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 共谱新篇

2006-03-31 02:56高国辉等
中国经济信息 2006年6期
关键词:发展

高国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3月6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与历次的五年计划相比,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呈现出十大新特点。

规划提出,到2010年,GDP总量要达到26.1万亿人民币,约折合为32000亿美元,人均GDP要超过2400美元,到时候我们的综合国力就更加强大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老百姓能得到哪些实惠呢?就是老百姓的钱袋子会更鼓一些,就业岗位会更多一些,生活质量会更高一些,人居环境会更好一些,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迈出更大步伐,一些特别困难的群众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爱。医疗卫生体系将逐步健全。

“十一五”规划六大重点:

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3、解决三农问题

4、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集体智慧的结晶

规划的起草过程亦是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和利益,并形成共识。“十一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的范围就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全国政协在京部分委员、“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党政军有关部门、各民主党派、各省市自治区、全国人大代表。另外,温家宝总理还专门召开了4个座谈会,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到中南海,专门听取他们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还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请全国人民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在为期60天的活动中,共有5000多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落实约束性指标要探索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最明显的特点是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规划不是像过去那样靠指令性指标,靠分钱、分物、分项目实施的老式计划,而是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来提升经济。

从去年10月25日成立专家委员会至今,共进行了4次论证,每次2至4天。每次来自各方面的专家都非常认真负责地提出建设性意见,有些批评意见还很尖锐。对于一些重点项目,有关专家一项一项地谈,修改意见提得很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规划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特别是在刚刚把市场经济的框架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该怎样实施规划?这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新问题。比如说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政府不应当用指令性指标干预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往哪里投资、产品卖给谁、用什么价钱卖等微观决策;但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刚刚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政府还得对某些微观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这就有个尺度的问题。多了,就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了;少了,又会出现混乱。纲要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

纲要一个重要探索是将指标分成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两类。预期性指标,是预计和期望达到的指标,主要通过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来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必须实现的目标,主要通过依法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来实现。在22个主要指标中,只有8个约束性指标。这一划分是否恰当,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加以调整。最好把5年转移4500万农业劳动力也定为约束性指标。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50%以上,农村人口太多,每个人占有的土地太少,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难题。虽然财政上要向农村倾斜,城市也应当扶助农村。这个问题不解决,不把相当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到城市的非农产业中就业,单靠财政的力量、城市的支持,想使我国的农民富起来,恐怕难以实现。

还有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是约束性指标如何落实。比如说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目标,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赞同这个指标,但这个指标怎么把实现这个指标的责任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还需要摸索。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十一个“首次”

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被与会代表们称之为“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规划。归纳起来,“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至少有“十一个”“首次”。

△首次制定前对上一个五年开展中期评估的规划。规划制定前,对“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这是我国规划编制和实施历史上的第一次。

△首次“全球买脑”的规划。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组织国内研究机构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160个重大专题进行研究,形成500万字的研究报告。

△首次正式审议前由人大代表初审的规划。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前,印发到各地,请各地人民代表进行初审。

△首次附有专家论证报告的规划。起草过程中,组织由37位各领域专家参加的专家委员会,对《纲要(草案)》进行咨询论证。论证报告随《纲要(草案)》一起上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首次提出约束性指标的规划。八大约束指标,强化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的职责。

△首次采取正文加专栏形式的规划。正文更加简洁,指标、工程更加清晰,也凸显了落实规划的抓手。

△首次服务业单独成篇的规划。其最直接目的在于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

△首次提出缩小地区差距新内涵的规划。缩小差距关键是要使不同地区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同等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最终使不同地区的人民能够逐渐地享受到同等的生活水平;而不是以前不少人理解的GDP差距。

△首次在全国划分出四大功能区的规划。对于不同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政策和考核指标。

△首次划定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规划。涉及义务教育、公共卫、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救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11个方面。

△首次使用“规划”一词。

“十一五”规划三大创新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

“十一五”规划主要有决策机制、发展目标和界定政府公共服务优先领域等三大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由过去传统的“无所不管、无所不干预并对全社会进行控制”的全能型政府,向一个有限的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从而使政府的工作归位、到位,又不越位、不缺位。

