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新
数只猴子来到稻田。小猴阿芳抓下稻草人的草帽,戴上了,问别的猴子:“我像人吗?”
“像。”
阿芳又穿起了稻草人的衣裳。
“更像了,毫无二致。”
一直没说话的老猴对阿芳道:“你只是像人,并不能因像人而成为人。你现在除了一张猴脸外,哪里还有猴子的本色。模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能有益于自己,不然,只能形似被模仿者,有丧失自我的危险。”
阿芳便脱去衣帽,回归了自我。
(冯国伟摘自《自然·快乐》)
意林2006年7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