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明
一种看法认为,这场战争不再是黎巴嫩的战争,它是一场伊朗的战争。
以色列军队正展开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有限地面战。7月22日,以色列地面部队连同十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开入黎巴嫩南部约1公里,配合海空两路攻势,希望能攻克真主党组织的第一防线。与此同时,以色列也敦促所有滞留在黎南部地区的居民“为了自身的安全”,尽快离开该地区。
战火频仍的中东地区,一场新的大战似乎难以避免。而这场由“绑架人质”引燃的冲突,是否会扩大成一场新的中东战争?
真主党“围魏救赵”
冲突起因于两次“绑架”行动。6月25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军事哨所,掳走了以色列士兵沙利特后,以色列军队开进加沙展开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随后在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越境袭击以色列巡逻车队,俘虏了以色列士兵埃勒达德和戈德瓦瑟。
真主党发动对以色列的袭击是出于何种原因?
首先,真主党想借此提高政治威望。自去年叙利亚势力撤出黎巴嫩,贝鲁特建立了一个亲美的政府后,真主党的政治活动空间遭到挤压,真主党在黎巴嫩议会中的席位由最初的14席减少到目前的9席。真主党有一种政治上失落感和孤独感。真主党此次行动有吸引国内注意力,提高政治威望的考虑。以色列著名政治评论家达雅恩认为,真主党越境袭击以色列的真实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改变黎巴嫩当前的权力分配格局。而美国政府则认为,真主党是想通过袭击以色列制造混乱局面,从而促使黎巴嫩一些势力“邀请叙利亚重返”黎巴嫩,从而增强真主党的实力。
其次,是出于对哈马斯的支持和策应。真主党与哈马斯同属伊斯兰激进组织,两者政治立场相同,都拒不承认以色列,都主张通过武装斗争解放被占领土。真主党袭击以色列,有开辟第二战场,减轻哈马斯所经受的以色列的军事压力的考虑。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事后表示,他希望用两名以色列士兵来交换被以色列关押的真主党成员沙米尔·昆塔和其他黎巴嫩人,纳斯鲁拉还表示他将代表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进行谈判,从而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挥甚至比哈马斯还要重要的领导作用。
另外,真主党袭击以色列背后可能还有伊朗因素。相比叙利亚而言,伊朗对真主党的影响更大。长期以来,伊朗向真主党提供经费、训练真主党武装。据以色列情报部门估计,伊朗每年向真主党提供约1亿美元的财政和军事援助。真主党的武器大部分由伊朗提供,特别是中短程导弹,这种导弹射程可打击离黎以边境150公里的特拉维夫。7月14日,真主党武装发射C-802导弹,击中了一艘以色列军舰,造成4名以色列士兵死亡。以色列方面称这种C-802导弹就是由伊朗制造并提供的。一位伊朗高级官员最近在伦敦向西方外交官直言不讳地强调真主党对伊朗的重要性:“真主党是我们安全战略的支柱之一,构成伊朗反对以色列的最前线。”
目前,伊朗因核问题而受到美国的强大的压力。因此不能排除伊朗指使真主党来转移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注意力或者真主党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来为伊朗减压的可能性。
以色列
“反应过度”
以色列两名士兵被真主党武装俘虏后,以色列没有通过谈判来交换俘虏,而是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海陆空三方面向黎巴嫩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国际社会批评以色列“反应过度”。笔者认为,以色列对绑架事件做出激烈的反应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
其一,以色列认为,这次绑架事件是以色列长期执行对真主党放任不管政策的结果。自2000年5月以色列单方面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后,以色列满足于维持北部边境犹太居民的相对平静的生活,而不是消除对以色列构成安全威胁的根源。
7月23日,真主党已经同意由政府代表他们,通过第三者跟以色列谈判交换俘虏、包括两名被劫持以色列士兵的事宜。对美国来说,如果这次与真主党交换俘虏,将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难免今后还会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以色列想要从根本上消除安全威胁的根源,这一做法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国国务卿赖斯7月21日宣布,将于下周前往中东,对以黎冲突进行调解。不过赖斯在行前表示,美国反对做出立即停火的“错误承诺”,而是希望通过此次中东之行寻求实现长期的和平。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也说,在目前情况下,无条件立即停火不但不会得到真主党的尊重,并且会为它重新武装并向以色列发动新的攻击赢得时间。
