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园子
法国导演雅克·波林,曾经拍过关于飞鸟鱼虫的纪录片《鸟与梦飞行》、《点虫虫》、《企鹅日记》。这三部纪录片把动物和动物中昆虫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忠诚的等候表现得令我们揪心而且惭愧。在《点虫虫》里,雅克向那些轻若鸿毛的蜉蝣生灵,表达了重若泰山一般的礼赞。
或许《点虫虫》的巨大投资会让人觉得是因为有了闲钱,才把人道主义的大旗覆于蜗牛以及蚊虫的背上,追求这种高级别的绿色行动。但是我在高原,在贫瘠得令人绝望的荒野中,在贫穷得将生活水准放低到极简状态的人群中,却看见了比雅克·波林的《点虫虫》更令人感动的绿色行动。
那年五月,我和几个菜鸟到外面游荡。车轮滚滚一直向西,把我们带到甘孜州的色达县。那是与青海搭界的一个荒凉的地带。海拔4千多米的高原上,草地沙化严重,举目望去不见一星青草,只有泛滥的黄土。
枯燥的风景中,突然有一大片鲜亮夺目的颜色抢入我们的视线,公路旁成百上千的喇嘛和少量的藏民,他们聚在一起,匍匐于地,人群蜿蜒曲折地沿着一条正在干涸的小河伸向远方。
我们在车上猜测起来:他们在掘金?寻宝?还是在找别的什么?
当我们看见水盆水桶里那些游动的小鱼虫时,我们这些被物质社会浸染太久的人们,再次误认为他们是在寻找一种可以卖大价钱的珍稀物种,比如虫草,比如红景天或者雪莲一类的贵重药材。
终于在人群中找到一位勉强会说汉话的藏族汉子,他轻描淡写的回答让我震动:救鱼。
原来,每年五月,这一带的沼泽地就会在太阳下“缩水”,鱼虫虾米们就会如庄子所言“曳尾涂中”。于是,当地的僧俗信众就会在那几天里,万众一心地拧着小桶拿着脸盆或搪瓷碗前去相救。他们翻开石头,用细细的树枝,将那些藏身于石块之下湿润的土里苟延残喘的小鱼小虾拈出来,放进清水里,然后送到远处的深水河里去放生。
这些在穷山恶水中生存、在夜晚的帐篷中听狂风怒号的人们,却有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善举!
回头再看雅克·波林的纪录片,如果我们将他那胶片所呈现的人道力量,放在这些面容平和行为自然的人们面前,放在那些得救的鱼虾面前,就觉得连雅克·波林也有了几分作秀的成分。
(曹炜明摘自《重庆晚报》2005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