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重 心文化是品位

2006-10-12 05:19季成家
丝绸之路 2006年9期
关键词:刊物办刊旅游

编者按:2006年5月,龙源期刊网记者蔡凛立网上采访了《丝绸之路》主编季成家先生,就本刊的发展及相关事宜提出了24个问题。季成家主编一一作了回答。现将采访问答全文刊出,以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成长历程,并期望得到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蔡凛立(龙源期刊网记者):为答谢各期刊及期刊负责人对龙源期刊网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也为了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各期刊的风格、内容、发展历程及刊社负责人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各期刊新的创意和独特的定位,龙源期刊网2005年伊始特开辟了《主编访谈》栏目,重点采访各期刊社的负责人。我们根据对《丝绸之路》杂志和对您个人的情况所掌握的资料,拟订了一个采访提纲,希望您能给予尽可能详尽的回答。

季成家(《丝绸之路》主编):龙源期刊网开辟《主编访谈》栏目,推动、启发我们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深入一步的思考,因而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支持,很有意义。

采访提纲开列问题24项之多,不便展开,只能按题答卷,作提要式回答。

1.《丝绸之路》在1994年、1999年甘肃省两届社科类期刊评级中,连续被评为一级期刊;2001年底入围“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膺“双效”期刊称号。结合《丝绸之路》的创刊背景和发展历程,请您谈谈以上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曾经长期沉寂,甚至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又成了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1992年3月,甘肃省以一些老领导、老专家为核心,成立了甘肃丝绸之路协会,同年9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在兰州举办。《丝绸之路》杂志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由甘肃丝绸之路协会倡导创办的。而且为了配合节会,从倡议办刊到创刊号出版,前后只个把月时间,可谓匆促上马。这就造成了这个刊物的起步阶段,势必面临巨大困难:无人员编制、无财政拨款,甚至无属于自己的办刊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它还能生存下来,得到社会认可,取得一点成绩,如采访提纲所提到的被连续评为甘肃省社科类一级期刊,入围“中国期刊方阵”等,主要得益于如下几个因素:第一,联办单位支持。这个刊物的特殊性在于,不是某个单位主办,而是多家单位联办。开始几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联办单位多有扯皮,经过几年的调整磨合,你出我进,到1995年甘肃省文物局、西北师范大学陆续加盟以后,才基本上稳定了下来,并且逐步形成了一种切合实际的合作机制。这就是,各主协办单位的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加刊物编委会,通过编委会实施对办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家都分担一点办刊经费(虽然与办刊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距离)。到2003年5月,几家主办单位又正式签订了《联合办刊协议书》,对各自的责权利用文字的形式明确了下来。2004年底,甘肃省旅游协会又签约加盟,这又为2005年1月《丝绸之路》正式改版为旅游文化月刊提供了支持。第二,编辑人员的敬业和奉献。1999年之前的八年间,杂志社没有一个专职编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正副主编都是兼职的、业余的。西北师范大学先后有十多位青年教师和科研骨干,利用业余时间为《丝绸之路》审稿、编辑,不计报酬,也没有名份可讲。2000年起,随着杂志社经济状况的好转,开始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同时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西北师范大学,又从自己的人事编制中给志杂社陆续派了几位专职编辑。招聘人员待遇微薄(大体相当于占编人员收入的一半),占编人员既要坐班(高校业务人员是不坐班的),又要放弃寒暑假。但为了办好《丝绸之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尽心竭力,无怨无悔。正是编辑人员的这种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支撑了这份刊物的生存发展。第三,我们现在讲“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因此我们十分注重文稿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即使在强调刊物的可读性、图文并茂,通俗化、大众化的时候,也不猎奇、不媚俗,杜绝低级趣味。也许我们因此失掉了一部分读者,因此往往不能为市场接受,但这个刊物能够存在并且为社会认可,一个基本因素,正好是它坚持了“丝绸之路”的核心内涵,坚持了高文化品位。

2.请您介绍一下《丝绸之路》这本杂志。从《丝绸之路》诞生之日起,您就伴随着她成长迄今,对于这本杂志,你有什么样的感情?

