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喜
拿破仑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威震世界的法国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1810年几乎控制了除英、俄之外的整个欧洲,法兰西帝国的强盛也达到了顶峰。
战争中的拿破仑运筹得当,曾多次利用气象条件克敌制胜,为后人津津乐道。如1796年,拿破仑两次巧用浓雾作掩护,第一次突击成功,第二次巧妙解围,但拿破仑的最终失败也与气象有关系——1812年的莫斯科战役和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就使这个不可一世的“常胜将军”—败再败,严寒和暴雨让拿破仑大军吃尽苦头,最终导致失败。
莫斯科战役中,拿破仑军队一开始就受到了不利气象条件影响。1812年6月,时值盛夏,炎热的天气使许多官兵途中生病,暴雨又破坏了道路,给行军造成了极大困难。拿破仑大军开进俄国境内不久,不得不扔掉约100门火炮和500多辆弹药车,还损失了1万匹军马,非战斗性减员和耗损很大。尽管如此,拿破仑军队还是于9月14日进入了莫斯科。由于俄军撤出时,对莫斯科进行了坚壁清野,运走或毁掉了一切消防灭火工具,再放火焚烧城市。大火一经燃起,无法扑救,只能自燃自灭。拿破仑意识到几十万大军无法在莫斯科过冬,便在10月19日下令撤退,可是已经来不及了。11月6日,第一场暴风雪突然降临莫斯科,厚厚的积雪使得大地白茫茫一片。法军零散行军的分队相继迷路,数以千计的士兵一批批地倒毙在风雪之中,大量的马匹也被冻死。士兵们为了生存,成群结伙四处抢劫,寻找食品和燃料,甚至为了获得一些救命之物,士兵们也互相残杀。俄军还乘机袭击毫无战斗力的法军。拿破仑军队损失惨重,60万大军在返回时已不足3万。
莫斯科战役,天气虽然对双方都不利,但比较而言,还是帮了俄军的忙。后来兵家评论:“1812年早到的严寒天气,对加剧法军的失败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斯科战役惨败之后,拿破仑试图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死。1815年6月,卷土重来的拿破仑率12万法军,决心要与由英国威灵顿公爵率领的22万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会战。战场就设在一个名叫滑铁卢的地方。
6月17日,交战双方摆开阵势,准备第二天一决雌雄。但天不作美,作战地域上空先是乌云密布,紧接着是雷暴和倾盆大雨。所有火器都难以有效地射击,使得拿破仑在下午五六点钟击溃联军的计划泡汤了。18日凌晨1时,拿破仑不顾如注的大雨,仍拟订了18日作战方案:早上6时发起攻击,中午结束战斗。然而,恶劣的天气似乎跟拿破仑较上了劲,午夜开始的狂风暴雨—直持续到18日上午7时左右。瓢泼大雨使得战区地形面目全非,沟壑纵横,泥浆遍地,给法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步兵难以前进,炮兵们费力地拉起陷入烂泥中的大炮,在泥泞中滑着、跌着艰难地前进,还未与联军接触,就已累得人困马乏了,以致法军前进的速度十分缓慢,根本到不了指定地点。更令拿破仑懊恼的是,恶劣的天气使部队之间联系失灵,上传或下达的命令往往滞后好几个小时。18日上午8时,依然细雨蒙蒙,拿破仑不得不把总攻时间推迟到上午11时半。
上午11点半,随着三声炮响,著名的滑铁卢决战开始了。法军数十门大炮齐声轰鸣,向联军阵地猛轰。然而,暴雨造成的湿地,使拿破仑最擅长使用的威慑力极大的火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炮弹只有落在坚硬的地面上才能产生极大的跳飞杀伤效果,可现在却都陷入烂泥或松土中不跳飞,尽管炮弹落在联军阵地上,也只给威灵顿的军队造成轻微的损失。尽管拿破仑意志顽强,指挥镇定,法军英勇善战,法军的骑兵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联军猛冲,步兵也轮番冲击,多次突破联军防线,但是联军也不示弱,顽强地反击,一次次又夺回了阵地。
在决战的紧要关头,仍因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泞,拿破仑发出的让下属格鲁希部队迅速靠拢的命令推迟了5个多小时才送达,致使援军未能及时赶到。又由于暴雨使总攻时间推迟,给了联军充裕的时间,联军的援兵及时赶到了战场。精疲力竭的法军遭到前后夹击,致使战局急转直下。晚上8时,威灵顿看到法军越来越混乱,便决定从正面发起进攻。于是,联军士兵像潮水一样向山坡下奔去,法军终于放弃了战场,拿破仑自己也在晚上9时骑马先逃了。
在滑铁卢战役中,气象因素(主要是暴雨)对战局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对此,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有一段精彩点评:“1815年6月17日到18日的那天晚上,多几滴雨和少几滴雨,对于拿破仑成了一种胜败存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