决策机制创新方面,“十一五”规划将过去以政府决策为主改变为以市场决策为主,政府则更多关注公共服务,同时发挥合理配置资源、引导市场发展的作用。本次规划还通过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政府决策三者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决策机制的创新是根本性的。此次规划通过决策机制创新,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可谓公众参与更加广泛、信息更加透明、民智或民意的表达更加充分,也使得规划内容更加贴近中国现实、符合中国国情。

提出两类目标增加两类指标。中国从“一五”开始即制定各种目标,但实际上并未完全实现,还常常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十一五”规划另一重大创新,即对发展目标的创新,它改变目标设计,提出预期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

“十一五”规划还大大淡化和缩减了经济增长率指标,大幅增加公共服务指标、人口资源环境两类指标,即便是经济指标,都是预期性指标,而非政府责任目标。

“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大创新,是首次界定政府公共服务的优先领域,涵盖从义务教育到国防等十多个方面,并据此首次界定公共预算对应的优先领域。

规划提供的不仅是一个发展蓝图,也反映出市场、政府在不同领域应该扮演的不同角色。未来五年,中国应发展一个思路清晰的混合经济,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作用以及两者间的互补作用。

“十一五”规划在其最后部分特别强调,要建立规划的有效实施、检查、评估机制。另外,规划在包括婴儿死亡率下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饮用清洁水人口增加等一些重要指标上采用定量化设计,此举一方面与国际社会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相接轨,一方面也便于对规划进行检查与评估。

规划名词解释:

下一代互联网?即网络传输速度比现在提高100到1000倍,基础带宽可能达到40G以上的新型互联网络。

当下一代互联网建成时,你打开冰箱,会有警示话语提醒你已超重;你看电视时,如果有电话打入,互联网将自动把电视调成静音;奥运会上,每个运动员身上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将使你可以自由选择不同角度观看比赛……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下一代互联网”。

公众营养改善行动?即由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各界参与,用于改善居民食物营养供给和保障水平的行动。

落后的饮食习惯同样会造成营养匮乏。目前我国公众营养问题有两个特点:中西部地区和贫困人口营养摄入不足,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口营养摄入失衡。公众营养改善行动将使我们的健康事业从吃饱过度到吃好。通过大力普及营养知识教育,在全社会开展营养宣传,加强社区公众营养改善与指导,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营养知识教育,公众的饮食结构将与他们的体格、智力生长发育和健康总体状况相适应。

慈善超市?即主要面向城市特困居民,类似商业超市的机构,主要从事募集、发放捐助物资工作。据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介绍,“十一五”期间,慈善服务网点将在社区普遍设置。

普遍开设慈善超市,这对2200多万城市低保对象和600多万农村低保对象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得到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大大减轻生活负担。

按目前的模式,慈善超市定期向社区内特困家庭发放一定金额的“爱心卡”,凭卡就可以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超市还可以根据特困家庭的需要发放衣物、被褥等。

就业援助?即专门面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就业优惠政策办理等服务。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就业援助的主要措施,是在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实际招用的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据测算,政府的就业援助等积极就业政策的出台,至少每年带动100多万个就业岗位。以此计算,“十一五”期间至少可多带动700万到800万个就业岗位。

农业篇——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建设绿色农牧产业强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顺其自然规律。建设新农村是干出来的,不是靠等出来的。建设新农村国策一定要到位,要落实在实处,不能喊空话。建设新农村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以“调整结构、改善生态、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为农牧业经济工作思路,以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牧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使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到2005年,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共36项,投资总额29.5亿元。

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与“十五”初期相比,2005年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有72家,企业总资产达126.9亿元,增长148%;销售收入达到88亿元,增长230%;实现利润总额8.8亿元,增长138%;实现工业增加值28.6亿元,增加20.1亿元,增长236%。

“十五”以来,农牧民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05年突破4000元,达4601元。