《丝绸之路》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从双月刊到月刊;从学术性文化刊物到综合性文化刊物,再到旅游文化刊物;从单色印刷到双色印刷,再到彩色、双色混合印刷。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呢?这里除了认识上的调整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经费问题。我们得量体裁衣,量米做饭。我曾经为此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先求生存而后图发展》。这个刊物创办至今已历时14个年头,2000年前的八九年,基本问题是生存问题。没有办刊地点,编辑部就设在我的办公室(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我任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文化研究所所长),没有编辑人员,就以我研究所的人员为主,再从其他系所聘请几位朋友参加。为了筹措办刊经费,作为《丝绸之路》主编——一介书生、一个教员的我,也不得不调动有限的社会关系资源,寻求一切可能的支持、帮助。那情景,虽然不能说已经斯文扫地,但也很难有斯文可讲了。为了支撑这个刊物,我们还不得不靠山吃山,靠在高校工作的便利,靠杂志社设在高校的优势,在国家级和省级成人教育序列内,杂志社申报获准举办过多种专业班。受甘肃省文物局委托,办过三届两年制文博大专班(脱产,全日制),六届三年制博物馆学专升本班(函授),为甘肃省文博系统培养本科生、大专生300多名,现在甘肃全省文博系统专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几乎都有我们的学生;受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委托,办过一届两年制新闻编辑大专班(脱产,全日制);受甘肃省邮政局委托,办过五届两年制市场营销复转军人中专班(脱产,全日制)。办班这件事,现在已接近尾声,但它对《丝绸之路》的生存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立下过汗马功劳。你问我对这本杂志有什么样的感情,我这十来年的思想、精力,虽不是全部也是绝大部分投到了这上面。刊物就是我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什么样的感情不是可想而知吗?

3.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丝绸之路的近代史却是西方人开辟的,甚至“丝绸之路(SILKROAD)”这样一个术语都是西方人命名的。重新“发现”它的是一批西方探险家,几乎每一个人在离去时都带走了数额庞大的文物。那些被挖掘、被切割的文物现在还陈列在他们各自国家的博物馆里,和他们的名字一起被世人观瞻。今天的人们如果需要对那些文物进行研究或拍摄的话,便不得不遍访瑞典、英国、俄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回顾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这段历史赋予《丝绸之路》什么样的使命?

张骞开凿丝绸之路,这是中国人的光荣。但丝绸之路又是一条国际性的大通道,历史上沿路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这条通道的开辟、发展和繁荣做出过贡献。在中国,随着海上航运的发展(人们习惯上也称海上丝绸之路),原先的陆路丝绸之路逐渐沉寂。加上近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和国势衰败,客观上为西方列强的文化掠夺提供了条件。所以说,中国陆路丝绸之路的近代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西方列强的文化掠夺史。那些被盗掘、被分割、被掠夺的文物,今天无论陈放在哪里,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这段历史说明,文明的创造需要以蓬勃发展的经济为基础,同样没有强盛的国力和清廉的政权,也就不可能保护民族的自尊和民族的文明。这段历史赋予《丝绸之路》的使命,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并且在澄清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文化建设中,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4.《丝绸之路》以“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发展中国西部现代旅游”为办刊宗旨,如何将“丝绸之路优秀文化”与“中国西部现代旅游”联系起来?

