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印象深刻的四个印象

2006-10-26 06:35陈俊凤
人民音乐 2006年10期
关键词:穆特大调奏鸣曲

小提琴大师穆特10年之前来北京三次的演出我都慕名看过。倒不只因为穆特是我们女性音乐工作者的顶尖人物,值得我们崇拜,主要是因为她演奏小提琴能够将丰富的感性融入清晰的理性中,特别值得我在自己的演唱和教学中借鉴,虽说我是一位声乐教员,但小提琴那种如诉如泣、悠扬婉转的歌唱性却是每一个歌唱演员梦寐以求的。

穆特这次来中国巡演出了一件事,其影响力超过了她的小提琴演奏。那就是穆特在上海演出时,曾中断了演出,原因是有一位观众不停地照相,激怒了正在拉琴的穆特,她强烈要求这名观众退场,否则她将终止演出。后来工作人员将这名观众请出场后,穆特向观众致歉,并继续演出。几天来媒体对于这件事的报道及评论数量超过了关于她音乐演奏的评论。

这件不愉快的事件对穆特北京音乐会直接的影响就是世纪剧院加强了保安措施。当天晚上,一进世纪剧院的大堂,就见五位音乐爱好者用长六米、高四米的红色巨型展板做成的倡议书,现场有不少音乐爱好者响应倡议在上面签名。

尽管有了这样强势的引导和宣传,音乐会还不是特别安静,除了迟到观众的走动声和忍不住的咳嗽声外,不时还能听到手机照相的声音。穆特的演奏特别在乎环境,1997年那次来华演出,穆特身着深绿色晚礼服,舞台大部分是黑暗的,只有两圈追光照在穆特和钢琴伴奏身上,当然台下也是暗的。穆特说,演出时观众席亮会让她精力不集中。一次演出,穆特无意看清台下一位女观众穿着的绿色鞋子,结果那天穆特老分神,演奏发挥失常。虽说崇拜者将穆特奉为小提琴女神,但她终归是人不是神。

像在中国这种类似中断演出的情况在德国也发生过。一次穆特在德国演奏沃尔夫冈的现代作品,刚刚演奏三分钟后,台下一片吵闹,观众听不懂演奏的是什么,穆特不得不停下来给观众解释作品的内容。中国的观众没这样的素质或胆量吵闹要求中断演出请台上的演奏家解释作品,但一部分观众的不专注音乐,确实影响了穆特的正常发挥。中场休息时,我问了一个在德国听过穆特演奏的朋友,他说,穆特当晚的表现,连在德国演出的一半状态都不到。

我用这么多的篇幅评观众的表现,无非是想强调一场优秀的音乐会,是由台上的演奏家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这次,穆特发挥出的水平不抵在德国本土的一半,责任不在穆特在观众。顺便多说一句,欣赏古典音乐会的氛围和欣赏流行、摇滚音乐会的氛围反差是那么大。如果观众保持安静坐在位子上,那摇滚歌手乐手会崩溃了,他们要的就是观众又蹦又喊,但这样的观众,会把穆特这样的古典音乐大师吓跑的。

这一晚上,穆特身着美人鱼造形演出服上场,但她的演奏却不像鱼在水里那样自由嬉戏。虽说整场五首小提琴奏鸣曲都是莫扎特创作,这是为纪念这位音乐神童诞生250周年。人们对莫扎特音乐的印象多是如鱼游水般的快乐自由,曾有乐评人将中国古代哲人庄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寓言比附莫扎特的音乐。但今天穆特的演奏,却一改人们对莫扎特的这种印象。虽然这不是穆特的技术问题,对于莫扎特的这五首奏鸣曲,穆特没有任何技术负担,就像一个八级钳工,遇到的只是次五级程度的活。如果出点小毛病,那也是在任何提琴手都能拉好的地方穆特出点小瑕疵。比如,她拉的第二个曲目第三乐章有几处声音有点糙,不太讲究,最后的快板交待不清楚,含含糊糊,似一个大舌头人说话。但穆特却能将自己的生命意向,通过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折射出来,让人重新掂量莫扎特。这是穆特的个性使然。

穆特这晚演出的曲目是1.《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2.《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3.《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4.《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5.《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这五首作品是莫扎特22岁至29岁之间创作的。穆特像是依照人的一生过程来安排这五首作品的起伏开合的,但她给我最重要的感受是将每一部作品处理得都很凝重,每一个乐句,甚至每一个音符都是经过思考才从她心里流淌出来的。比如,穆特演奏《F大调奏鸣曲》时,特别强调戏剧对比,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主题反复时,她都明昂地用弱、强、更强来彰显音乐的冲突。可是在大多数的提琴家的演奏中,我们很少听到莫扎特有那么大起伏,更多的是音乐流畅欢快,自由无碍。这如果要是中国人或者其他亚洲人那么演奏,那听众一定要质疑了:这究竟是不是本真的莫扎特?但因为是莫扎特故乡人这么演,我们也只能说,没准穆特发展出莫扎特深刻冲突的一面。这就像一个中国京剧老生,在外国是尖着唱、哑着唱还是横着唱、竖着唱,怎么唱怎么有理,谁让京剧是中国的国剧呢!