让农民消费起来是拉动农村经济“三驾马车”的驱动力。现在内蒙古一些地区道路还不太畅通,人进不去,电进不去,就是买了家用电器,也使用不了,这就抑制了农牧民的消费,因此,应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牧业,要顺自然规律而行,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要换换思路,向客观环境好的地区发展,进行人口搬迁,向有条件的地方大力转移。

没有文化,没有精神文明,没有农业机械的现代化不叫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是农民住进楼房,走上马路,而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含。

特色农业挑起农民增收大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南阳来讲,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产业。牛经济就是南阳市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要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要按照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调特、调出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让特色农业挑起农民增收大梁。”何东成说,南阳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之所以选择发展养牛业,是因为南阳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气候好,属于南北过渡带,很适宜人类的居住和动物的生长;养牛是南阳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南阳黄牛更是中国五大黄牛之首:肉质好,皮革的密致度高。南阳已经有20多万养牛专业户,一共养殖了约380万头黄牛,养牛已成为南阳的支柱产业。

建设“绿色南阳”、“生态大市”,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保护源头水质,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保障。在源头水质保护方面,“九五”以来,南阳市强行关闭了丹江口水库汇水流域内“十五小土”企业260多家,对82个重点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整治,主要污染物削减了60%左右,有效地控制了丹江库区水质污染。与此同时,还致力于源头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目前丹江库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2.8%。

何东成说,南阳还组织实施“蓝天、碧水、安静、绿色”四大工程,大力构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城镇体系,坚持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目前,全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多公顷,改造农村卫生厕所近20万个,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总面积19.3万公顷;否决污染项目60多个,依法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306家,着重发展燃料乙醇等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普遍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制度,建成年产50万吨天冠集团燃料乙醇项目,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今年年初,南阳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大市”已经秀姿初露。

有序转移农牧民身份

近几年,乌海市在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做了很大的贡献。尤其在引导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2年免除农业税,2003年免除农牧业税,2004年7月将农牧业人口全部转为城镇户口。

如今,二、三产业是乌海市GDP总量的主力。城镇居民收入人均超1万元,与全国平衡,农村居民收入人均5000元,高于全国水平。乌海市力争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1万元。城乡差距比2:1以内,彻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工业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

通过发展解决所有问题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中部崛起”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河南省如何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面对“十一五”宏图,河南省李成玉省长说:“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

李成玉省长说,河南“十五”期间,年均增速在11%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十一五”河南的发展还会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河南达到10049亿元,在全国占第6位,进入第一方阵;近两三年,河南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在20%以上,高出全国五六个百分点,而且效益逐年提高,实现了大跨越。

李成玉说,今后5年河南要从四个方面考虑经济转型,他又补充说,这几个转型并非完全靠市场推动的,有些还要设市场准入门槛,有些要靠政策引导,在这四个方面政府还是有作为的。一是经济的发展由主要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并重转变。二是由工业主导型,向二产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目前三产发展慢是中部地区的共同“软肋”。三是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更加注重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的提高和保护知识产权等。四是改变经济“粗放式”增长,向资源节约型转变。

李成玉说,这次全国两会前,国务院刚刚研究出台了关于中部崛起的政策,“含金量”非常高。“这几年河南不是在等中央政策出台,而是一直在积极探索。”李成玉同时说道,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实行产权多元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河南已经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阶段。他举例说,像河南的“洛拖”,是与“一汽”一同诞生的,过去困难很多,销售额最低时降到20多亿元,今年已有望突破100亿元。“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文件出台后,我们真正享受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河南工业发展必将有新的更大的变化。”

发挥优势夯实基础

“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市总体进入小康,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5年,是兰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经济建设、城市发展、改革开放、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进步,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创近十年来最好水平。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启动实施项目发展攻坚计划,引进了丹麦嘉士伯啤酒、中粮可口可乐、吉利汽车、康师傅方便面等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品牌。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凸现期和经济社会转型期。“十一五”主要调控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力争到2010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财政公共投入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经过“十一五”或更长一个时期的努力,把西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兰州建成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完善技术创新打造知名品牌