现代旅游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文化考察是旅游,休闲、度假、探险也是旅游。但对于具体的地区来讲,最吸引和招揽游客的,总有其优势的方面。中国陆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亦即从西安开始向西延伸,包括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其最优势的方面有两项,一是历史文化,二是民俗文化,因为西北是个多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都是丝绸之路文化。外省区和外国的游客,不远千里万里到西北来旅游,基本上或者说绝大多数,都是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的。很难想象,一个旅行团队,到西安不领略汉唐文化风采,不见识秦腔、眉户,到甘肃不参观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的石窟艺术,到新疆不欣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那他们干什么来了?当然,西北还有大漠风光,草原牧场,雪山冰川,雅丹地貌,也都值得考察和体验。因此,我们的刊物介绍丝绸之路文化本身,也就是向读者、向旅客提供旅游的参考和信息。“丝绸之路优秀文化”与“中国西部现代旅游”,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高品位和可读性的统一为《丝绸之路》所追求,《丝绸之路》如何打造自己的高品位?在提高可读性上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本刊追求高品位和可读性的统一,但实践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深感做到这一点,达到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和水平,很难。我们还得为此不断努力。在编刊过程中,我们是把二者联系起来考虑的。主要强调如下几点:①注重文稿内容的文化含量和真实性。为此,在文体方面,近年主要刊发纪实性文稿,不再刊发学术论文和评论(为弥补这个缺陷,我们每年另行编辑出版《丝绸之路文论》两册);②倡导清新质朴的文风,力戒大话套话、空泛议论和矫柔造作;③刊物整体要图文并茂,力求图版新颖抢眼,文字通俗活泼;④努力揣摩、适应一般读者需要,但不媚俗。总之,既要弘扬历史文化,又要营造现代气息,二者之间有距离、有矛盾,如何拉近距离,化解矛盾,使之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为自己出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6.“历史”、“文化”、“旅游”,《丝绸之路》和这三块内容都沾边,那么,《丝绸之路》如何定位自己?是历史刊物?是文化刊物?还是旅游刊物?这三块内容在《丝绸之路》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丝绸之路》的重心放在哪一块内容上?

1993年夏,时任国务院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的张伯海先生(现为中国期刊研究会会长)到兰州检查工作,他向我就《丝绸之路》的办刊方向提了三点意见:一、保持高文化品位,二、向旅游倾斜,三、瞄准国际市场。我认为他的意见很正确,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就目前情况讲,这个刊物在内容上与“历史”、“文化”、“旅游”都沾边,但我们没有也很难给它们规定各占多少比例。旅游是重心,文化是品位。文化是通过旅游文稿、历史文稿、民俗文稿和其他文稿体现出来的。相对来讲,旅游文稿的比例大一点,其他如历史、民俗文稿等,也都兼有旅游的性质。我们很看重各类文稿的文化内涵。

7.《丝绸之路》如何定位自己的读者?稿件来源和发行情况如何?

读者定位比较模糊,这是我们这个刊物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过去的读者群,基本上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史爱好者。2005年改刊以后,我们想把目光盯在文化工作者、旅游工作者和丝绸之路线上的旅游者身上。效果如何,还得看看。稿件来源大部分是作者自发投稿,约有不到1/4是约稿或本刊工作人员编撰。发行主要通过邮局,也搞一点自办发行。

8.《丝绸之路》的图文并茂让许多读者爱不释手,尤其是刊发的大量西部旖旎的自然风光图片。但其中有一些是黑白图片,不能如实地反映自然原来的面目,让喜欢收藏图片的读者觉得有些遗憾。《丝绸之路》有没有实现全彩、让所有的图片都色彩缤纷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计划?

我们有全彩印刷的设想,也许很快即可实现。

9.《丝绸之路》的竞争对手有哪些?面对市场,《丝绸之路》的经营战略是什么?如何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没有为自己设置竞争对手。在西北地区,前些年也有几家内容和形式都与本刊类似或接近的刊物,有的还说过几年之内超过《丝绸之路》一类的话,但近年都陆续停刊或改为文摘类刊物了。可见,我们为自己选定的是一条艰难的路。我们也很难与类似《中国国家地理》及其他印制十分豪华的大刊或世界性刊物竞争,因为我们没有那个实力。谈到市场,这是我们的软肋。办刊的人大多出自学校,市场意识淡薄;文化刊物,市场的接受度又很低(好比音乐,那千千万万家歌厅里荡漾的多是流行歌曲的旋律,有几家会去演奏高雅音乐呢)。所以我们现在还在市场门口。一只脚跨了进去,另一只脚还悬在空中。我们还没有制定出准确的和恰当的营销战略,但我们会努力,加把劲,尽早把另一只脚也跨进市场门里。

