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芙荭
在这个城市已经生活七八年了。
原以为,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上几年,就可以脱胎换骨,就可以在那里落地生根了。现在才明白,有些地方,你就是脱十层皮,呆上一生,它也不会属于你。
其实,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并不吝啬,它的门对任何人都是永远敞开着的。许多和我一样的朋友,他们在这个城市里生活过几年,就从里到外地成了城市人。可城市对于我来说,仿佛永远隔着一道玻璃门,我可以看到它,却无法进入它。
多年来,无论走到哪里,我睡梦中的所有场景,都是我童年的那个小村庄。那里的人、那里的茅屋、那里的小河、那里的羊肠小道、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植根于我的记忆中,让我无法摆脱。我对我所处的城市几乎是漠不关心的,相反,从老家那边传来的每一个哪怕是芝麻小事的信息,都让我牵肠挂肚。
因此,我只能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做着乡下的梦。
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那些与人争争斗斗的事,我总是避而远之。我.知道,我一直是将生我养我的那个小山村当做一片绿洲,一个退路。我总是在想,也许有那么一天,当我在这个城市里闯荡得伤痕累累、山穷水尽时,我就会回到那里。对于我们这些长年在外的人来说,乡情可以治疗创伤。它就像一条温软的舌头,可以将你伤口上的血舔净。
可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的这个梦也会破灭。
这么多年,我几乎每年都要回老家一次。可是,我越来越感觉到,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庄,与我梦中的那个小村庄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它甚至不是物是人非,而是几乎成了人非物非了。我梦中的那些场景,已彻底地从小山村里消失了,那一茬又一茬长起来的后生们的面孔,已无法让我推断出他们的父辈们是张三还是李四。由于城乡距离的缩小,使他们几乎和城里人没有了差别。我还知道,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在我身处的这个城市里干着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他们在乡村里说着普通话,用手机发短信,也在网上聊天。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明白,那个小村庄已不再属于我了。
我生活的城市本不属于我,我心中的那个村庄也不再属于我。我突然有了一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
在我生活的这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城市里,几乎有一半的人都像我一样,是外来人口。我无法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他们会不会在逃离一个地方的同时,又迷失在另一个地方?
我想,他们会有的。
(摘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