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发
美点赏析
这是一篇怀念沈从文的散文,与一般怀念性文章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叙写沈从文的生平事迹。开篇以划空之笔,饱含激情写一地的山水倾向一人,作者和千千万万旅游者一样,怀着朝圣的心涌向桃源,涌向凤凰城,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这样自然把旅游者眼前所见之景与沈从文的作品连在了一起,引起人们对于沈从文的怀念。第二段以含蓄之笔逆溯沈从文的一段遭遇,文字简洁,含蕴深刻,且与一、三段构成对比。现实的热嘲与曾经的冷遇令人深思。第四、五段两段扣住“好眼力”“好定力”赞颂了沈从文坦然面对不公际遇的品格。那“始终妩媚着你”的微笑便是这种品格的注脚。“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沈从文归葬故里,他的人品,他的文品,融入清丽的故乡山水之中。文章结尾墓碑上的文字概其一生:“不折不从”,慈让于人;磨而不灭,“星斗其文”。
这篇散文,文笔轻快,行文流畅,善用整句,且兼以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蕴藉隽永。如“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蓬船;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既是作者游凤凰城所见之景象,又是沈从文在作品中所描写的湘西风土民情的概括。“他是水面晃动的波纹,早已随前一阵风黯然消逝;他是岩隙离披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用随风黯然消逝的波纹,被荒烟蔓草遮掩的兰芷比喻沈从文解放后近三十年被政治的烟尘所掩的遭遇。“不在乎生前曾拥有什么样的高堂华屋,只要这曲巷仍有他的一座旧居就行;不在乎一生动用过多少文房四宝,只要这红尘仍有他的文字飘香就行”对称的语句,抒情的笔调,褒扬了沈从文坦然面对冷遇,坚信时间会改变一切的品格和信念。
难点指津
沈从文是解放前就闻名的作家。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報》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其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以湘西生活为背景,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裕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璞归真的牧歌情调。其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解放后,由于我国文艺界和文艺观受政治的影响,沈从文的文风与当时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因此,他停止创作,离开了文坛,一度销声匿迹。他的名字在大陆也不为人所知。但这一时期,他的名声在港台和海外却广为流传。改革开放后,人们才逐渐发现沈从文,认识到他作品的价值。他的小说《边城》在上世纪80年代备受关注,引起一段热潮。阅读本文要了解这一背景,否则,许多语句不太好理解。如对“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中突然蹦出来的”这句话的理解。再如对“没有一帆风,因牵挂而惆怅,没有一蓑雨,因追念而泄密”这句话所表现的沈从文被时代所遗忘的理解。
考点训练
1.第1段中“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领地”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第2段中“波纹”和“兰芷”的比喻形象地暗示了沈从文的什么遭遇?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暗示了怎样的背景?
3.第4段中“我不大对生活上的得失关心,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结合第2、3、4、5段谈谈“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的意义。
4.作者为什么写“从文旧居”的相片?怎样理解“妩媚的微笑”?
附:参考答案
1.指沈从文描写湘西风光和风土民情,如白浪滩头的乌蓬船,苍崖翠壁的杜鹃花,吊脚楼头的情歌,长亭外老林边的竹雀等的作品(小说)。
2.被时代冷落。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山林镇日沉默,阳光长作散淡,潭水枯寂凄迷;没有一帆风,因牵挂而惆怅,没有一蓑雨,因追念而泄密”,暗示了政治运动左右下的中国社会言路闭塞,“万马齐喑”,有良知的人迷惘的背景。
3.沈从文三十年代就成了有名的作家,“中年未尽就已把十辈子的书都写完”。可是,一段时间里他却“被同代人无情抛弃”,“被竞争者彻底遗忘”。面对这一遭遇,他坚信时间会改变世界(一切),时间会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时间会给他应有的地位。
4.为了照应题目,揭示主旨,作者在文中赞颂了沈从文以妩媚的微笑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得失荣辱的人品。沈从文无论在生命的哪个阶段,面对生活的得失荣辱都能坦然对待,所以他的微笑始终是那种“最为自负”的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