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如
2005年6月2日下午,我借去上海参加“楼适夷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之机,与锡金先生的女公子蒋於缉教授,还有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张岚、王锡荣两位馆长一起去看望王元化先生。
我们进门后刚落座,元化先生立刻对我说:关于丁玲,我要先向你解释一件事。丁玲逝世时,中国作协把讣告发到我原来住的淮海路旧址,两个月后我才收到,所以没能在开追悼会前发唁电。
我冒昧地说:“元化先生,我想请您谈谈丁玲,行吗?”
先生答道:这么说吧,我老伴张可非常喜欢丁玲的书,我坦白地说,我喜欢萧红。我老伴不但自己喜欢丁玲,还给她的那些外国学生讲丁玲的作品,这些学生很有兴趣。
我又问:“您和丁玲同志有过交往吗?”
先生说:她向我约过稿,给《中国》杂志。我当时忙,也没写成。我到北京参加四次作代会,听适夷告诉我,丁玲跟他说我是为周扬起草文章(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的。适夷向她解释,说我也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骨干分子,还吃过不少苦,后来丁玲大约改变了看法,向我约稿。《中国》的牛汉是我的老朋友。我对丁玲了解不多,但对雪峰很熟悉。我认为雪峰的许多文章,如《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都写得很好,今天读来仍令人钦佩。
雪峰是一位很好的人
我知道丁玲深爱雪峰,便说:“也请您谈谈雪峰吧。”
谈起冯雪峰,元化先生滔滔不绝。第一句话就说:雪峰是一位很好的人,确如他自己所说,他在文坛上单干,是个“单干户”。也正因为这一点,今天写到他的文章不多,对他的评价也嫌不足。抗战后我们在上海相识,我向来喜欢雪峰的理论文章。解放初,我在时代出版社,雪峰把他的全部作品送给我,要我读过之后写篇评论文章。但是,我接连在政治运动中遭难,文章一直没有写成,雪峰送给我的那些著作,都在“文革”中被毁了。
元化先生转向王锡荣:包子衍搞的那个《雪峰年谱》,漏下一段史实(指编《现实文艺丛刊》),我跟几个人说了,一直没补上。现在包子衍也不在了,这杂志现在还可找到,仔细考查还来得及,请你们想法给补上。王锡荣答应一定想办法,并拿出纸笔立刻记录下来。
元化先生又讲到与雪峰之间的一件往事。上个世纪50年代初,元化先生被打成胡风反党集团骨干分子,降级降薪,赋闲在家。“在家里总得找点事情做,不能靠老婆养活呀”,元化先生说:他就找了一本英国人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来翻译,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接着,元化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这部书的梗概:作者呤唎,19世纪50年代初以英国海军低级军官身份来到上海,后辞去军职经商,在上海附近太平天国辖境收购蚕丝。其间,细心观察太平天国情况,还去苏州拜见了忠王李秀成。李让他住在府里,享受最友好的款待,向他介绍太平天国情况,并发给他一个通行证,允许他在太平天国辖区内自由往来。后来,呤为太平天国采购到大批欧洲军火和粮食,还帮助太平天国训练军队,一同参加战斗,并身负重伤。他还了解了太平军内讧的许多详情。回到英国后,他把自己在太平天国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太平军总司令忠王李秀成——如果他已去世,本书就作为对他的纪念。”
元化先生说:雪峰被打成右派后,门可罗雀,在北京看到我的这部译著,十分感兴趣,萌发了创作长篇小说《太平天国》的想法。为了熟悉太平天国人物的生活环境,他专门到书中提到的地方走了一遍。1959年为了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夏衍也给我来信,说要把《太平天国》改编成电影,要我参加编剧。我当然愿意,后来也没拍成。
怎么看丁玲的“左”
趁元化先生讲话的间隙,我问道:“元化先生,许多人说丁玲晚年‘左,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元化先生不假思索地说道:其实这里没有什么“左”、“右”问题。上世纪30年代的前辈,当时都积下了一些恩恩怨怨,后来经过不少运动,各人都遭受了沉重的磨难,应该可以化解了,可是这些恩怨仍存。丁玲同志也是比较执着这些恩怨的。自然,她吃了太多的苦。是非要辨白,但那些情绪上留下的恩怨痕迹似乎就可不再执着了。夏衍同志晚年批评雪峰的文章是不对的,这也是对过去的恩怨太执着了。雪峰性格冲动,但在大事上他不至说那样的话。当然夏衍同志对我是很好的,但他在晚年写的回忆文章里,还坚持30年代那些看法,竟然说雪峰要把他扭送巡捕房……
元化先生用毛巾擦擦汗,接着说,根本不是什么“左”“右”的问题,都是30年代沿袭下来的这个东西(宗派)!
我追问了一句:“您说丁玲不是‘左、‘右的问题,而是文艺界30年代沿袭下来的宗派问题吗?”元化先生点点头说,如果晚年时丁玲、周扬、夏衍等人能坐在一起把有些事情谈开就好了。周扬等人有这个问题,丁玲等人也有戒备心理。比如打丁玲,打胡风的问题,丁玲、胡风,还有楼适夷等人都认为是周扬搞的,其实正如彭柏山在反胡风时对我说的,决策来自上面。当然这里有周扬等人在执行过程中掌握分寸的问题……
停了一下,他又说:我不愿意卷入派性之争,这并不是没有是非,而是感到厌恶。当然,我并不是把文艺上的问题一概归为闹派性。我的准则是本着前人说过的一句话“和而不同,群而不党”。1994年我曾把这句话写进我的文章中(见《思辨录》),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有时却让自己处于一种不被人理解的困境。
怕元化先生谈话时间长了太累,我们怀着遗憾告辞,并且跟王元化先生约定:以后有机会再来访问他。
电话中又聊起一些事
我回到北京,根据记忆,草拟了这篇《听王元化先生谈丁玲冯雪峰》的小稿,连同我写的一本小书《无奈的涅?——丁玲最后的日子》寄给王元化先生。没想先生办事极其认真,亲自为我订正稿件,还于7月2日晚给我打来电话,谈他读我那本小书后的一些感想。他说,你书中写的那些事,好多我都不知道。像“诬告信事件”,丁玲那样一个老同志怎么可能做那样的事呢!你给她说清楚很好。我的视力不好,现在只有一只眼能看东西,视力0.3、4,每天看三四十行。最近你在《新文学史料》上发的那篇《丁玲为〈中国〉筹款始末》,这件事我也不知道。是别人给我念的这篇文章。丁玲是个书生,怎么可能搞经济呢!
我插话说:我没有什么理论水平,只是写点事实。
元化先生说:你头脑很清楚,写得也很客观,很认真,就是要实事求是。你写的这些事很重要,我在1952年就写过关于“面对真实”的文章。接着,又谈到《丁玲与“诬告信”事件》那篇文章,他说,你文章中写到张光年日记记载“……收王元化信……”上个世纪80年代,我和光年有过交往,只是谈《文心雕龙》(因为张光年是《文心雕龙》研究会会长),没涉及过文坛上的事。我们的通信有三四十封,都收在我那本《思辨录》里。你上次来时问我丁玲“左”的问题,我对文坛上的事不知道,也谈不出什么,但丁玲不“左”,有比她“左”的人。我们这些人都“左”过,光年也“左”过,有人也跟我讲过他在上世纪50年代批胡风时的“左”的表现。八九十年代,我对文坛厌倦了,文坛太复杂,我转而去研究学术问题。
元化先生的话,对我研究丁玲很有启迪。我把这些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仅此而已。
2005年6月5日至7月6日
(作者为原丁玲秘书,《作家文摘》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