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 峰
诚信本是生财之本,很多成功的商人从诚信中收获金银财宝,然而,当诚信被抛到九霄云外之后,虚假主宰的神话也许很快就会破灭。随着市场规则日臻完善,诚信经济已经是商界共识,失信于人已经成为失足商界的代名词。民营企业在艰难的环境中白手起家,更应在走向成熟的市场中升级诚信,否则就会走向发展的反面。
被称为“审计风暴第一金融大案”的南海亿元骗贷案2005年4月18日一审宣判,广东南海私营企业主冯明昌以贷款诈骗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南海区财政局原局长孙伯宽等5名涉案的主要被告人也分别被判处无期、死缓及有期徒刑。
经法院审理查明,1993年至2001年,冯明昌先后在佛山市南海区设立了南海华光装饰板材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关联企业,均由冯明昌出资、控制,对外统称“华光企业集团”。冯明昌通过弄虚作假,编造经营业绩,使用虚假的财务报表、经济合同、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抵押物作担保、抵押,大肆骗取银行贷款和财政资金。自1999年以来,冯明昌共诈骗工行南海支行6.32亿元贷款。
为了骗取银行贷款和财政资金,冯明昌不惜用重金铺路,拉拢收买有关银行、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为其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自1995年至2003年间,冯明昌多次向佛山市南海区财政局、工行南海支行及有关单位多名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共计人民币3340.8万元、港币88万元、美元2.5万元。自1994年至2003年初共向工行南海支行行贿人民币5508万元。
年近五旬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华光板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明昌之所以成为热点人物,是当年“审计风暴”的产物。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十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所作的审计报告中披露,冯明昌利用其控制的13家关联企业,编造虚假财务报表,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累计从工行南海支行取得贷款74.21亿元。这些钱被大量转入个人储蓄账户或提现,甚至被汇存到国外,目前仍有十几亿元不能追回。
冯明昌之所以能从国有银行贷出巨款,是因为他已将“光环”与“陷阱”玩弄得臻于化境:一方面,他将自己企业的成功无限夸大,在地方上大做善事,从而博得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的好感;另一方面,他将这些"光环"转化成迷惑银行和政府官员们的“陷阱”。
冯明昌最先做生意就是在集贸市场上卖鱼,后来,20多岁的冯明昌成了沙头镇最早的一批商人。在经营几年鱼塘后,他于1990年成立了华光板材装饰厂。1993年5月,在沙头镇政府帮助下,华光厂与香港广安公司合资成立华光板材实业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长是沙头镇的干部,冯明昌任总经理。到1996年,华光公司职工已经过万,产值达20亿元,号称“亚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1997年后,华光公司的股权历经3次大变更,而股权走向,要么是冯明昌自己的公司,要么是冯妻卢碧茹及亲戚的公司。2001年之后的华光公司,实际上已成为冯明昌的家庭联合企业。冯的巨额银行贷款,除依托华光公司之外,更多通过一系列新成立的公司来实现。从2000年至2002年,冯明昌以不同方式成立了至少7家公司或工厂。如在2000年9月至12月,短短3个月内,先后有3家外商独资企业在南海市沙头镇工业区注册成立。这3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全是冯明昌,其外资方企业也全是一家香港公司。冯明昌的经商神话被越吹越玄乎,他被政府承认的最高点,是被评为“广东40位最佳民营企业家”。
就在冯明昌当选“广东40位最佳民营企业家”后,他的好运气也走到了尽头。由于受到怀疑,银行不再为他贷款,导致资金链断裂,职工工资难以发放,导致了几千人罢工。最后,东窗事发的冯明昌身陷囹圄,用虚假的方式为自己的神话泡沫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