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刹“跑‘部’‘钱’进”风

2006-02-27 10:12毛建国
廉政瞭望 2006年2期
关键词:审计长歪风年关

毛建国

“现在,各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日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谈到对预算资金审计监督时这样表示。

敢于开炮的李金华又开炮了。但是我想问的是,“跑‘部‘钱进”中,“部”是哪些“部”?“钱”从哪里来?“进”给了哪些人?这其中有腐败吗?或者说,“跑者”是不是行贿?“进者”算不算受贿?

“部”是哪些部?铁面审计长都未点名,笔者更不敢乱点。不过据常理分析,这些部非管钱就是管人的实权单位。“钱”从哪里来?当然是公家的。“进”给哪些人?当然是部分手握实权的人。这些人有时并非职务高,而在其于手中权力的威力大。

“跑‘部‘钱进”中,“钱”是指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下面的人送的钱;另一个层面是指上面的人批给下面的钱。李金华幽默地把“跑”字做了个“解读”:“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谁跑得多,部委情况了解多,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这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带包去跑,当然是用公家的钱去送礼,这不是行贿是什么?收到下面的礼,然后就给送礼的地方多批一点钱,这不是受贿是什么?

“跑‘部‘钱进”中,占很重比例的是“跑者”为地方为集体送礼,“收者”收礼后为某地区某部门办事。这种打着集体幌子的腐败,最能蒙骗人。但是,无论你是为公家还是为个人,只要你送只要你收,这就是犯罪。我们看到了各种官员行贿受贿的版本,类似这种因为“跑‘部‘钱进”而被查处的,还并不多见。因为查处不力,这也就给很多人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也正导致了“跑‘部‘钱进”成为一种“中国特色”。

中央机关有“跑‘部‘钱进”,地方也有“跑‘部‘钱进”。我们看,春节快到了,各部门各单位往上级领导家的“进门活动”也要开始了。每临年关,很多领导家里下面来的人是络绎不绝,来者中有个人送礼的,更多的是集体送礼的。送礼有想办事的,也有只想联络感情的。与中央机关跑“部”“钱”进相比,地方目的性稍差一点。对于送礼者来说,反正用的是公家的钱,且能联络感情,乃至领导从此另眼相看,因此人人乐意为之。这种“进门活动”,也是当前反腐败的一个盲区,有些领导甚至公开表示这只是“看望领导”不算腐败。对于某些领导而言,一个部门送的钱物也许不算多,但下属那么多部门都来送礼,累积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要想根治“跑‘部‘钱进”现象,需要如李金华提出的应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金并规范管理。但当前,更需要的是提高认识,把“跑‘部‘钱进”上升到反腐败的高度,动几个“跑”者、“进”者,以刹刹这股歪风。尤其,年关将至,这种“跑部门、跑领导”歪风更要非刹不可。

在年关临近的敏感时期,不管是你去“跑”领导,还是人家来“跑”你,笔者善意地提醒一些领导都得当心,千万别犯“以小失大”的糊涂啊!

猜你喜欢
审计长歪风年关
宜章年关暴动
四十里堡镇:助力整治违法建设“歪风”
年关将至 煤价整体易涨难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
禁止“话语歪风”——管管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档案管理严把“三道闸门” 刹住干部档案造假歪风
图 说
胡泽君:首位女审计长
“年关”3·15
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