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兆顺
柯达V570是一款有些怪异又有几分新奇的DC新品。这款采用双镜头设计的产品,较好解决了消费类DC中一直存在的“广角”难题,所以一发布就引起了业界和用户的广泛关注。其23mm超广角能力,更是在消费类DC市场上独领风骚,令人赞叹。而就在刚发布的同时,V570也同步登陆中国市场,在此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款双镜头的柯达V570。
1.简约优雅的外观设计
对于双镜头相机,相信不少摄影者不会感到陌生。早在上世纪初,德国厂商就推出了具有两只镜头的双反相机,其中一只镜头用来取景,另一只镜头则用来成像。这种设计在很长时间内被延续下来,包括海鸥在内的国内厂商,都曾推出过类似的双反相机。但现在,这种双反相机已经成为老古董了,一般只有在二手器材市场,或者是相机收藏者的家里才能看到。而在2006年初举行的CES展会上,柯达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双镜头数码相机EasyShare V570。与传统双反相机不同的是,V570的两只镜头都是用来成像的。
从外观设计上看,简约至极的柯达V570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从机身到按钮,从镜头到液晶屏,V570上几乎只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简单的形状。纯黑与银白两种颜色,搭配在极富质感的金属机身上,效果堪称完美,使得整款柯达V570看上去简约、干练而不失优雅。即便是采用了双镜头设计,V570体型也并不那么臃肿,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轻巧:净重125g、107mm×20.4mm×49.8mm的外形尺寸,虽不能与轻薄型DC媲美,但也足以满足用户便携的需求。
柯达V570的机身正面,设计得非常简洁大方。在关机状态下,除了闪光灯和硕大的圆形金属镜头盖外,我们几乎看不到其他的主要设计了(图1)。当启动电源按钮后,金属镜头盖将在瞬间内滑开,露出隐藏在镜头盖下面的双镜头和对焦辅助灯:而双镜头正是V570最与众不同的地方(题图)。事实上,这两只镜头并没有想像中那样硕大,特别是23mm广角镜头显得非常小巧,一反以往广角镜头留给人们大口径印象。
机身背面的设计也依然简洁大气。2.5英寸、23万像素的液晶屏被设计在了居中位置,左侧的按钮都采用长条形设计,从上到下分别是闪光模式按钮、删除按钮、菜单按钮、回放按钮和分享按钮。其实这些都是柯达DC上贯有的按钮了,不过排列的顺序有待商榷,至少菜单按钮夹在回放按钮和删除按钮的中间,多少会让用户感到有些别扭。右侧是变焦按钮和方向控杆。方向控杆除了可以选择菜单外,各个方向还分别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上方向控制液晶屏显示,可以分别切换出构图辅助线和直方图,下方向控制微距和超焦距,左右方向则可用来调整曝光补偿(图2)。
V570的机身顶部共设计了5个按钮,左边3个是模式按钮,从左到右分别是收藏、短片拍摄和程序场景模式,模式按钮中间有蓝色指示灯提示当前状态。此外,这3个灯在充电时还能指示电量,3个灯全亮时为充满电,可谓是独具匠心。左边的两个按钮,分别是电源开关和快门按钮。SD存储卡插槽和电源适配器接口位于机身右侧,电池仓、金属三脚架接口、数据接口则被设计在机身底部。
2.双镜头设计实现23mm大广角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如果套用在数码相机上,就是“广角与长焦不可兼得”。纵观市场上的消费类DC,有广角的则长焦不是,有长焦的则广角不够,还有更多的产品则是广角不广、长焦不长的“中焦段”,这种状况在中低端消费类DC市场上尤为明显。就中低端消费类DC而言,即便是具备28mm广角的产品也寥寥无几。
柯达V570以23mm广角能力,一举打破了消费类DC在广角方面的极限。那么,柯达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柯达网站的一条Flash广告是这样宣传V570的,“It,stwocameras,It'sonecamera”,直译成中文就是“它是两台相机,也是一台相机”。这句话虽然看上去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也明白无误地道出了柯达V570的特性。
正如前面说过的,V570采用了双镜头设计,与之对应的还采用了双CCD设计。V570的镜头系统,采用了德国施耐德提供的Retina双镜头技术,上面一只镜头是23mm广角定焦镜头,最大光圈F2.8;下面一只镜头具有3倍光学变焦能力,变焦范围相当于35mm相机的39—117mm,最大光圈F3.9~4.4,主要用来进行常规拍摄。
