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尔临等
与德国人做邻居
吴尔临
在德国,女外交官和男外交官的夫人有一个类似俱乐部的组织,隔一段时间聚会一次。
有一次,一位蒙古外交官夫人对我说,她同邻居关系很好,但邻居每周末都在院子里开派对,又唱又跳闹到凌晨,全家都受噪音困扰。她问我,若不想伤和气,该怎么办。
我想了一下说:“中国有句名言,叫‘远亲不如近邻,既然平时关系不错,你应该设法与其沟通。”
这位夫人一脸无奈地说:“我曾暗示说,我丈夫常失眠,怕吵,但他们只是客气地表示关心,每周末依然如故。”
我说:“有时,西方人不太敏感,你应该客气地挑明,不要暗示。”
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位来自南亚的女士插嘴道:“我看这同敏感与迟钝无关。对付这种人,你就应该打开窗子,把你的音响、电视的音量开到最大,回敬对方。”
一位来自南美的女士说:“欢乐属于大家,周末是欢乐的日子,别破坏情绪,推开门,你们也参加进去,享受生活!”
一位德国女外交官一本正经地说:“你报警就是了。”
“可是,我不想得罪他们。”
“这正是报警的好处,避免正面接触。”
一位美国人也凑过来:“这是最佳选择,警察拿着纳税人的钱,就得给纳税人办事。”
到底是东方文化相通,听了大家的议论后,蒙古外交官夫人小声对我说:“我觉得还是你的建议可行。”
我提醒她:“这是在德国,不是在蒙古或中国。你不妨试试德国人和美国人的建议。”
她摇摇头说:“那太无情了,我做不出来!”
没想到,半年后,这事竟也摊到我的头上。
我的邻居是一对夫妇,男的看上去温文尔雅,女的总是笑容可掬,平时大家关系不错。我进出避免大声喧哗,电视、收音机开小音量,限制使用割草机等声响大的机器。倒是他们经常把音响开得很大,为了不影响邻里关系,我都忍了,从未向他们提出抗议。
那天正好赶上周末,我小心关好门窗,搞了一次家庭演唱会。结果声音还是透过门窗缝传了出去,被人家报了警。
深夜,警察在门口按了门铃,开门慢了点儿,他们就晃动手提警灯。几个年轻人赶紧出去开大门,战战兢兢地说:“晚安,警察先生!”
警察倒是慈眉善目,不无幽默:“是早安,年轻人!”
“很抱歉……”
“你们的歌唱得很好,可是夜深了,别人要睡觉。”
“OK,我们就要结束……”
“不是就要,而是立即!”
就这样,我们慌忙结束了聚会。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为了区区小事报警,这邻居也太过分了。看他们日后如何面对我们!
可是第二天见面,我们略显尴尬,他们却热情如故,好像什么也没发生,男的依然是温文尔雅,女的依然笑容可掬。
[原载2006年第9期《南叶》]
领导要来了
王幼辉
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大学时,突然一天中午饭特别丰盛,那时八人一桌,同学们都纳闷,今天又不是什么节日,为什么管理员这样慷慨大方,正要开始动嘴吃时,忽然有人鼓掌,只见学院党总支书记进来吃饭了,原来领导来了。
二
1960年我头上还戴着一顶右派帽,在一个县的生产大队搞技术工作。一天早上起来,公社的王书记找我说:“今天你就下地搞调查去吧,十二点以前不用回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小王,就理解一点吧,今天上午有领导要在你的房间开个座谈会,领导要来了……”
三
1975年的一天晚上,我在县政府接到省革委会的电话通知:明天上午,省革委会的主要负责人要来你县曲阳桥公社看水稻生产情况,你们准备一下。我向县委苏书记汇报,苏书记立即打电话给公社书记布置:一、把五类分子调到远一点的地方劳动;二、把坑坑洼洼的路填平;三、要注意明天领导要来了。
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任职省爱卫会主任时,一次卫生大检查,我骑自行车私访,看见环卫工人白天还在保洁扫地,就下车问个究竟,工人很严肃地告诉我,是的,平时白天一般不扫地,但现在卫生大检查,领导要来了。
五
1998年随省政府主要领导去坝上视察贫困地区,我们到了一个山区的自然村,这个村真的穷透了,几十户人家,吃水要到二十里外的地方去驮,村里无小学,更谈不上医疗室。我们到访一家农户,虽然很困难,但女主人没讲一句困难的话,我们再三问她有什么难处,她总是含着泪,当着大家说:“没有、没有。”后来我与她个别谈话,我说,今天省、市领导都来了,到底有什么难处,就直说吧。她说,前两天有人对她说,要是有人来参观、调查,别瞎说,领导要来了。
六
2006年6月份,我的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女在晚上整理书包时,把书包里的书掏出来,一下子书包轻了不少。我奇怪,平时我们觉得小孩子的书包实在太重了,足有七、八斤,小孩子整天背着它上学,累不累啊,我几次与小孙女讲,不用的书,是不是可以放在家里,小孙女说:“不行,因为要上自习,哪本书都要用。”我说,那么今天为什么可以呢?她回答说:“老师说了,明天领导要来了。”
【原载2006年9月24日《山西妇女报》】
福建省厦门吕丽妮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