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子韬奋

2006-03-24 11:07孔明珠
上海采风月刊 2006年3期
关键词:上海

孔明珠

·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民主战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卓越代表

·20年代著名传媒品牌《生活》周刊主编,生活书店(三联)创始人,著名新闻记者

·抗日期间“救国会案件”中获狱坐牢的“七君子”之一

·解放后以他名字命名的“韬奋新闻奖”为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他的一系列政论和著作至今是中国新闻学教材

2005年11月,北京和上海两地分别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洁白素雅的新书《韬奋年谱》散发着油墨的芳香。三本书的封面上印着:邹嘉骊编著。邹嘉骊是韬奋先生的女儿,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交际与口才》杂志社社长。采访邹老师,探索一代新闻工作者先驱邹韬奋先生在上海的足迹,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2006年春节大年初三,此愿终于以偿。

冬日屋外寒风呼呼,邹老师的家中很温暖,老人家今年76岁了,齐耳的短发,两鬓略显斑白,慈眉善目,言辞温婉,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回忆起爸爸那如烟的往事。

17岁到上海入南洋公学,显露写作才能

邹韬奋先生1895年11月5日出生,祖籍江西余江县,父亲做过清代的候补官,辛亥革命后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筹办工厂,虽负债累累,却仍坚持理想,欲将儿子韬奋培养成强国利民的工程师。1912年父亲携韬奋来到上海,17岁的他进入了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读书。小韬奋非常聪明、用功,学习成绩不负众望,一直遥遥领先于同学。然而,他心底的文学梦却时时涌动,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新闻记者。

上海是韬奋先生的第二个故乡,他的大半生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学习、工作、婚姻,很多故事发生在这里,居住过的地方不下七八处。

通读韬奋先生的自传《经历》,常常被他所写人和事的细节惹得笑出声来。邹老师说,是呀,爸爸是一个有趣的人,在《忆韬奋》这本书里面,很多人回忆到他的文字,说很受感动,因为文字背后有人,他是用真情写作,而“浅写”是韬奋先生文风的标志。

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韬奋最喜欢国文课,沈永癯老师批卷子很严格,最好的文章,在题目上加三圈,其次的加两圈,再次的加一圈。此外还在句子的精彩之处加双圈。于是同学间就有了竞争。韬奋显然很在乎他作业本上的圈多圈少,很重视他的“劲敌”,故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闲暇时猛看《纲鉴》,读史论。其实,韬奋小时候的算学成绩也很好,但是他内心却不那么喜欢,没有自发的动力,不像他弟弟会自己去买一本《珠算歌诀》到算盘上去研究九九归一的问题。韬奋喜欢文科,仰慕沈永癯老师的人格魅力,常常跑去他那里请教,从老师的书橱中借当时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回来,在帐子中偷点蜡烛看到深更半夜。

进入中院(中学)后,韬奋笑话自己“向上爬”的心理很严重,仍然硬着头皮啃数理化,然而却已属“外强中干”。也是韬奋的幸运,南洋公学在注重工科之外,积极提倡研究国文,英文的教学水平除了圣约翰大学,就是这老牌的南洋公学。由是,韬奋国文和英文在中学里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他的文学写作兴趣被一位朱先生进一步点燃,朱先生课堂上近乎可笑的“一点不肯拆烂污”的认真态度,改文章的本领和写作的要诀都使韬奋一生受用。

可是,入中学几个月后,韬奋先生的经济就陷入了绝境,家里没钱支持他了。一天在学校的图书馆他偶然看到《申报》的《自由谈》栏目刊登着请作者领取稿费的通知,不觉惊喜,决定投稿。一个中学生能写什么,写什么才能换来钱呢?聪明的脑瓜子一转,想到自己的特长——英文。于是,韬奋便到图书馆的英文杂志上寻找选题,选译几百个字一篇的健康卫生方法或科学上有趣的发明等等,投到《申报》。几次石沉大海后,他不泄气,继续抽出时间译稿、投稿。终于有一天打开《申报》居然看到了自己的“大作”和胡乱起的笔名“谷僧”。

