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顺
新加坡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然而,新加坡开发出来的技术却能成功把水供危机转成优势,创造了一个现代的治水神话。
长期以来,新加坡依赖邻国马来西亚供应水源,长长的输水管沿着长堤引导柔佛州的河水源源不绝地输送到新加坡,解决了新加坡人的饮水问题。新马在英国殖民统治者的主导下签有两份百年水供协议,确保新加坡100年内能够持续获得柔佛州的食用水供应,然而,依赖外国供水毕竟不是一个安全的方法。
每当新马发生摩擦,马来西亚政客往往爱以水供要挟,新加坡虽然有国际协议护身符,不过新马签署的两份水供协议将分别在2011年及2061年届满,到时,护身符一失效,水费大幅度调高在所难免。为了应对最坏局面,新加坡制定了长期治理水供策略,“确保家家户户能以负担得起的价格买得起食用水”。
“四大水龙头”策略
在这项战略思维下,新加坡制定“四大水龙头”策略,以多元化水源,确保水源不因国际纠纷或气候的变化而受影响。新加坡当前的四大水龙头是:(从柔佛州)进口原水、集水区、新生水及海水淡化。前两种为传统水供,后两类为非传统水供。
新加坡目前每日消耗3亿加仑食用水,其中一半是来自柔佛州,这条原水供应线目前是最便宜,也是最健康的食用水来源。
雨水对新加坡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天外来物,所有雨水一旦掉落小岛将无处可逃,良好的排水系统将把雨水疏送至覆盖小岛一半土地的集水区。新加坡当局还计划在2009年前把滨海盆地围成大水库,同时兴建另两个蓄水池,使集水区覆盖面积达到小岛土地面积的2/3。
新生水食用有问题
2002年新马纠纷达到沸点时,新加坡宣布成功开发新生水,并在国庆日庆典上高姿态亮相,特意向马来西亚发出强烈讯号:“不用向你买水也有水喝。”
尽管在技术上可以克服新生水的生产问题,并且达到“超越美国的卫生水平”,“经历3万个科学测试皆过关”,新生水仍不是新加坡人的直接食用水。原因是开发新生水已有20年历史的美国等先驱国家,至今仍把新生水当成间接食用水来源,行事谨慎的新加坡也不敢开先例。新加坡当年那么高调宣传新生水,也只不过是以此作为与马来西亚的谈判筹码,而非真正要供国人饮用。
新加坡目前有3座新生水厂,日产2000万加仑的新生水,这些高纯度、超净的人工水主要用在工商业用途,特别是需要高度纯净水的芯片制造业、药剂业及建筑物的冷气系统,减轻对原水需求的压力。乌鲁班兰兴建的第四家新生水厂一旦在2006年启用,该厂将能每天生产2500万加仑的水,使新生水总生产量达到新加坡每日耗水量的10%。
海水淡化更易接受
海水淡化在观念上比由污水再生的新生水更能被一般人接受,四面环海的新加坡汲取海水作为食用水是很自然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数沿海国家都以海水淡化作为解决食用水的方案。全球目前有1.36万家海水淡化厂,估计供养人口1亿多,占世界淡水供应总量的千分之一。
新加坡首家海水淡化厂建于北部大士,与马来西亚遥遥相对。这座耗资2.5亿新元、由新加坡凯发集团与法国公司联合兴建的海水淡化厂,日产量为新加坡食用水总量的10%。
保证家家有水用
在具备了四大水龙头后,新加坡也同时计划衔接所有蓄水池,当任何蓄水池水位降低时,其他蓄水池的过量水源可以自动支持。
除了开源,也必须善于节流。公用事业局不断教育人民节省用水,这包括免费供应省水器具给家庭用户;该局在另一方面也设定“多用多付”水费计算制度,确保人民懂得节省用水。
通过各方努力,新加坡已成功把水供危机转化成优势。他们不仅能解决人民的食用水问题,而且还能把长期开发出来的处理食用水技术输出外国,在国际水务领域占一席之地。
编辑:王克峰
电子信箱:kefeng199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