划员、现金管理员、信用管理员等。这四个主体的权利是《公司法》规定的,他们的界限应是明晰的,责任是明确的。根据企业法人管理的要求,强调国有企业这个具有整体性的财务主体的多元性,其作用主要是有利于国有企业财权分工合理和责任明确,在利益关系上推动与约束并存,既保证经理人员放手理财,又不失去法人的最终控制。
  
  (三)国有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强财务控制
  要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效果。为此,一方面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另一方面要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牵制,定期检查盘点;对应收账款,要定期核对、认真追收,严格控制账龄。在取得确凿证据后,对死账、呆账及时、妥善地进行会计处理。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实际工作中,要使企业投资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及社会利益最大化,就应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最高管理者和财务管理当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全面兼顾三者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积极合理地组织财务活动,科学有效地处理财务关系,以财务决策为核心来建立财务管理体系,使之将整个企业的财务工作不断推向最优化境界,使之适合当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经济的发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