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贫乏原因及对策

2006-10-13 08:33李正存
现代语文 2006年1期
关键词:佳句消极意识

一、缺少积极语言的积累

作文语言贫乏系语言积累少,要重视积累语言。积累语言,主要是多读、多背。学生读一篇篇与其各方面水平大致相当,内含多种多样词语、句式的文章,一般能理解。如果这个判断正确的话,那么由此推论学生头脑里积累的语言应是相当丰富的。因心理语言学告知,阅读与写作一样,也需凭借头脑中积累的语言。既然学生头脑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为何作文却又语言贫乏?或曰这积累的语言为何能迁移于阅读,不能迁移于写作?

心理语言学指出,人脑中积累的语言处两种层次,一种仅能借其理解,为消极语言;另一种既能借其理解又能借其表达,为积极语言。前者经听话、阅读、背诵获得,后者经说话、写作等消极语言转化而来。学生头脑中积累的语言并不少,只是多为消极语言,缺少积极语言,故而作文语言贫乏。

积累语言,不但要多读、多背,还要多写。多读、多背获取、积累消极语言,再在写作中经运用将消极语言转化成积极语言,在多写中积累积极语言,如此作文语言才有可能丰富。

二、缺乏好词佳句的意识

多读、多背、多写,就一定能积累丰富的积极语言,作文语言就一定能丰富?问题没那么简单,多读、多背、多写只是积累积极语言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除少数具语言天赋者,绝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将阅读、背诵中获取的消极语言运用于遣词造句之中。如若学生在写作中都能自发或自觉地将阅读、背诵所获语言运用于表达,作文语言就不会贫乏了,起码不会出现学了十二年语文,已多读、多背、多写后的高考作文仍普遍语言贫乏。为何不能“自然而然”?原因之一是缺乏运用好词佳句的意识。据笔者多年指导写作所观察,学生在写作中遣词造句时,一般会想到要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句与句连贯,把话说(写)清楚,但很少会想到运用好词佳句来表达所写内容。

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而需要的产生以主体的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意识的觉醒,除主体的身心发展这一因素外,又以对外界客体认识为前提。要增强学生在写作中尽力运用好词佳句进行表达的意识,就要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在作文教学中研究优秀作文的语言,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文章与其比较,进行反省,使其深切地感受到好文章语言之丰富,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文章语言之贫乏。一旦学生增强了此意识,产生了这种需要,便会在写作中有意识为之,将在阅读、背诵中获取的消极语言运用于表达,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使自己作文的语言逐渐丰富起来。

三、指导语言运用太少

在写作中,怎样将胸中之意用恰当而又丰富的语言表达出,绝非易事,不然就不会有“语言的痛苦”之说。学生在写作时不能自然而然将阅读、背诵所获语言运用于遣词造句之中,另一个原因是难度大。可多年来阅读教学指导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背诵文章,却很少指导运用语言,运用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练习,将消极语言即时转化为积极语言:作文教学指导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却鲜有指导运用语言,尽可能运用已学的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以使作文语言丰富。以为只要在阅读、背诵中内化了语言,在写作中便能外化。要使作文语言由贫乏走向丰富,必须改变这一现状,不论在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中都要加强语言运用指导这一环节。

四、评判语言运用过严

评判文章中语言运用的标准,一看是否“对”,即是否语言准确、简洁、得体;二看是否“好”,即是否语言丰富,富有文采。在这二者中,又以前者为重,后者为次。倘若前者不行,即使后者做到,为堆砌辞藻,非好文章。不顾学生学习运用语言之规律,机械、教条地以此标准评判其作文的语言亦是导致作文语言贫乏原因之一。学习知识有其规律,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于后续学习之中也有其规律,其中之一是由出错到正确,由生硬到熟练。学习运用语言,将听话、阅读、背诵所获语言迁移、运用到说话、写作中亦然,迁移、运用之初,一方面语言会较以往丰富,另一方面会出现语病。学龄前儿童,口中冒出新学词句,即便不当,往往得到父母表扬、鼓励。可咱们语文教师对待学生作文,则往往依据上述标准判其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这样,学生以后写作便会小心行文,不求其好,但求无过。如此,作文语言何以丰富?

指导学生运用语言,应辩证施治。当作文语言贫乏时,先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对其因此而产生的不妥取宽容态度,先放后收。当作文语言逐渐丰富,再指导他们读别人文章,揣摩其遣词造句,并将自己的文章与其比较,领悟好文章不但要语言丰富,更要语言准确、简洁、得体,进而在作文教学中偏重于“对”的指导。以后的指导,视学生这两方面的发展,有时略重于“对”,有时略重于“好”,使其作文语言既“对”又“好”,和谐发展。

(李正存,南京晓庄学院教科院)

猜你喜欢
佳句消极意识
消极的后果
补成语组佳句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劳动最光荣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拜谒杜甫草堂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让自己发光
佳句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