我省近两年规模以上工业均保持22%以上的调整增长,汽车、冶金、建材、家电、工程机械、能源等优势行业持续快速成长,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马钢、海螺、奇瑞等骨干企业迅速壮大,电子、刃具、渔网、电线电缆、包装印刷、铜材加工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雏形初现,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6.6∶34.8∶38.6调整为2005年的17.9∶41.6∶40.5,一产比重下降8.7个百分点,二、三产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初步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转变。

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得益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深入推进。全省围绕结构调整的重点和行业标志性目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着力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电、优质材料、农产品深加工、能源等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开始凸现。

杨振超说,十一五期间按照“五个统筹”和“六个必须”的要求,着眼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力争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全面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阶段性目标,让全省人民在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中,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支持优势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2006年,兰州石化大乙烯改扩建、酒钢重点技改项目、金川公司矿山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加快金川公司、兰铝等企业的降耗环保扩能技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银光公司10万吨TDI和氯碱等项目。做好乙烯下游产品、有色金属新材料深度加工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兰铝等骨干企业的“电冶加”一体化进程。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做好企业煤电油运的协调服务。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深加工、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兰州生物医药科技园和石化工业科技园。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实施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抓好大型骨干企业和高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同时搞好项目建设,促进投资拉动。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兰青铁路二线、西安至平凉铁路,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和一批通乡油路、发电厂、大型风电场及重点城市“热电联产”等项目。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兰渝铁路、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加快续建项目,完成兰州铁路枢纽等项目的前期准备,争取尽早开工。围绕项目建设,落实资金,搞好国外贷款和外商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

培育法制环境助力经济转型

王明义代表说,“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提前2到3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的比重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达到40%左右,努力推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要实现这些目标,河南省尤其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一是着力加快经济转型。着眼于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是大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形成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聚优势产业做好“小三角”大文章

白向群市长向记者介绍说,乌海市是在荒漠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十五”以来,建成了海吉氯碱、海电二、三期等一批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四个支柱产业长足发展,产业产品链条不断延伸,基本形成了煤-电-化工、煤-焦-化工、煤-电-特色冶金三条产业链。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4.7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8.5。

将乌海建设成为“小三角经济区”(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乌海市)中心城市的思路,正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升优势产业,同时融入区域协调发展中去,也只有这样,乌海市这座煤城才有出路。

乌海市的交通、地缘优势显而易见,以乌达、海南等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其产业聚集效应正在日益显现。“十一五”期间,以园区主导产业为核心,优化产业布局,注重主导产业下游产品的研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园区内形成产业相互关联、产品原料互为补充的生态工业体系,打造产业集群,把乌海建成以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为主的自治区大型重化工业基地。焦炭将达到1000万吨,PVC100万吨,焦油加工60万吨,精细化工和PVC深加工能力显著提高。全市工业总规模将达到“十五”期末的3倍左右。

与此同时,发展产业集群,需要完备、发达的第三产业作为支撑。面对“小三角经济区”的迅猛成长,将乌海市打造成为“小三角”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同时需要将乌海建设成为区域性的服务中心,这就是乌海市“十一五”的第二个战略发展目标。交通运输业迅速增长,旅游、物流、房地产、信息、中介和社区服务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小三角”服务中心的功能逐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合理规划布局商业网点,促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发展,大力发展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将建成“小三角”区域商务活动中心。调整信贷结构,增加信贷投放,强化信贷服务功能,建立“小三角”金融服务中心。与此同时,将着力打造“数字乌海”、“平安乌海”、“诚信乌海”。乌海,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定位的建设发展,更将成为构建“小三角”区域服务中心的强劲推动力。

一二三五打基础四个方面再提升

“十一五”期间,镇江市紧紧围绕“两率先、两步走”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转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基本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富民优先、集聚吸纳、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和谐文明之路,全力打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镇江。

“十五”期间,镇江市贯穿了“一根主线”,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加快“两率先、两步走”的进程,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突出了“三个重点”,即转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五条发展道路”,即富民优先之路、集聚吸纳之路、改革创新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和谐文明之路。“十五”期间,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96%,较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形成了机械、化工、造纸三大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原口径,超过此前历年总和。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07年,全市总体上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目标值;到2010年,取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重要成果。“十一五”期间要在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城市形象、社会和谐四个方面实现新提升。

