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民 万金淼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接触到鲁迅先生的作品已不算少,但遗憾的是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仅限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教科书的解析,只是泛泛了解,谈不上什么感悟。而当毕业之后,自己也执起教鞭,为学生们讲读鲁迅的作品,并为此而阅读了大量鲁迅的文章,才真正发现我对鲁迅还是那样的陌生,以往仅限于在知识层面了解鲁迅,而没有真正走入鲁迅的心灵深处,去凭吊这一颗孤独而又热忱、绝望而又执着的伟大灵魂,笔者不禁为以前的肤浅而倍感汗颜。纵观鲁迅的一生,是充满浓郁悲剧色彩的一生:面对着几千年沿续而来的黑暗腐恶如“铁屋子”一样压抑、凝重的社会现实,鲁迅虽有过“荷戟独彷徨”的短暂的苦闷与绝望,但可贵的是鲁迅没有颓废、沉沦下去,而是决心同“黑暗与虚无”“作绝望的抗战”,来实践“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的诺言,这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似的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义无反顾的献身殉道精神,带有一种“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色彩。张爱玲曾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笔下才有了那么多“病态人生人性的描写批判和追根寻源”。[1]我们也可以说鲁迅是“因为爱,所以尖刻与执着”,鲁迅的眼光是那么的敏锐,那么的透彻;鲁迅的思想是如此的深刻,如此的前瞻,甚至可以说具有强烈的先锋色彩。鲁迅作为伟大的启蒙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以其崇高的情感和强健的理性,交汇而成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对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封建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对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积淀而成的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反省和批判,这是一种高贵而沉痛的对民族的自我反省,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饱蘸热泪和心血的自我反省,这是一种希图引起了疗救者注意的自我反省。鲁迅没有把自身置之于事外,而是把自己的整个灵魂都融注在反省之中,做到了感同身受。故此,开掘剖析得越深,鲁迅越是感受到了灵魂的煎熬与痛苦,这是一种独上高楼,高处不胜寒的无人可交流的孤绝与悲哀,这种独战的悲凉伴随鲁迅一生,这就给鲁迅涂抹上浓厚的悲剧色彩。本文拟从以上两个方面具体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一、“绝望的抗争”中的韧性十足的鲁迅
鲁迅“曾十分神往和热衷追求的个性解放思潮,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显得十分苍白和无力。事实确实是这样,精神的个体自由必须以发达的自由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民主自由为基础条件,当大多数人仍然在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双重奴役下为求生存求温饱而苦苦挣扎的时候,思想文化上的个体自由追求,终不免是一个过于超前的梦。”[2]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之后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民族、民众以及知识分子自我陷入了万难冲破的生存困境之中,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只换来一场“梦”,鲁迅陷入了难以排遣的虚无苦闷与彷徨愤懑之中,这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挥洒:不知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自己到哪里去,只是机械地“走”的“过客”(《过客》);“影”面对或者被黑暗吞没,或者在光明中消失的命运而“彷徨于无地”(《影的告别》)。而在鲁迅的“归乡”系列《在酒楼上》、《孤独者》、《故乡》等作品中,带有浓厚的写实性和自传性的色彩。吕纬甫、魏连殳,以至于“我”与鲁迅有着十分微妙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吕、魏二人,不独性格、经历,而且肖像都酷似鲁迅:“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又浓又黑的眉毛……”(《在酒楼上》);“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孤独者》)而两部作品分别出现的“我”的哀愁、落寞与无奈,吕韦甫的颓唐、失望与魏连殳的惨伤、孤傲正是鲁迅这一段心情的真实写照。令我们震撼的是魏连殳“流下了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即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哪里是写魏连殳,简直就是鲁迅一颗高贵的心在无边无际的虚无与绝望中发出的孤独、痛苦、凄厉地悲鸣。但鲁迅毕竟是一位荷戟而立的“战士”,他不会永久地陷于“虚无与绝望”之中,他毕生都在与“虚无与绝望”的搏斗与挣扎实现人生的价值。于是就有了“我独自向着自己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在酒楼上》)“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孤独者》)鲁迅战胜了孤独、绝望与虚无,带着累累的伤痕,坚定地走下去,这种不停地探索、不懈地追求是“绝望的抗战”,正是百折不回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韧性战斗精神。
二、“揭示国民病苦”的“现代中华民族之魂”的鲁迅
前段时间浏览报纸,一则新闻刺痛了笔者的心。某地八名男子光天化日之下轮奸一少女,二百余人漠然围观,无所作为。其后,与朋友的一次闲谈又发人深省,他曾随团去敦煌莫高窟游览,同游者有一日本旅游团,中国人只能观看三十余窟,而日本人却可以观看更多的石窟,中外待遇竟如此大相径庭,令人深思。读罢 、听罢笔者不禁感慨叹息,我们已步入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21世纪,但鲁迅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揭示出的“看客”、“奴性”的国民劣恨性仍然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所谓的十分“文明”的国民心中,这足见鲁迅的远见卓识、鞭辟入里,足见鲁迅的伟大。鲁迅在他煌煌大作中,捧给世人一幅幅含污带垢的中国儿女灵魂的画像。鲁迅对于国民劣根性的解剖和批判,至今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鲁迅揭出病苦,并非为了展览我们民族的阴暗与污浊,以满足某些人所谓的“窥私欲”,而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是希求我们这个民族自行疗伤,真正成为一个生机盎然、健康茁壮的机体,能够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否则,只能沦落到“当佳节大典之际”靠“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拿来主义》)来度日的境地,我们民族的末日也就来临了。在鲁迅冷冷的面皮下,在鲁迅的冷嘲热讽、嘻笑怒骂、看似尖酸刻薄的文字之下掩藏着一颗多么炽热真诚的赤子之心啊。但鲁迅的苦心并非人人都能明了,有人在骂鲁迅太过于睚眦必报,为人刻薄,有人也在否定鲁迅的业绩,比如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们就曾批判过鲁迅,他们宣扬“鲁迅创造的那个‘阿Q时代早已结束,鲁迅的作品大都没有现代意义。”[3]这样以及此后更多的历史杂音已随着历史的风云变幻而烟消云散。而鲁迅的作品,鲁迅的思想却历久弥新,发人深思,催人上进。今天重读鲁迅的作品,我们都会挖掘出自我灵魂中的“小”来。法轮功瘟疫的漫延使我们想起有多少国民还类似《药》中的华老栓,愚昧、盲从、迷信,不知科学是何物;那“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的阿Q形象,不在许多现代国民身上延续着吗?趋炎附势、自欺欺人、自轻自贱、善于忘却,更是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更是具有普泛意义的人性的弱点。鲁迅的作品,正像一面纤尘未染的明镜,经常观照,我们就可以发现灵魂上的污迹,引起个体的关注,倘能如此,我们就可以提高现代国民人文素质,就可以振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总之,鲁迅带有悲剧色彩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最可珍视的思想文化的经典,研究并继承鲁迅遗留下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责无旁贷,并须长此以往。
注释:
[1]李掖平,《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齐鲁书社,1999年
[2][3]姜振昌,《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经典作家与中国新文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郑 民 万金淼,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