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兰
余水的生活一直是阳光灿烂的,直到上初二的某一天,她忽然发现自己脸上居然有两处疤,她不明白自己以前怎么从没注意到。余水问妈妈,妈妈说这是她小时候落下的,一次是她拿剪刀玩儿,不小心插到了左脸上,留下了一个小三角形的疤;另一个是玩儿小玻璃喇叭,摔了一跤,喇叭碎了,留下了一个小花儿一样的疤,但是两个都很小,不近看是看不出来的。
自从知道了这两个疤的由来,余水更关注它们了,她越来越频繁地照镜子,而照镜子也只有一件事,就是用手抠那两个疤,有时抠得两个地方都通红通红的,还往外渗血。她还让妈妈买了好多疤痕灵,但是那疤依然顽固地存在着。不管妈妈怎么说,余水都听不进去,消除这两个可恨的小疤痕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她还总是问同学自己脸上的疤是不是小一点了,这样反倒让同学们注意到了她脸上还有疤,有的同学说,你要是不说我还没注意到呢,没关系的。同学善意的安慰不仅没有让余水降低对疤痕的关注度,反而让她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情绪,她觉得同学的眼光中有轻视的意味,她越发觉得自己长得丑,尤其在男生和年轻帅气的代数老师面前,她更是把头埋得低低的。她恨这个疤,甚至还用小刀片去刮,刮得脸上血淋淋的。妈妈很心疼,她不明白余水为什么这样,十几年来都好好的,怎么一上初中她就跟这两个不细看根本就不会注意到的小疤较上了劲呢,妈妈觉得原来那个开朗爱笑的余水好像不见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余水在报上看到美国的一家公司在招换脸的自愿者,她的心豁然开朗,她想,对呀,换张脸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她背着妈妈去了当地的申办处,可是申办处的人说她必须有大人陪同,而且还告知她,她不合格,因为换脸的筛选是很严格的,必须是面部超过60%的烧烫伤面才可以,也就是说她的疤面积太小了,而且主办方的人还劝她,说她的小疤根本不算个事儿,她不该对此耿耿于怀。但余水却在失望的同时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那就是先毁了自己的脸,然后再去换脸。也许是她的胆子不够大,也许是她觉得自己毕竟是妈妈生的,她把自己想换脸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非常严厉地训斥了她,还与学校老师及时作了沟通,否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真是难说。脸看来是换不成了,但办法还是要想的,她开始吃不香睡不好,一天不解决这两个疤,她就一天也不能安心学习,现在“伺候”两个豆粒大小的疤成了她的功课,妈妈着急,而她更急。
[心理链接]
记得有人当着委内瑞拉籍世界小姐的面称赞她完美无瑕,她却说,不,我鼻子的侧面还不够美。那么,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只要想找都能找出身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个子不够高,长得不够白,脸上有疤等等,但是大多数人不会为此郁闷到影响生活的程度。对于处于11岁到16岁,也就是文中余水这样的青少年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这个时期的男孩女孩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他们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睛太小了,腿好像也不够直等等,怕同学因为这些不喜欢自己,尤其怕异性看到这些不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一个危机中,即“体相危机”。
“体相危机”是青春期独有的,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和相貌的不满,并倍加关注,对不足之处伴有担心、焦虑等情绪,在一段时间内还耿耿于怀。“体相危机”也是个体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无法回避也无法绕行,你只能去面对。当有一天你想明白了,哎呀,没办法,长相是爹妈给的,就这样吧,这时,你也就接纳自己,认同自己了,也就能度过这个危机了。但当个体夸大自身的毛病,从而产生挫败感时,就会出现“体相障碍”了,这也就是文中余水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即,过分关注、夸大自己脸上的小疤,显得过分焦虑,冲动地寻求多种解决办法,甚至想到换脸,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重,以至吃不好,睡不好,更无心学习了。
那么,像余水这样的状况该怎么办呢?
意识到问题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意识到这是自己没有处理好“体相危机”而出现的问题时,情况会好办一些,这时提出建议才是有效的,我给余水的建议是:首先,给自己写封认同信,告诉自己,每个人都会有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某某的牙就很黑还不齐,但是你不会这这就对他有看法;同样的道理,别的同学也不会因为你脸上有两个小疤就对你有看法。可以抱怨一下自己小时太淘气,然后告诉自己这没关系,你的身体依然健康,你的头脑依然灵活,你的朋友也很多。其次,在平时常做这样的练习,即尽量找身上的优点,如你的眼睛非常漂亮、你的性格很温柔等。多做这样的练习,你会发现自己仍是一个可爱的招人喜欢的女生。
当有一天走出这次危机时,余水就会发现,自己的疤真的很小,真的不会影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