到“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力争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5%以上。到“十一五”期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更大的功夫。

支持鞍钢改革发展实现地企共兴共赢

鞍山因钢而立,因企而兴。鞍钢作为全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已成为鞍山最大的品牌和最鲜明的城市符号,是鞍山工业强市的最重要力量和最杰出代表。我们提出按照“抓重点、解难题、办实事、求双赢”的工作方针,实现地企融合、共兴共赢。以鞍钢为核心,以地方钢铁企业为依托,以搞好钢铁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以市场互动、资源共享为纽带,加快发展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为重点,以市场互动、资源共享为纽带,加快发展上下游产业,建设成体系、成规模的钢铁产业和企业集群,形成具有鞍山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经济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提升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钢铁产业是鞍山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鞍山要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总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赶沈大,殷实和谐”的奋斗目标,离不开钢铁产业的强劲支撑。我们把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作为实现地企融合、共兴共赢的核心内容,着力提升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全力支持鞍钢进入世界500强。积极推进鞍钢钢铁主业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鞍钢西部500万吨短流程精品板材项目施工投产达效,促进鞍钢在生产规模、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和质量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二是调整钢铁产业的发展布局,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档次产品,形成梯次布局、相互配套的钢铁产业格局。三是增强钢铁产业的辐射作用。拉长钢铁产业链条,搞好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围绕建筑用钢、工程焊管、涂镀薄板、精密带钢、应力线材、煤系化工、废渣利用等方面,加快鞍钢主体产品的双向延伸,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鞍钢是鞍山的无形资产和巨大品牌优势,扩大地方与鞍钢的联合协作,实现地企融合、共兴共赢。一是促进发展上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利用品牌引客商,提高地企项目合作水平。三是立足实际办实事,做到尽全力而为,量实力而行,不断推进地企融合,共同为鞍钢40万职工和地方300万市民创造福祉。

服务业篇——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大连港吞吐量平均增速达到15.8%。去年,大连港吞吐量增速一度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

“十五”期间,大连港口完成总投资171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的5.3倍。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一批港口基础设施先后建成,使大连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大连将继续加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力度,到2010年,大连口岸货物运输总量达到5.3亿吨,其中海港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00万标箱,使大连港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邮轮港。

“十一五”期间,大连港口工程建设项目有60项,预计完成投资410亿元。将大力推进大窑湾南岸集装箱二期、三期工程建设,适时加快大窑湾北岸开发速度,建成国际一流的集装箱码头群;重点加快原油、液体化学品、矿石等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建设;积极开辟长兴岛新港区,加快长兴岛通用泊位建设。到2010年,大连市将形成以大孤山半岛和大窑湾、鲇鱼湾、大连湾构成的“一岛三湾”港口群为核心、以长兴岛港和庄河港为两翼、以沿海区县港口为补充的港口群。

“十一五”期间,大连市将建设与国际航运中心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经济干线网、区域连通网、农村公路网以及环滨海公路,大幅度提高公路网的密度、等级和标准,形成“四网一环”的公路网布局。

现代服务业的“潜力股”

服务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增长空间大、带动力强的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识。“十五”期间衢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3.8% ,增速高出同期 GDP 增长水平 0.3 个百分点。

衢州市位于四省边际,腹地开阔,交通便利,是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拥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发展大物流、大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种新模式,是涵盖旅游六要素的旅游资源整合系统。要立足“大衢州,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效应,加快建设在旅游人数规模、产品档次、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华东新兴都市旅游休闲胜地和四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到 2010 年,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3%。

职业教育、素质技能培训是衢州市的一大品牌,衢州市政府按照产业化的思路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规模化、系统化,把优势做强,把品牌做大,把职业技能培训做成一大特色产业,成为建设四省边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充分发挥交通网络优势,培育壮大交通运输业,加快铁路、航运港口、公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逐步构筑“交通便捷、网络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完备”的四省边际交通枢纽。 到2010 年交通运输业实现总收入7亿元,道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 13% 和12% 以上。