现在看韬奋先生当时的投稿选题,不难发现他与生俱来的个性,有主见,很少阶级偏见。做事情首先考虑为大众服务。那些国外的科学思想、实用的健康信息给尚处在封建思想十分浓厚、消息相当闭塞环境中的中国人以一种冲击,获得一种打开窗户豁然开朗的效果。

第一次拿稿费的景象是有趣的。韬奋携着弟弟先去小摊上刻了一个图章,跑去伸手取钱。韬奋先生在自传中形象地写道:“心里一直狐疑着,不知到底能够拿到多少。不料一拿就拿了六块亮晶晶的大洋!如计算起来,一千字至多一块钱,但是我在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这样计算过,只觉得喜出望外。我的弟弟比我年龄更小,看见好像无缘无故地柜台上的人悄悄地付出几块大洋钱,也笑嘻嘻地很天真地为我高兴。我们两个人连蹦带跳地出了申报馆一直奔回徐家汇。”好玩的是,这两个孩子钱到手后萌发了企图“暴富”的心理,“居然土头土脑地下决心掏出一块大洋买了一张彩票”,结果当然是打了水漂。

受到鼓舞,韬奋的投稿积极性更高涨了,他又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杂志》进军。几千字一篇的有关学生修养方面的文字滚滚地“炮制”出来,写作有了深度和理性,上了一个台阶。

考入圣约翰大学,自我奋斗不止

韬奋不断地寻找着适合自己读的书,不断探索自己将要走的人生道路。此时他愈来愈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工程师,一次听考入圣约翰大学医科的同学讲起那里的文科环境,不觉欣喜向往,决定投考。

圣约翰大学是上海最著名的老牌教会学校,也是著名的贵族学校。我问邹老师:为什么说韬奋在圣约翰大学是“穷小子”?邹老师说是穷小子啊,你看爸爸在圣约翰大学和同学的合影,好几本有关韬奋的书中都收了这张9人合影。合影中的邹韬奋在后排居中,果然是头发很短,脸型清瘦得露出病态,穿的袍子单薄且皱巴巴的,而其余的同学,不是西装白裤浅色皮鞋,就是小分头梳得油光光一副贵族公子的模样。而韬奋完全是凭借自己扎实的学习成绩和几个月赴宜兴当私塾“老学究”赚来的学费,顺利“杀入”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使韬奋如虎添翼,可是冬天别人棉衣上身了,韬奋还穿着单衣,夏天的蚊帐破洞百出,还有三弟弟也到上海南洋公学读书需要他接济。金钱的压力迫使他既要“节流”,又要“开源”。古往今来,大多数文人“文字都为稻粱谋”,像托尔斯泰那样穿睡袍在洋房中踱步,口授给女秘书写作的可谓寥若星辰。韬奋身边虽然也有一些能“救急”的好人,但他必须自我“救穷”才行。

到图书馆打夜工、辅导考高中的学生、写作投稿组成了韬奋自我救穷的三步曲。这个心向高远、睿智、意志坚忍不拔且生性幽默、乐观的年轻人就这样在压力下,高唱着三步曲一步步成长,于1921年从圣约翰大学毕业。

韬奋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和新闻界无关,走的是“曲线就业”的道路——去上海纱布交易所担任英文秘书。虽然工作比较枯燥、简单,韬奋还是勉力而为,并同时去《申报》兼职翻译英文信函,去上海青年会中学代课。初涉社会,有心积累了那么多的职业经验后,机会必将来临。中华职教社聘请韬奋先生当编辑股主任,从此正式开始了邹韬奋先生的新闻职业之路。

进入中华职教社,接办生活周刊

中华职业教育社大楼地处雁荡路南昌路口,是一幢古老而雄伟的大厦,至今保存完好。韬奋先生二十年代就在这幢大厦中主持两种工作,一是编辑职教社所出的月刊《职业与教育》,二是编辑职业教育丛刊,后来教英文,兼任教务主任,晚上读书写作、备课,忙得不亦乐乎。

正如韬奋先生自己所说:“但是能使我干得兴会淋漓,能使我的全部身心陶醉在里面的事业,竟渐渐地到来,虽则只是渐渐地到来。这是什么呢?这是民国十四年十月(1925年)间创办的《生活周刊》!”几乎是在韬奋先生的长子呱呱落地的同时,韬奋接办了《生活周刊》,把全部气力都用在工作上面,他的夫人说,怕是你想把床都搬到报社去了。

接办《生活周刊》是韬奋事业上一个里程碑。当时印数是2800份左右。而在韬奋先生手中到达最高峰时的印数是15.5万份!

