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伊财
摘要: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中考化学科评估方案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百分制评分改为等级制评估。这一变动,初中化学教学更需要提高45分钟教学效益,教学中努力做到,教学有趣,充满情感,不断创新,狠抓课标落实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情感;创新
初中化学新课程,反映了现代化学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体现了教育新理念,对广大化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教学要求,上好一节课,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多心血。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周密地考虑他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上课也像厨师做菜一样要做到色、香、味俱全,让大家觉得好吃、爱吃。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充分根据教材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从趣味、情感、创新和落实课标上做文章,认真教好每节课,让绝大多数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化学教学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来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所形成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我国宋朝理学家程葭也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只有从学生心理上产生兴趣,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克服困难,消除自悲,排除干扰,勤奋学习。
例如:“九年义务教材科学版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变化》,上课时,我们首先设计了几组有趣的实验,如“水变牛奶”、“白纸现字”、“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诱发了他们的好奇心。离奇的实验现象,把学生带进了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接着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化学知识讲起,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由近及远逐步扩展,并做好课本中三个演示实验,讲清“两变化”的概念。生动、有趣的两节课使他们兴趣得到激发,课后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议论着教师的讲课内容,有的同学还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看书。
化学实验既能培养学生兴趣又能巩固所学内容,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说:“化学实验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分”,许多鲜明、生动、色彩强烈,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既生动又直观,学生特别喜欢既动手,又动脑的实验课。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我把课本上的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和“边讲边实验”。教师不仅要圆满完成课标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自己已有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善于改造已有的演示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研究,这样不仅更有效更容易掌握有关化学知识,而且更有效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如当我们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内容时,我增加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通人蓝色石蕊试纸,如图甲、图乙,在教学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1)实验中,图甲、图乙各发生什么变化?(2)蓝色石蕊纸为什么变红色?(3)什么物质使它变红色?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得出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得出的结论,理解深刻。
联系实际的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知识,例如:在讲第八章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时,我们补充了用很稀的盐酸模拟胃酸过多的病人的胃液,加入甲基橙变红色(证明显酸性),把酸液分装四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纯碱,碳酸钙,目鱼骨粉末和胃舒平药片(量稍多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判断用什么药效果更好,并分析药起作用的原理。学生情绪高涨,议论纷纷,有的说,纯碱与胃酸反应太快,胃里气泡挺多,病人承受不了;加胃舒平药片后,红色渐浅,说明药不能多吃,吃多了起反作用。整个课堂活跃得很,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悟出了道理,终生难忘,使课堂教学落实到实处。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对初三学生有极大吸引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利用教学媒体,注意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化组织,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通过模型、投影,幻灯,教学电影,计算机等综合运用,相互配合,达到课堂教学最佳效果。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情感性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说过:“要真诚地在情感方面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在教学中教师以多少情感打动学生的心,也必然换来学生对老师多少的真挚的情感。这种效应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学习成绩就会明显提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上课第一次交作业,他在作业纸上写道:“读书不读书,只要肩膀粗,初中一毕业,回去当老粗。”在课堂上你越批评他,他表现就越差,越喜欢和你对着干,许多老师感到束手无策。经过了解后发现这位同学与同学之间关系不错,并很重情感,于是我就用情感影响他。有一次班里成立了化学兴趣小组,我就用鼓励的口气对他说:“你绝对不会让你同组同学失望的”。他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这样,师生间距离缩短了,他不仅参加了兴趣小组,而且在化学晚会上,表演了化学小魔术。在课堂上。我乘机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使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经过一学期努力,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这件事给我很大启发,在以后教学中,经常用情感来感化学生,使一部分学习差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转化。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时,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理解和爱护。教师的细微深处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能使他们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化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这其中包括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来获取信息。当我教到第二章第三节《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时,我利用星期天下午休息的时间,带领同学参观化工厂,让他们亲身体验空气的污染源,及空气污染的危害,并结合学校德育处开展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领会到当地空气污染情况和预防措施。当我教到第三章第三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时,聘请了县消防队同志给同学们讲座,通过消防人员介绍一年来全县火灾情况,及因火灾造成人民群众重大损失的触目惊心的事实,同学们感受很深,最后再开展灭火的演习训练。这种让学生亲身体验与参与的教学让学生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让化学知识紧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让他们觉得身边处处有化学,应努力学好化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应根据教师的“长处”和择优选择方法。但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应力求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得生动活泼,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听完课后觉得有“味道”。因此,在备课时总要根据每节课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再如:初三化学有关化学用语的安排比较集中,第四章第四节、第五节24种元素符号还未记清,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接踵而来,识记和巩固应用成了很大困难,超过了学生承受能力,一部分同学很难越过这一关而掉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分散难点教法,变集中记忆为分散记忆,从第一章开始就有意识地渗透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内容,到了第四章第四节克服了一下子掌握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困难。
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注意培养他们的听课能力,阅读能力,审题、答题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教给学生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的方法。许多内容在学生学会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指导学生“提问题”,发现问题,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切实做好单元过关,章节过关,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不赶进度,不超要求。在备课中发现问题不断修改教学计划,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层次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
参考文献:
[1]弓艳梅.改进化学实验,强化科学培养[J].化学教学,2005,(1/2):8-9.
[2]游梅.用心理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J].化学教学,2006,(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