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创家政服务管理品牌。保姆、保安、保养、保洁已是衢州市的一个亮点,响誉全国,深受周边省市客户的欢迎,如今已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促进旅游结构升级?建设旅游大市

构筑大黄山旅游圈?开发创新黄山旅游产品,实现黄山旅游产品由初级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形成以黄山自然风光为核心,以人文景观、遗产观光和科学探游为特色,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是黄山市“十一五”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旅游人次达到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亿元。

“十一五”期间,要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把黄山市建设成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两心——两带——两区”旅游空间构架。屯溪发展成全市旅游的空间枢纽和内外旅游交通组织中心,甘棠发展成全市旅游的空间次枢纽和市域北部交通组织中心;以徽杭和黄祁高速公路为纽带形成东西向历史文化旅游带,以合铜黄、黄衢南(黄婺)高速公路为纽带形成南北向自然风光旅游带;设立黄山风景区、皖南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内的遗产保护区。

提升旅游产品结构?巩固观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和个性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结构,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复合型转为。

利用区位优势、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品牌,大力发展具有黄山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形成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的文化休闲产品系列、以黄山及周边名山秀水为基础的自然休闲产品系列和特色休闲度假产品系列。“十一五”时期,培育100个“农家乐旅游专业村”,2000户“星级农家乐”庭院,建设黟县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县和汤口国际旅游重镇。

西部现代物流蓄势待发

把西安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的理由是充分的。首先,地理位置优势,西安是西北其它4省通往西南、中原、华北、华东和华中的门户,在全国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历史上就是我国“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有条件成为我国西北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与物资集散地。

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西安是新欧亚大陆桥陇海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目前以西安为中心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为主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并还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7条高速公路、十大铁路工程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届时西安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将更加完善、合理。

西安具有成为西北现代物流中心的内生动力。“十一五”时期,陕西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11%,到2010年经济总量将超过6000亿元,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农副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为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陕西省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2005年底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陕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陕西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西安建设成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拟在西安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和新筑综合物流园区。

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交通工作,完成投资1040亿元左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0公里以上;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500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6万公里;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5600公里以上,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8亿吨。

高速公路会战工程?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0公里以上。加速推进高速公路“东向发展”,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的无缝对接,与周边省份的6个省会城市、19个地级市连接成网。加速推进合肥及16个省辖市、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间高速公路以及县城连接线建设。

村村通工程?建设农村水泥(沥青)路6万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1000个,候车亭和招呼站11000个,渡改桥500座。

国省干线公路通畅工程?以构筑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相协调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体系为目标,完成5000公里国省及重要县道改、扩建任务。

江河水运跨越工程?以七省二市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契机,加速推进“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的跨越。全面建设“两干三支”水运主通道和“五条区域性重要航道”工程,新增四级以上航道里程325公里,使四级以上航道达到1400公里,初步形成我省内河航道网骨架体系。

做强做大药业经济

谯城区具有强劲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宗药材品种就高达36个,种植面积40万亩,按GAP标准建设的中药材示范基地10个,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年生产饮片总量为全国的40%,药业产值高达40多亿元。该区努力完善“龙头+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快速提升药材生产基地档次;着力打造现代中药物流商贸平台,以产品的提升和开发为切入点,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良性发展机制。目前,该区正着手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使谯城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万亩,按GAP标准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力争到2010年,使现代中医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区工业增加值的50%左右,药业产业生产总值达到68亿元左右,增加值18.5亿元,年均增长28.8%,真正实现由药材之乡向中华药都的跨越。

全力发展老区旅游文化产业

金寨县“十五”期间在红色旅游、文化产业、无公害农副产品、合武快速铁路和六武高速公路金寨段的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

继续加快生态金寨建设步伐,实施生态林业和生态家园富民,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着力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十一五”将全面抓住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机遇和有利的外部环境,依据自身的特点,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做强第二产业。确保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二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以上。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5家。二是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绿色水产品、有机茶、优质茧、优质板栗、优质中药材六大农产品供应基地。三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使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5%以上。