10.去年《丝绸之路》杂志社主办了“丝绸之路书画名家系列展”活动,请你介绍一下活动的有关情况,举办这类活动为推动西部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丝绸之路书画名家系列展”不是去年搞的,2003年就开始搞了。几个单位联办,目的是用书画这种形式,宣传丝绸之路,弘扬丝绸之路文化。就杂志社来讲,还想通过这种形式,让书画家和关心、爱好书画的朋友了解我们的刊物。甘肃经济滞后,但书画爱好者却多,以干旱著名、苦甲天下的定西地区来讲,有些农民家里也许没有家具摆设、甚至被褥不全,但墙上却都挂着字画。那里农民书画家就不少。这类活动的举办,对推动西北文化的发展不可能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无非反映生活,描摹山水,联络感情,切磋技艺,陶冶性情,潜移默化,把它理解为西部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应当是可以的。

11.《丝绸之路》2001年改为月刊后,都有哪些变化?2005年1期《丝绸之路》有了一次较大的调整,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调整?

《丝绸之路》2001年改为月刊,缩短了出版周期,扩大了容量,丰富了栏目,由先前的学术性文化刊物调整为综合性文化刊物。2005年第1期起,正式改版为旅游文化月刊,包括办刊宗旨、读者定位、内容重点、栏目设置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装帧、印刷也较先前有所改进。

12.《丝绸之路》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近期或远期的发展规划?

《丝绸之路》的目标就是办成一个有自身特色的、与“丝绸之路”这个名称相称的品牌刊物。我们曾有一个设想,或者远期目标,即一社三刊。除办好《丝绸之路》外,再派生两个刊物。一个是《丝绸之路·英文版》,省上各有关部门都很支持,几年前就已正式上报国务院新闻出版署和中宣部;因系涉外宣传,看来获准有一定难度。另一个是《丝绸之路文论》,近些年先以增刊形式每年出版两本,想在时机成熟时,争取正式刊号或以《丝绸之路》下半月刊的方式出版。

13.丝绸之路优秀的文化是五千年绚烂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古往今来让国内外许多人士为之着迷,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这个问题太大了。关于它的论述汗牛充栋,仅相关学术专著就数不胜数。而且“文化”是个大概念,在我参与主编的《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中,仅辞目就收入了1万多条。所以我很难用几百字对它作出介绍。我这里想补充的是,“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跨亚欧非的国际性通道,所以丝绸之路文化也就应当是国际性的大文化。国人一般习惯上讲的“丝绸之路文化”,是专指历史上陆路丝绸之路中国段所产生的文化。

14.作为欧亚大陆上陆路交通的主干道,丝绸之路在中古和上古时期所确立起来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近古被渐渐颠覆,西方世界的兴起和海上交通的成熟让它湮没在历史和传说之中。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有没有重现再现的那一天可期待?

最近一些年来,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重建丝绸之路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话题。联合国在倡导,一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领导人也在倡导。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前总理李鹏,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哈萨克斯坦总统卡扎尔巴叶夫等都曾在国际性场合讲过重振丝绸之路、建设新丝绸之路一类的话。可以设想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性进展,以及中亚、西亚国家经济的勃起,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还是可以期待的。当然,无论它将如何辉煌,那种在整个世界经济文化格局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是不可能再有了。

15.如今咱们所说的丝绸之路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同一条路吗?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曾在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今的丝绸之路在这方面的领域发挥多大的作用?

我们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陆路丝绸之路,它和古丝绸之路就基本走向来讲,应当是一致的。古丝绸之路在沟通东西方,促进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如今的丝绸之路虽仍不失为连接东西方的一条通道,但在世界商贸文化交流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就很小了。人们期待它在这方面的作用的回升,这也就是为什么提出重振丝绸之路雄风,建设新丝绸之路的原因。

16.26年前中日合作拍摄介绍中国西部优秀历史文化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在中国纪录片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6年后,中日继续合作重新拍摄《丝绸之路》,并命名为《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有什么不同?此举对西部文化的建设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

中日两国合作拍摄历史文化纪录片《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对于人们了解丝绸之路特别是丝绸之路中国段有积极意义,对中国西部文化建设也会有启迪作用。至于二者的不同,片子我没有全看,谈不准确,我想主要在于取材和角度的差异吧。后者的“新”,是相对于前者而言的。因为就内容讲,它主要还是围绕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拍摄的。

17.西部以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的魅力,让无数人为之神往,由于种种原因,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未能很好地开发,您认为怎样才能让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世人很好地利用?