其二,以色列认为只有彻底打垮真主党武装,才能使黎巴嫩成为一个自由和民主的国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以色列北部边境的安宁,而促使黎巴嫩走向民主和自由符合美国的大中东民主战略。
其三,以奥尔默特总理为首的以色列新政府主要由文官组成,缺少像拉宾、沙龙这样的强硬派军人,在维护以色列安全方面缺乏民众的信任,因此在此次士兵被俘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政府立即做出“过度反应”,对真主党武装发起猛烈的军事进攻,以便在民众中树立起一种确保以色列安全的强硬的可信赖的形象。
以色列认为黎巴嫩真主党得到叙利亚和伊朗的直接支持,拥有纪律严明、受过良好训练和配备先进武器的武装力量,是比哈马斯还要难以对付的恐怖组织。
到目前为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在宏观层面上有三大目标。
第一,将真主党武装赶出黎巴嫩南部,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一个军事缓冲区。真主党武装拥有约1.3万枚火箭,部署在黎以边境,常常对以色列北部城镇进行火箭袭击。以色列决不允许真主党武装再次回到黎巴嫩南部原先的驻地,对以色列安全构成威胁。
第二,切断真主党武装的武器供给线,孤立真主党武装。以色列空军袭击了贝鲁特国际机场、黎巴嫩港口和贝鲁特通往大马士革的高速公路,破坏并切断真主党武装的主要武器供给线。以色列空军还轰炸了位于贝卡谷地的真主党总部巴勒贝克和其他真主党据点,切断它们与叙利亚、伊朗和黎巴嫩其他地方的联系。
第三,彻底解除真主党的武装,阉割真主党的军事能力。在国际社会和黎巴嫩政府无力落实联合国安理会1559号决议的情况下,以色列将采用一切军事手段,包括动用地面部队,连根拔除真主党武装。
由于以色列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这场冲突何时结束,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以色列手中。以色列军方人士表示,只要消除真主党对以色列安全的威胁这一基本目标没有实现,以色列就不会轻易罢手。根据以色列军方的估计,冲突第一周的军事行动已经破坏了真主党武装50%的军事力量,而要完全摧毁真主党武装,则至少还需要一周的时间。
美国政府“不作为”
黎以冲突爆发后,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双方采取克制态度,创造条件立即实现停火,缓解黎巴嫩的人道主义危机。欧洲和中东的一些国家以及联合国还派代表前去斡旋。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的表现,黎以冲突发生后,美国却一直袖手旁观,没有进行任何斡旋活动。
美国在黎以冲突中的立场是十分明确的,即认定是真主党越境袭击以色列并绑架以色列士兵是引发这场冲突的原因,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是“自卫”,美国“在道义和原则上支持以色列”。美国采取这一立场并不奇怪,首先,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坚定的盟友,又是美国反恐战争的亲密伙伴。其次,黎巴嫩真主党是美国认定的恐怖主义组织,美国认为历史上多起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都是真主党所为。因此,美国认为以色列对真主党发起的军事打击是属于反恐战争的性质,应该予以支持。美国白宫发言人斯诺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以色列对真主党的军事行动是反恐战争的一部分。美国总统布什和国务卿赖斯多次表示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美国国会也通过了支持以色列对真主党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案。
美国迟迟不对黎以冲突进行干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予以色列充分的时间,借以色列之手,用武力打垮黎巴嫩真主党,从而给叙利亚特别是伊朗以颜色。
美国人认为,真主党之所以敢袭击以色列是因为得到了叙利亚和伊朗的支持,而叙利亚和伊朗又赫然列在美国国务院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因此美国政府在指责真主党的同时,还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叙利亚和伊朗。美国坚持叙利亚和伊朗对真主党绑架以军士兵负有责任。美国国务卿赖斯认为,叙利亚和伊朗卷入了这场纷争,她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名记者说:“毫无疑问,我看到叙利亚和伊朗正在中间发挥作用,尽管他们试图掩饰。”