区域篇——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中部崛起

把武汉建设为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教优势,探索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构筑我国自主创新的中部战略支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武汉是我国智力和人才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具有明显的科教优势。每万人的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在全国居第一位,每年产生辐射全国的科研成果1000多项。武汉市是全国第一家孵化器建设试点城市,共有各类孵化器42个,孵化面积8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480家。

其次,武汉市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稳步增长,是全国名符其实的科技大市。2005年武汉地区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额约22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1.05亿元。近几年来,连续多年获国家科技奖励。

第三,武汉是我国技术市场的发源地。2005年武汉市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31.81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武汉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同比增长24.8%。

第四是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挥科教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市委、市政府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势,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密集区和科教人才基地。

着力打造中原城市群

张大卫说,河南是中原崛起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省份,河南的经济总量很大,第一河南的GDP去年年底达到了10535亿,是全国第五个GDP过万亿元的省份。河南的经济总量比较大,但河南还欠发达。

张大卫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是很及时的,一方面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经济发展的规律,另外也确实对于中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张大卫说,中央和国务院在讨论“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已经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他有幸参加到了这个过程中。同时对河南“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规划,他也是直接的参与者和重要的决策者之一。

张大卫说,中原城市群迅速发展起来作为支撑中原城市的战略点是很重要的,成为连接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交点。中原城市群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城市群,而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群,随着辐射能力的提高,还要进一步扩大,对于北边的鹤壁、安阳,以及西南边的周口的辐射。在城市群的规划过程中河南规划了大量的交通设施,要使其成为交通枢纽。

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早在“八五”就已提出设想,“九五”、“十五”已经开始对其进行初步规划,“十一五”制定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是郑州、洛阳、开封、新乡、许昌、平顶山等九个市。这九个市总人口占了河南省人口的40%,但其经济总量占了60%。这一块是我国城市和人口都很密集的地区,是我国很密集的城市区和人口密集区之一。

同时,河南还规划了四大城市带,对工业进行整体的布局,提高产业的密集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战略突破口,实现郑州和开封的一体化。通过郑州和开封的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构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

打造中部经济强省

王金山说,“十五”末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3.5亿元,增长22.7%;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7.9%,创历年最好水平;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户。全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全部免除农业税,农民人均政策性受益达70多元人民币,粮食产量达2605万吨,保持常年偏好水平。消费市场稳中趋旺,旅游、住房、汽车等消费不断扩大。尤其是产业基地和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1亿元,增长31.7%。

王金山说,“十一五”期间,安徽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凝聚多方面智慧,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加快建设工业强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东向发展,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创新型安徽,形成加快发展新优势;强化基础设施,构筑安徽崛起的坚实平台;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安徽。

“七星连珠”精心构筑“大沈阳”

在沈阳周围150公里半径内,汇集了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3座(沈阳、鞍山、抚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3座(本溪、营口、辽阳),一座中等城市(铁岭),7座县级市,441个小城镇。在城市布局上,七市排列恰如“北斗七星”。这7个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近45%;人口2126万,约占全省人口的50%;GDP占全省近60%。据有关专家建议,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到2006年,在分工与协作的机制上建立沟通机制。第二阶段到2008年,基本实现经济区中部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重视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断延伸中心城市产业链条。第三阶段到2010年,发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职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树立沈阳在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地位。第四阶段到2012年,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总体目标全面实现,与环渤海城市群和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在沈阳周围150公里半径内,汇集了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3座(沈阳、鞍山、抚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3座(本溪、营口、辽阳),一座中等城市(铁岭),7座县级市,441个小城镇。在城市布局上,七市排列恰如“北斗七星”。这7个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近45%;人口2126万,约占全省人口的50%;GDP占全省近60%。据有关专家建议,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到2006年,在分工与协作的机制上建立沟通机制。第二阶段到2008年,基本实现经济区中部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重视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断延伸中心城市产业链条。第三阶段到2010年,发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职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树立沈阳在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地位。第四阶段到2012年,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总体目标全面实现,与环渤海城市群和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安庆市在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优势主要有:

