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刘禅以历史真实

2006-10-21 01:25
现代语文 2006年7期
关键词:后主天竺刘禅

丁 娟

现在媒体和许多人都将后主刘禅读作“刘禅(chán)”,我认为应该读作“刘禅(shàn)”。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禅”的:“禅,祭天也,从示,单声,时战切”。《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禅(shàn)① 古代帝王祭地礼。 ②以帝位让人。禅(chán) ①佛教用语,禅那(Dhyana)之略,意谓将散乱的心念集定于一处,即静思。②泛指佛教的事物。”总之,“禅”读“shàn”时意思与帝王有关,读“chán”时与佛教有关。

我国古代正史对佛教的最早记载见《后汉书·西域传·天竺》:(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受汉明帝之命,蔡屣等人同年到天竺取得佛经60万言,载以白马,送达洛阳。第二年汉明帝敕建洛阳白马寺,藏佛经于兰台石室,刻佛像于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由此可见,佛教真正传人中国是在公元67年之后。直到汉桓帝时(公元147——167年)佛教才“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因此,“禅”一词应先有“shàn”的音义,后有“chán”的音义。

刘禅,由刘备与甘夫人所生,“先主甘皇后,……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坂,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此乃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这时佛教传入中国仅百余年,在民间也仅仅是刚刚流传,可谓一个新生事物,“禅(chán)”也只是一个时髦的新名词。刘备从小素有大志(“先主……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他信奉的是“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儒家正统思想,他只能“总揽英雄”、驰骋天下,决不会坐下来“静思”;只能成就霸业、兴复汉室,决不会向往或皈依熄灭欲望、无执无我的佛教。此时的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断不会为赶时髦而为自己的儿子起名叫“刘禅(chán)”。众所周知,古人为自己或儿孙起名字时往往包含了自己的某种希冀,更何况“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的刘皇叔呢?

仔细琢磨不难发现,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一条规律,那就是名和字的意思完全相同或相近(当然也有相反、排行、注音等情况)例如:①曹操,字孟德。“孟”,排行,“德”“操”同义。《荀子·劝学》中有言:“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②诸葛亮,字孔明。“孔”,很、甚,“明”“亮”皆“聪慧”义。③张养浩,字希孟。《孟子·公孙丑上》中云:“我养吾浩然之气。”希孟,向往孟子之义。刘禅,字公嗣,二者之间有何关系呢?《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记载刘备称帝册封刘禅为太子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这便是对“公嗣”最好的解释——“以承宗庙,祗肃社稷”(继承宗庙,敬奉社稷)。由此观之,刘备在儿子刘禅的名字中就已经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家天下。因此,刘禅的“禅”只能读“shàn”,决不能读“chán”,我们应当还刘禅以历史的真实。

(丁 娟,山东省曲阜市防山中心中学)

猜你喜欢
后主天竺刘禅
武侯祠
学学白居易送还天竺石
建信金融租赁通过天竺综保区引进的首架飞机顺利完成交付
天竺综保区成功引进两家飞机租赁类企业
刘禅北伐
乐不思蜀
南唐遗梦
刘禅北伐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阿斗”刘禅
天竺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