让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世人很好地利用,取决于各方面的条件:第一,西部的经济要搞上去,包括搞好交通和基础设施;第二,西部地区自己需要调查、规划、开发旅游资源,并且搞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第三,更新观念,把旅游真正当作产业来开发,并且加大推介力度。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

18.甘肃这片热土,于《丝绸之路》,于您本人,分别有着一番什么样的情感?

我本人生在甘肃,工作在甘肃;甘肃是中国陆路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又是《丝绸之路》的诞生地,成长地。所以我的根,《丝绸之路》的根,都在甘肃。毫无疑问,我在有生之年,将借助《丝绸之路》,为甘肃的文化建设尽绵帛之力;《丝绸之路》也必将在甘肃的开发建设中,留下自己的印迹。

19.您如何看待自己目前所处的主编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对您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我这个主编不太好当。主协办单位多,需要协调照顾的事也多;干的苦差事,过的紧日子。在没有更合适的人接替之前,我只好面对挑战:如何把刊物推向市场。为此,我和我的同事都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刊物再上个台阶,定型,以新的面貌,接受市场检验。

20.上个世纪70~80年代,您曾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这和您后来编辑《丝绸之路》有关历史文化这部分,好像没有多大的关联,是这样吗?

是的。1992年让我主持创办《丝绸之路》,是应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的邀请,据说也是省上一位长期主管文教工作的老领导点的名。我当时只是认为交给了自己一项工作任务,并没有去想和此前从事专业的联系。没有想到,一干就是十多年。

21.您曾主编出版大型工具书《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这项工作与主编《丝绸之路》有什么不同?在编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和困惑?如何化解它们?

上世纪90年代初,西北师范大学由我担任所长的中国西部文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西北文化研究所。为了从面上掌握西北文化的基本情况,给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个基础,所里决定编撰《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不久,又出来了个《丝绸之路》杂志的问题。因为都是我担任主编,所以这两件事,特别在1993~1994年,是在同一间办公室同时进行的。编辞典,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遇到的困难就是缺人缺钱。关于人,我们约请了甘肃和新疆的几十位专家和专业人员共同来完成,但骨干,还是编《丝绸之路》杂志的那些人。关于钱,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委宣传部等领导部门,以及甘肃丝绸之路协会,都认为我们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在经费上也直接或间接给了一定支持。

22.您近年研究领域逐渐向中国西部文化方面扩展,您认为中国西部文化和东部文化之间有什么差异?要发展西部文化需要在哪些地方做出努力?

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中国西部,包括西北和西南各省区,基本上都是多民族地区。异彩缤纷的多民族色彩,构成了西部文化的基本特色。我想,西部文化只有保持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特色,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23.早年您曾热心于民间文学的整理研究,先后出版民歌集《青海山歌》、谚语集《中国谚语资料》(三册)、《中国谚语选》(上下册),如今您是否还继续着这项兴趣?

热心于民间文学的整理研究,是青年时代,特别是在大学读书那几年的事,虽然有的书是后来才出版,但基础工作是那时做的。如今在这方面也还有兴趣,还关注,但没有精力从事具体的整理研究工作了。

24.您是如何看待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之间的关系与合作?《丝绸之路》有没有开办自己的网站?

信息时代,发展网络媒体是大势所趋。网络媒体的发展必然对纸质媒体产生冲击,但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媒体。二者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是竞争中互补合作的关系。《丝绸之路》尚未建立自己独立的网站。

猜你喜欢
刊物办刊旅游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旅游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我最喜欢的刊物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围绕中心抓落实,开创办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