两只镜头后面,分别设计有一块1/2.5英寸、500万像素CCD影像传感器,也即每枚镜头都对应着各自独立的CCD。这样一来,柯达V570就同时具有了广角和优良画质的双重优点。V570的这种设计,兼顾了广角和“中焦段”的需求,并依然保持着小巧的体积,机身厚度只有20.4mm。从这方面看,柯达V570为今后的DC设计开拓了一条新思路,较好地解决了广角不广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23mm定焦镜头到39—117mm变焦镜头之间,存在着一定焦段的断档,那么V570将如何实现23mm到39mm焦段的平滑过渡呢?实际上,柯达采用了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相结合的方式,让两个镜头之间图像实现了无缝衔接。
启动后V570默认的是23mm镜头,23~39mm之间的部分以数码变焦的方式进行衔接,操作过程中不会让用户产生直接从23mm“跳”到39mm的感觉。当焦距到39mm以上时,39~117mm光学变焦镜头开始工作。当然,数码变焦毕竟无法媲美光学变焦,无论是从成像效果还是操作流畅性看,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且117mm的长焦端也稍显不足。对此我们只能寄望于在V570的后续机型上能够得到改进,或许柯达将为其配上两只变焦镜头,一只镜头面向广角段(如18-35mm),另一只镜头面向长焦段(如35-400mm),届时就可真正实现广角和长焦都可兼得、“一机走天下”的愿望了,
此外,使用23mm定焦镜头拍摄时,V570采用的是超焦距拍摄,也就不存在对焦动作和微距模式。此时按动快门即可拍摄,非常适合于抓拍。缺点是拍摄比较近的物体时,这种超焦距拍摄就不灵了。当使用到39mm以上焦距,也即跳到第二只变焦镜头时,39~117mm焦距范围内的对焦,将由V570的自动对焦系统来完成。
3.简单实用的拍摄性能
V570是一款面向普通家庭的DC产品,在性能和功能设置上延续了柯达一贯的”简单易用”风格,十分便于家庭用户的使用。
柯达V570开机时间为0.2s,但据测试从按下电源按钮到进入拍摄状态大约需要?s左右,在消费类DC中表现还不错了。而在变焦速度、对焦速度和快门时滞方面,V570的表现就比较一般了。23mm广角端的快门时滞为O.3s,117mm长焦端的快门时滞为
0.5s,这样的指标在同档次DC中稍逊些。
其他拍摄性能方面,除了全自动模式外,V570还为家庭用户提供了多达27种的场景模式和1个自定义模式,可确保用户在拍摄不同场景时都可获得理想的图片。在全自动模式下,用户还可以手动调节闪光模式、ISO感光度、白平衡等参数。对于夜景拍摄,V570还有专门的长时间曝光功能,可让用户在从0.5~8s间进行手动设置。遗憾的是,使用长时间曝光功能时,ISO感光度值不能进行手动调整,V570会自动将ISO设置为默认的”自动”状态。
感光度提供了ISO 64/100/200/400/800五档,但在ISO 800时,像素会自动限制在180万,这点与奥林巴斯的lJ 800比较类似,都是以牺牲画质的代价来换取高感光度的,与真正意义上的ISO 800有着较大差距。而且从测试结果看,V570在ISO 64/100时整个画面比较干净,ISO 200时就开始出现噪点了。
V570具有2,3张/秒、连拍4张最高分辨率图片,这对于一款时尚DC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表现。在色彩模式方面,V570提供了深色、自然色、浅色、怀旧、黑白5种风格。作为一款面向家庭用户的DC,V570也拥有很不错的短片拍摄功能,30帧/秒640 ×480像素的MPEG-4有声短片。值得用户欣喜的是,V570在短片的拍摄过程中可进行光学变焦,这在小型DC产品中并不多见。
全景模式是V570非常好用的一项功能。启动全景模式后,用来取景的液晶屏下方将出现3个方块,代表用于拼接的三张照片。拍好第一张照片后,已拍摄画面用于拼接的部分会自动出现在液晶屏上,以指导用户拍摄下一张照片。用户据此可定位下一张照片的拍摄位置,直到3张照片全部拍摄完毕。拍摄好后,V570会对照片进行自动拼接,让用户直接获得非常漂亮的相当于180°取景范围的全景照片。
存储卡插槽和电池仓分别位于机身右侧和底部(图5),与目前消费类DC比较流行的共用一个仓盖的设计有所不同。存储卡支持SD卡,机身内置32MB存储空间,但插槽外面只有一个类十以于橡皮塞的保护装置,看上去不是很结实。电池仓的保护盖则采用了非常精致的弹簧金属设计,电池配置的是3.7V、720mAh KLIC-7001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据测试,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充满电后大约可拍摄200张的照片,电池续航能力表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