穆特这场音乐会给我的第二个重要感觉就是她的深情。有些莫扎特招牌似的轻松游戏似的旋律,穆特都能拉得像经过了大悲大喜、出入过生死的深情。比如像《降E大调奏鸣曲》第二乐章慢板,穆特奏出的抒情旋律,好像没经过观众的耳朵,直接浸入人的心脏,在这如醇酒般旋律的浸蚀下,心脏似乎沉醉得忘了跳动。这是穆特的招牌音色。

正像上游清澈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被染成黄色一样,莫扎特清澈见底的音乐流过穆特的生命被染成深深的紫色。穆特虽说才四十三岁,但她的情感经历没准就像她现在丈夫普列文的年龄。先是在穆特心中教父般的卡拉扬1989年去世,那年穆特26岁,然后又是大她几十岁的丈夫抛下她和两个孩子先去了天堂,那时她三十岁。再就是近两年她又与大她数十岁的作曲家、指挥家普列文结婚。可以说,穆特的心路历程绝不是一个四十岁女人所能浓缩的。这些对于穆特是沉重打击的生活悲剧却成为她演奏音乐的养料。不过2006年,借着莫扎特250年诞辰,拿莫扎特的作品当公器,来抒发穆特极为个人化的情感。因为她是大师、小提琴女神,所以我们就要接受,觉得是敞开了莫扎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钢琴大师波格雷里奇像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似的,让肖邦的钢琴声变形,像达利那“流淌的时钟”,我们不也是奉为这是经典演奏版本吗?

不能不提的还有当晚的钢琴演奏欧尔吉斯,因为奏鸣曲是小提琴和钢琴共同完成的,而且有的段落,莫扎特给钢琴写得很重,小提琴只是附属。在这场演出,欧尔吉斯钢琴弹得更像人们印象中的莫扎特,流畅、随意、率情,这刚好与穆特形成反差。或许穆特就这么要求欧尔吉斯。他的演奏已经到了化境——时而如影随形,紧跟着穆特的起伏跌宕;时而像海面上的波浪,反射着太阳的光明或星月的银辉。他的琴盖大开着,像钢琴独奏一样。

穆特的小提琴演奏给我留下的第三个重要印象是她的悲剧性。穆特的思想气质与她的形象最不相符,听她拉琴,脑海里总是幻化出罗丹那个知名度最高的雕塑作品——思想者。巧的是,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里的《音乐人生》片头标识用的就是罗丹的《思想者》,不知这是不是编导受穆特拉琴启发。

穆特演奏的《E小调奏鸣曲》不是那种表面的煽情。比如那种特迷人的旋律有人演奏就拼命用揉弦技术,而穆特不揉,一切归于质朴,这音乐反而能钩起观众心底的悲怆,有点大悲无泪的感觉。因为莫扎特已经把旋律写到那份上了。这部作品虽说是莫扎特22岁时写的,但这段时间,莫扎特经历了母亲病危到过世。所以,该奏鸣曲透露着悲伤与沉重的情绪,却也展现出希望和信仰。

穆特的丈夫于1995年因癌症去世,她在悼念亡夫的音乐会上着一身黑礼服,就演奏了莫扎特《e小调奏鸣曲》。那么这场再次演奏这部作品,特借此曲传达对亡夫的怀念,当然也带出了人类最深沉的情感。

虽说穆特这次在北京的演出没发挥出她最好的状态,但就本场来说,她是越奏越好,就感觉她的灵魂外化了,她的提琴不仅是她的器官,更是她灵魂的载体,这个载体还接通了莫扎特的血脉,呼吸着音乐教父卡拉扬和她前夫的气息。

对穆特第四个印象是她的整体性。上一次,她整场拉勃拉姆斯的三首奏鸣曲,这一次整场拉莫扎特的奏鸣曲(1998年,她世界巡演整场拉贝多芬的奏鸣曲),而没有众所周知的炫技、煽情效果的作品。她的整体纵横都不失控,虽说小提琴擅长旋律歌唱性,但穆特在倾听钢琴的同时,将莫扎特的作品交响化,每一乐章每一乐句甚至每一个音都在她的结构布局中彰显出整体精神。

陈俊凤西安石油大学音乐系讲师

(责任编辑张萌)

猜你喜欢
穆特大调奏鸣曲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手机上的奏鸣曲
G大调随想曲
春天的奏鸣曲
364.4斯穆特加减一耳朵
364.4斯穆特加减一耳朵
364.4斯穆特加减一耳朵
石头汤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