《生活周刊》原本是中华职教社办的机关刊物,主要用来赠送社员和教育机关。韬奋先生接编后,根据读者需要,改变编辑方针,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同时辟“信箱”专栏,为读者解答各种人生的疑难问题,如生活、求学、职业、婚姻、医药等各种问题。读者给周刊社来信,韬奋先生主张每信必复。这样,在同仁们的努力下,《生活周刊》从不为人注意的内部刊物,发展成社会影响力很大的媒体。

《生活周刊》社开初只有两个半人,在辣斐德路(现复兴中路)444号的一间很小的过街楼内办公,到1928年业务逐渐扩大后,才搬到华龙路(现雁荡路)80号,有了像样的房子。

韬奋先生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工作,他夜以继日扑在刊物上,不仅开会定选题讨论,还亲自编稿、改稿,没有一个错别字想逃过他的眼睛,也没有一句高深莫测老百姓看不懂的话能够混上版面。此外,韬奋先生最着力的是每期必写的“小言论”。虽是每周短短的数百字,耗费了他很大的精力。小时候在老师那里学来的“不肯拆烂污”的精神此时发威,有过之而无不及。周刊社穷,几乎没有稿费,于是必然只得由他自己扮演甲乙丙丁,大唱独脚戏。这一来,写作上过瘾是过瘾了,一天24小时哪里够他用呢?

婚姻和爱情

韬奋先生的第一次婚姻几乎是指腹为婚的。韬奋说:“我的父亲和我的岳父在前清末季同在福建省的政界里混着,他们因自己的友谊深厚,便把儿女结成了‘秦晋之好,那时我虽在学校时代,五四运动的前奏还没有开幕,对于这件事只有着糊里糊涂的态度。后来经过‘五四的洗礼后,对这件事才提出异议。”

但是,韬奋的抗议没用,双方家长都不同意,尤其是未婚妻叶女士秉着“诗礼之家”的训诲,表示情愿为韬奋而终身不嫁,于是僵持不下。这样坚持了几年,韬奋先生感到于心不忍,只好回乡还婚。

韬奋真是个有趣的人。他在自传中回忆当初的婚礼时讲笑话说,因为他是维新人物,岳丈家对他十分看重,都顺着他的意思办。韬奋作为新郎发表演说是顺理成章,他认为一个新式男人当众讲几句话总是会的,可当时硬是要勉强新娘演说,弄得她担了好几天的心事,结果敷衍过去。可是居然还不算,要让岳父也演说,可怜的老实人,整整几天手里拿着一张白纸,踱来踱去背诵,结果到了当天,站在几百个客人面前时,竟全部忘记了。后来他想想真是太难为人了。不幸的是,结婚只有两年,这位以韬奋为最重,待他十分温厚的女子患了伤寒症去世了。韬奋一度很悲伤。

1926年元旦,韬奋先生与沈粹缜女士在上海永安公司的大东酒家设宴结婚,以后生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

那么,韬奋和沈粹缜是怎样认识的呢?邹老师回忆起此事,脸上露出了笑意。她说,爸爸在上海,妈妈在苏州,他们是通过中华职教社的同事介绍认识的。记得爸爸是坐火车去苏州相亲的,在苏州留园和妈妈见面,真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沈粹缜比邹韬奋小6岁,出身名门世家,聪慧温良,在北京读的书。她的姑姑沈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刺绣大师,在姑姑的言传身教下,沈粹缜专攻美术和刺绣,她手十分巧。长大后考入“女红传习所”当小先生,还是美术科主任。她琴棋书画都会,配色很在行,世面见得多,接受近代思想,谈吐也十分新式。韬奋先生一见之下非常满意。相亲结束回到上海后,立即发挥他的专长,将一封封滚烫的情书寄到苏州,开始了鸿雁传书。