一是区位优势。安庆是长江流经安徽的第一座城市,宁汉之间长江北岸的唯一重镇,素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近年来,随着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安庆“通江达海、贯通南北”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已经奠定。二是资源优势。八百里的皖江,安庆占了六成多,其中深水岸线上百公里。盛产优质粮棉油、茶叶、蔬菜和水产品,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金融和非金属矿藏达70多种。近年实施的安庆电厂一期工程成功并网发电。三是产业优势。安庆是全省重要的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纺织品加工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也是沿江著名商埠。四是人文优势。安庆既是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桐城派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为龙头的皖西南旅游区已成为全省第二大旅游经济区。五是人力资本优势。全市已形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教育完备的教育体系。

企业篇——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四大瓶颈

薛景霞是一名来自非公有制企业的代表,她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看了十一五规划草案后。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来说,感觉有三个特点:一是拓宽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领域,二是关心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三是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的科技创新。

随着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生成总值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创造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多。非公有制经济在在解决社会和谐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能发展,除了企业家自身的努力之外,党和国家的政策才是最重要的。有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调查,“市场准入、融资困难、资源配置、人才引进”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四大瓶颈,她也深有同感。因此,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给予非公有制企业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

二是真正落实“非禁即入”的精神,不设置人为的市场准入障碍。

三是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制度,真正让需要的人才意愿来、乐意留、满意干。

四是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地位,消除种种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歧视行为。

五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让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大限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为自己争取利益。

薛景霞代表说,有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茁壮成长,必然有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现在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比较多,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也很多,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中,必然可以起到生力军的作用。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将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打造农化服务体系“国家队”

“粮食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投入中占40%以上。做好化肥的生产、供应和服务工作,事关“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的全局,特别是在我国人口压力仍然存在,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下,化肥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化公司是我国农业化肥供应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不仅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利增税的重任,同时也位于执行中央“三农”政策的前沿阵地,与国家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使命息息相关。

“十一五”期间,中化公司将在全国1800个农业县,建立起化肥营销网络和农化服务体系,向全国农民提供放心农资、贴心服务,切实履行好“国家队”的职责任务。

目前,农资流通领域总体上还存在着流通层级过多、经营模式落后、参与经营企业鱼龙混杂等问题。中化公司正努力建设覆盖1800个农业县、面向农村、农民的连锁经营体系,统一品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环节,使农民得到实惠,同时加快向营销服务转型,加大投入,建立起与营销网络匹配的质量检测和农化服务体系。

树立五种意识注重四种创新

魏学柱说,近年来,受不断加大的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加上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减少,纺织品市场新一轮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为此,作为大型纺织企业来说,必须牢固树立“五种意识”,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

第一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是企业的第一要务。要引导广大员工认清当前企业发展现状和差距,树立和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突出主业、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全体员工要多谋发展之策,多出发展之力,同心协力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第二要增强改革意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节约型企业作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第三要增强管理意识。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引导广大员工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办法,努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强化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基础工作,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要坚持人本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员工主人翁作用,与企业同心同德,共谋发展。

第四要树立市场意识。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力研发高附加值产品,以质量求发展,以诚信赢市场,扩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巩固国内重点用户,不断开拓市场,优化市场。

第五要树立服务意识。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员工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识大体、顾大局,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要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着力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国内大型骨干纺织企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前10位、河南省第一位,创造了建厂35年来连续盈利的纪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魏学柱说,要注重四个创新。

一是,创新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二是,致力技术创新,铸就发展优势。具备开发高、精、尖产品抢占市场的能力。三是,强化管理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创新企业文化,提升竞争能力。

制定《反垄断法》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王鹤龄说,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掀起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但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着限制竞争、行政垄断、卡特尔、不公正交易、公用企业滥用优势等在危害市场秩序,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某些跨国公司通过不公正交易掠夺国家资源。制定《反垄断法》是体现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王鹤龄解释:有人认为,中国企业的规模还普遍偏小,与世界级大企业相比就更小,当前应鼓励企业集中,组建大企业集团,而不是要反垄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欠发达并不矛盾,与规模经营也不矛盾。与国家垄断、解决行政垄断同样不矛盾。没有竞争的规模经营、妨害和限制竞争的规模经营,是不可能有效益的。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