无论是在联合国安理会或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还是在欧洲外长会议上,美国都在阻挠国际社会要求尽快实现停火的努力。英国外交官私下里承认,美国纵容以色列继续轰炸,直到真主党的基础设施全部遭到摧毁。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外交学会”中东问题专家库克认为,美国是借助以色列打击真主党。
美国对以色列军事行为袖手旁观的立场也体现在迟迟不愿展开外交斡旋。白宫18日确认,美国国务卿赖斯将推迟对中东的访问。赖斯本人也表示,只有等到“合适时机”,她才会前往中东寻求解决危机的方案。21日,赖斯宣布她将于23日启程前往中东展开外交活动。赖斯中东之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推动黎以停火,而是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作出的一种姿态。赖斯明确表示,“我对于简单的呼吁停火,让中东恢复原状,回到原来的老格局,一点也不感兴趣。”赖斯感兴趣的是消除产生中东冲突的根源——恐怖组织真主党。赖斯说她此次中东之行的目的是敦促各方切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1559号决议,为实现中东和平创造一个政治框架。而安理会1559号决议的核心就是解除真主党武装,外国势力撤出黎巴嫩。
因此,将黎以停火的希望寄托在这次赖斯中东之行上是不现实的,赖斯的外交斡旋可能并不妨碍以色列继续对真主党大打出手,以色列地面部队的前进步伐也可能不会因为赖斯的出访而停止或放慢,因为在宣布赖斯出访中东的同一天,美国政府已经应以色列的要求,加速向以色列供应精确制导炸弹。
冲突后果堪忧
有人担心,战火蔓延会引发另一场中东战争。不过从目前的情况分析,爆发一场新的中东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冲突继续,后果堪忧。
首先,以色列控制着战场上的主动权。此次以色列军事行动的目标有限,它并没有将冲突扩大到黎巴嫩其他地区的打算,而且美国也不允许以色列这样做。早在冲突爆发之初,美国总统布什就为以色列划下了一条“红线”,即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不应削弱黎巴嫩政府。18日,布什总统再次重申,“必须避免黎巴嫩政府垮台”。另外,当前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重点是稳定伊拉克和解决伊朗核问题,不会允许黎以冲突无限扩大,干扰美国的战略部署。
其次,以色列的目的是给予真主党毁灭性的打击,并不愿意将叙利亚和伊朗拉下水。以色列副总理佩雷斯19日说,“我们将把伊朗、还有叙利亚留给国际社会”。以色列国防军陆军准将弗里德曼也表示,以色列目前的政策是,只要叙利亚不直接介入冲突,以军不会攻击叙利亚。而叙利亚和伊朗尽管口头上十分强硬,表示对以色列的侵略决不会坐视不管,但实际上,只要以色列不将叙利亚和伊朗拉下水,叙利亚和伊朗主动介入战争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黎以冲突仍将是一场代理人之间的战争。
最后,阿拉伯国家在这次冲突中意见分歧明显,除叙利亚支持真主党以外,还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明确表示支持真主党,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只是呼吁双方停火,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进行一般的谴责。而一些有影响的阿拉伯国家如埃及、沙特阿拉伯明和约旦则明确指责真主党挑起事端,谴责真主党的“冒险主义不符合阿拉伯利益”。按照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协议,一个阿拉伯国家受到攻击,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应该支持这个受攻击的国家。但是,到目前为止,阿拉伯国家联盟并没有对黎以冲突做出强硬的反应,也没有就召开阿盟首脑会议达成一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发动一场新的针对以色列的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如果以色列与真主党的冲突继续下去,中东甚至世界各地的激进分子可能会蜂拥而至,在黎巴嫩开辟除伊拉克、阿富汗之外的另一新战场。到时候,黎巴嫩也许会变成第二个伊拉克,变成恐怖袭击的多发地和频发地。反过来,受黎巴嫩的影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局势可能会更加恶化,反恐形势更加严峻。
另外,如果停火迟迟不能实现,黎巴嫩将出现大规模的难民。一些人道主义机构预计,照目前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黎巴嫩将爆发空前的人道主义危机。黎巴嫩很可能出现政局动荡、暴力充斥的无政府状态,甚至可能倒退回内战时代,使黎巴嫩经过多年努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民主和秩序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