韬奋是个很幽默风趣的人,他沉浸在爱情中,花样百出,一会儿用上海话,一会儿用苏州话写信,沈粹缜没有思想准备,拿到信一下子竟然看不懂。看到产生戏剧效果,韬奋再调皮地坦白出来。热恋期间,韬奋写文章时常常不由自主地将女朋友的名字署上去,再将文章拿去给沈粹缜看。邹老师说,妈妈欣赏爸爸的才华,支持他的事业,一生非常爱爸爸,自始至终。韬奋找到了他的真爱,但是他当时还很穷,结婚时花费的钱还是借来的。

婚礼以后,韬奋和妻子借住在上海辣斐德路成裕里(现复兴中路221弄18号)一间石库门房子里。婚后两年,他们搬到劳神父路玉振里,也就是现在的合肥路458弄5号。1926年,长子邹家华(嘉骅)出生,1929年次子邹竞蒙(嘉骝)出生,1930年女儿邹嘉骊来到人间。女儿出生时,他们在上海的住处是吕班路万宜坊,也就是如今的韬奋纪念馆。

邹嘉骊老师和母亲沈粹缜在上海还住过淮海中路的上海新村和康平路大院。

韬奋先生和夫人一生恩爱,他逝世以后,周恩来致沈粹缜的信中说:“由于您的协助和鼓励,才使他能够无所顾虑地为他的事业而努力……”是的,沈粹缜与韬奋风雨同舟,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含泪送走先生,她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抚养孩子,培育出邹家华(原国务院副总理)、邹竞蒙(原国家气象局局长)两位国家重要岗位领导人的优秀儿子,培养出邹嘉骊这样的好女儿,她解放以后在中国福利会工作。1997年1月12日,沈粹缜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96岁。

抗日救国,被迫流亡国外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主义,以《生活周刊》为阵地,强烈主张抗敌御侮。韬奋先生运用他的笔杆呼吁民众,他说,《生活周刊》就是为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奋斗的。

面对民众高涨的爱国热情,《生活周刊》号召全国通报捐款援助东北抗日军队以及东北义勇军,得到各地读者的响应,一下子捐款数达到了17万余元。与此同时,《生活周刊》的销量猛增,达到了12万份。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袭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抗战。《生活周刊》立即刊登了“上海血战抗日记”,并出版《紧急临时增刊》及时报导战况,鼓舞军民抗战斗志,呼唤人民宁死不屈抗日。他在周刊上用显著位置刊登抗日文章,态度鲜明,突出标题,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给民众以强烈的振奋感。

此时,《生活周刊》的印数激增为最高峰:15万5千份,打破了当时中国杂志界的发行纪录。韬奋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紧贴民众需要,与时俱进的办报、办刊风格至今还常常被学新闻、搞出版的人津津乐道。

1932年7月,在共产党人胡愈之的帮助下,韬奋先生创办了著名的生活书店,出版了大量的进步报刊和书籍,在当时对唤起大批爱国青年的热情,功不可没。它的内部体制和服务宗旨是独创的。生活书店是一个合作社,由社员共同经营,以促进进步文化事业、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对内采取民主集中制。领导机构理事会由全体职工选举产生。韬奋先生被选为理事会主席。生活书店成立时的店址在上海陶尔斐斯路(现南昌路东段)48弄的弄口。后来发展到全国共有56个分支店的规模,经营、管理的模式都是由韬奋先生等人独创的。

1933年1月,韬奋先生在上海参加了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被推举为执行委员。

1933年6月18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先生在上海被国民党暗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韬奋先生的名字终于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于1933年7月被迫离开上海作第一次流亡。1933年7月到1935年8月,韬奋考察了英、美、法、德、意和苏联等国,到大学听课,图书馆读书,了解世界大事,求索自己民族的出路。他陆续写下70万字的考察心得寄回上海,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上刊登,后集成《萍踪寄语》1、2、3和《萍踪忆语》出版。在国内影响非常广泛。

1935年8月,韬奋先生回国。眼看国事危殆,立即以全新姿态投入战斗。经过短期筹备,11月便办出一张崭新的报纸——《大众生活》周刊。提出三大目标:1.民族解放的实现,2.封建残余的铲除,3.个人主义的克服。明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周刊的销量创下当时全国最高纪录。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寻鸟大闯关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2014 CES Unveiled上海发布会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